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不守旧,鄂菜谱新章,记者,陈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传承不守旧,鄂菜谱新章,记者,陈亮

传承不守旧,鄂菜谱新章----邹志平,湖北省第一厨师学校专家顾问记者/陈亮鄂菜历史古人云:“楚乡风物好,骚人竟吟诗;千年鄂菜史,半部江南食”,这说明了鄂菜在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发展、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据考证,鄂菜古称楚菜,荆菜,发源于荆江河曲与江汉平原,即古时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县)。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古墓的发掘,出土了一百余种各式青铜烹饪饮食器具,它比历史同时期其它地域的器具要先进得多,这充分说明鄂菜早在2800年前就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它经历了春秋战国,汉魏元朝,唐宋明清和当代4个重要时期。1979年,鄂菜被纳入全国烹饪技校统编教材《烹调技术,菜系》中,作为全国厨师的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答案,正式成为中国十大菜系,1983年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前夕,新华社又向海内外发布专稿,公示确认鄂菜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湖北坐拥两江,九省通衢,是著名的千湖之省,千河之省,鱼米之乡。淡水资源丰富,形成了鄂菜原料以水产为本,鱼菜为主;以鸡鸭肉蛋奶蔬菜瓜果为辅的鲜明特点。在制作工艺技法上,注重运用蒸、煨、烧、炖等技法。微型贴点讲究口味醇正、咸鲜、微辣。并兼容百家之长,适应南来北往的客人,从而避免了过麻、过辣、过咸、过甜、过酸、过油,味道适中,讲究平衡,面向大众,有益健康的特色,并非一些人讲的“鄂菜无特点”。鄂菜旗手,引领鄂菜发展1983年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年仅29岁的鄂菜名师卢永良以一桔瓣鱼汆、海参武昌鱼,一举获得全国十佳名师,成为湖北鄂菜的旗帜,使鄂菜在全国有一席之地。此后,在卢永良大师的带领下,诸多湖北餐饮人,湖北厨师不断参加全国各地的烹饪大赛,美食节,厨师节,使湖北餐饮行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迅速提高。湖北餐企业经营的菜式基本上都是本土鄂菜,发掘地方特色食材,发挥蒸、烧、煨、烹饪特长,以“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与时俱进。2000年,卢永良大师作为技术指导,带领湖北队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首届世界中餐烹饪技能大赛,一举获得团体冠军和个人金牌4枚,使鄂菜走向世界。鄂菜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成功地造就了一批知名的鄂菜大师,从而使鄂菜菜式更加丰富,大气,新潮,更好地适应了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一批民营餐饮企业在湖北餐饮界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坚持以弘扬鄂菜特色为宗旨,以创新鄂菜精品为己任,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如“太子”,“小蓝鲸”,“三五醇”,“湖锦”,“艳阳天”“楚天卢”等,都已成为湖北本地弘扬鄂菜的知名品牌企业。还有的企业,如“湘鄂情”,“黄鹤楼”,“九头鸟”\n等率先开拓外省市场,扩大了鄂菜在全国的影响。鄂菜餐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在坚持创新鄂菜的同时,广大餐饮企业不断改善管理,优化经营,提高在省内外的占有率,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粤菜,川菜,湘菜在湖北市场还具有相当高的占有率,约占全省市场的40%左右。