- 2022-09-2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试论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的主要途径
试论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的主要途径 【摘要】烹饪专业课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酒店类主要课程之一,也是中职对学生进行烹饪技能升华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长期以来,烹饪专业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这一直是教师们感到困惑、烦恼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在分析教学困境的症结基础上,基于现代教育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探索烹饪专业课的教学创新,以创新精神去感染学生,以创新实践去带动学生,以创新成就去鼓舞学生,增强了烹饪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 【关键词】烹饪教学教育创新 一、教学观念的新颖是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的首要条件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从教育教学的过程和个体的发展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组织的全部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认知和主动参与才能起作用。因此,烹饪专业课要摒弃“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授、学生受”5\n的传统教学观念,要树立新颖的教学观念,就必须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面向全体,不是一刀切的一个模式的面向,而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差异参与”的观念,时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注意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精神,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主体的目的。二要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等待教师授之谓也。”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把烹饪技能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焕发出来,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能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成功。 二、教学氛围的“常新”是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的重要前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自发的释放过程,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写道:“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之基础上过滤并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学得更有力量。”5\n首先,要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关心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并给予肯定、赞美和鼓励,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愉快和成功的喜悦。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决不能以学生的一次错误或一时失误而枉断学生的一生和未来。要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眼光、信赖的而不是怀疑的态度、鼓励的而不是抑制的手段、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来欣赏学生的天性,为其终生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第三,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是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 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它的魅力。教育教学创新最终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的,离开合适恰当的方式,无论如何创新,都会显得别扭,不合时宜。教师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探索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第一,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因素在烹饪技能教育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改变“美德袋”式的被动接受,就要强调“感悟”,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悟出做人的道理,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烹饪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对学5\n生真实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刺激性、挖苦性、旁敲侧击等不良语言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感情,这无益于主体性的发挥。第二,对学生要高度信任。在双向交流中,教师要淡化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相信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如所说答案与众不同,教师要予以尊重和保护,因为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真正的创造性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因此,在烹饪专业课上要鼓励学生创造,引导他们成功。尤其是当学生对教师原来的设想或所讲的内容提出异议而又很有根据的时候,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在自己的创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自信心,发展创造力,学做事,学做人。第三,对学生要适度宽容。在烹饪专业课中教师不能“只叫举手的学生,只训练会做的孩子”,大多数学生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对惰性较强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宜不露痕迹地加以暗示,架设桥梁,给他们创设担当“发现者”、“胜利者”的机会,使他们在惊讶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体会“创造”的好处,获得成功的满足。 四、教师知识的更新是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的有力保证 邓小平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是伟大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作为烹饪课教师,我们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苦练内功,完善自我,增强实力,构筑起立体化的知识结构。首先,要高屋建瓴,紧跟时代步伐。当前,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需要。我们正处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革命的浪潮猛烈冲击着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给烹饪专业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怎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驱使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站到时代的高度上去研究,去思考。其次,要“身怀绝技”5\n,具有业务专长。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绝不是一件件能够填满东西的容器。所以,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的本领上,更体现在学生被唤醒和被激励的程度上。教师的专业水平高、功底厚,对教材烂熟于胸,运用教学方法得心应手,讲解时洒脱自如,效果自然会好。而要想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边教、边研、边学,努力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把哲学、烹饪学、经济学、法学、美学等最新的知识动态吸收进来,夯实学科的“知识根基”。否则,要想征服学生,使教学受学生的欢迎,就是一句空话。第三,要兼收并蓄,拓宽知识面。赞可夫说得好,大范围“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质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单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有长流水。 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只有积极探索烹饪专业课教学创新,才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热情;少一些彷徨,多一些行动;才能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实践的自觉性,在教学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的历史重任。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