而到了2006年,鄂菜在武汉市场占有率上升到70%以上,在各市,州达80%;我省餐饮企业在省外共开设鄂菜馆1000余家,年营业额80亿元,湖北省餐饮2011年消费达到全国第六位,已是中部地区主餐饮业厨师交流考察的首选之地。鄂菜名菜毛主席1956年6月1日在武昌畅游长江感兴之作《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使武昌鱼名声大振,当时主席一行横渡长江时,乘坐扬子江号游轮,由湖北当时的特级大师杨纯清主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菜是“清蒸鳊鱼”,当时主席所讲的武昌鱼并非现在的武昌鱼,而是泛指在武昌所吃过的鱼,武昌鱼原名为鳊鱼,也成团头鲂,主席最喜欢吃的一道鱼菜就是清蒸鳊鱼,此鳊鱼产自樊口,樊口是鄂城(现为鄂州)樊口区,梁子湖与长江的连结口,水面宽阔,水流转曲,此处生长的鳊鱼,肉质肥嫩,体形宽,背脊肉厚实,鱼吃完后,鱼刺完整,有十三根半肋刺,连结头部的一根肋刺只有其它刺的一半长,故称之为正宗的武昌鱼。湖北早有“两江育荆楚,鱼馔冠天下”之说法,湖北烧鱼方法独特,讲究“惜水如金”,习惯以猪油滑锅,姜葱炝锅,以荆沙豆瓣酱为主要调料调味,旺火烧开,盖上锅盖,小火慢烧至熟,旺火收汁,起锅放醋,咸鲜微辣,口味醇正,鱼肉鲜香细嫩,在烧鱼时,水少了,鱼不进味,鱼肉不嫩;水多了,汤汁不浓,味不鲜香。卢永良大师的成名作海参武昌鱼是湖北烧菜代表菜之一,另外还有荆沙乌龟、荆沙水煮财鱼、红烧鮰鱼、脱骨甲鱼等等。湖北还有三无不成席之特点,即无鱼不成席,无圆不成席,无汤不成席。湖北有清汤鱼圆,黄焖肉圆,珍珠圆子,豆腐圆,萝卜圆子,香菜圆子,藕圆子,苕圆子,地瓜圆子,绿豆圆子,蔬菜圆子等等,最著名的为黄焖肉圆,先炸再焖,色泽金黄,入口滑嫩,肉香浓郁,喜庆宴席必不可少,有财源滚滚,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特别是湖北人做的鱼茸菜在全国独树一帜,厨师用胖头鱼、脘鱼、白鱼取鱼肉,可做鱼圆、肉丸、银包金、金包银、空心鱼圆、鱼线、鱼糕等等,现又创新菊花鮰鱼肚,清汤牡丹鱼,清汤游龙等金牌菜肴,其色泽洁白,圆润,口感滑嫩,绕指不断,落地不碎,有“吃鱼不见鱼”的艺术境界。谈起湖北菜,当然不得不说天门蒸菜,据考证有近46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时期。几千年来辗转相传,代有增益,天门蒸菜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一直跻身鄂菜代表品种之列。特别是近代的杨同生、卢永良等大师努力从民间吸取营养,总结继承前人的经验,坚持开拓创新,使局处一隅的“天门三蒸”发展成可“九珍罗列、水陆杂陈、荤素咸宜、技术融和、交互辉映、互相渗透”的“天门九蒸”。其菜品之丰,技法之多,味型之广,在全国独树一帜,花样蒸,粉蒸,清蒸、扣蒸、炮蒸、酿蒸、酱蒸,杂粮蒸等等,现已形成无菜不蒸之说法,湖北蒸菜最著名的菜肴有:粉蒸长江鮰鱼、泡蒸鳝鱼、沔阳三蒸(蒸肉、菜鱼、蒸素菜)等等。湖北菜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历代烹饪大师的传承很创新,丰富的优质食材也很关键,在湖北民间有句谚语:“黄州的萝卜,巴河的藕,樊口的鳊鱼,鄂城的酒……”\n还有名扬中外的绿色蔬菜洪山菜苔等等,为鄂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因此,在200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组织市民投票,专家评审,选出了湖北省十大鄂菜:1)红焖武昌鱼2)葱爆脱骨甲鱼3)砂锅鱼糕元子4)清汤鱼元5)珊瑚鳜鱼6)江陵千张肉7)沔阳三蒸8)荆沙乌龟9)腊肉洪山菜苔10)排骨藕汤除此之外,在最近6年来,湖北鄂菜的品质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提升和变化,年轻一代大师在时尚融合菜,创新意境菜,传统湖北菜,大碗菜,农家菜等等方面不断研究,根据餐厅装修定位不同,设计不同的菜式,为打造武汉“中部食都”的完美形象而努力奋斗!谱写鄂菜崭新的时代篇章!2012/9/2于武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