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论析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

  论析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论文关键词:平教运动;晏阳初;贡献  论文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以乡村建设为中心的平民教育运动,这场运动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主张教育救国、教育平等,以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一批知识分子为代表,在定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邹平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平民教育实验活动,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平民教育思想,虽最后终昙花一现,归于失败,但不失为教育史上值得称道的史迹。  一、平教运动的兴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平民教育运动发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其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愚昧落后的社会现实,使得早在本世纪初年,就有人意识到并提出对成人文盲和穷人进行教育的主张,清末立宪运动期间以及袁世凯统治时期就有政府和民间人士对此作过尝试。但继之而起的是军阀混战、内战连年,各派军阀走马灯似的控制中央政权,使得若大的中国失去了具有权威的中央政权,政府推行平民教育己因内战及资金成为泡影,民间起而承担这一任务便成为可能—\n中央政府权威衰弱,为平民教育提供了较为自由宽松的客观条件,这是平民教育运动以民办形式产生发展的一大社会背景.其二,“五四”以来高涨的政治气氛,使人们再次迫切地感到,要改变中国社会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次化落后、思想闭塞的状况,就必须转变观念,彻底改造社会。而对于如何改造社会这一问题,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不同,各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因而出现了许多改造方案: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张推翻现政府,打倒帝国主义以求报本改造,为此目标组织了中国共产党;而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倾向于利用现时政府的力量,以政府实行的点滴改良来改造社会;更有一部分人如晏阳初1}漱溟等人主张不依靠政府的力量,通过调查研究推行平民教育,以教育的力童推动社会改造。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广大民众特别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觉悟的基础上,认为知识分子必须走向人民大众,教育和发动他们,中国的社会改造方有希望。其三,“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开新文学风气之先,通俗易懂的文件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为平教运动提供了便利。  二平教运动的主要内容\n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导者.从20世纪末在国外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开始,晏阳初发现了整个民族的伟大力量,认为“中国平民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因此,矢志献身于平民教育工作。1920年8月,回到上海,他耳闻目睹国内政治、军事、社会情况,更感到推行平民教育刻不容缓。当时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日常工作的吴玉章先生对晏阳初的抱负极为赞赏,表示愿意协助他推平行民教育工作,并特在青年会内设平民教育科,由晏阳初主持。从此,国外平教便与国内平教合流,拉开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序幕.1923年5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筹备会在上海召开,晏阳初被推为总于事之一,并通过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章和组织大纲》.这样,全国平民教育总的领孕机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遂于8月26日正式成立。机构的成立,推动了全国平教运动的广泛展开,平教工作范玉进一步扩大。平民教育运动最初是以识字教育的姿态出现的,运动的中心放在城市平民、苦力、士兵身上。他们创办成人业余“民从学校”,编写了一系列千字教科书,授课识字,还教授简单的卫生知识和公民常识.但是,随着运动的深入,他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的农村。于是,平教总会设立农村教育部,自此,平教运动的中心由城市转向了农村.平教总会迁往定县,开始定县实验,表明平教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n农村改造建设阶段。通过社会调查,晏阳初认为,农村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最基本的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这就是:愚、穷、弱私。“所谓愚,系指中国人民有80%是文盲;所谓穷,是说最大多数的人民是在生与死的夹缝中挣扎,谈不到什么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指大多数人民是病夫,根本谈不上科学治疗和卫生;所谓私,指大多数人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与公民训练”,因此,确定平民教育的四大内容:“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希望中国人,人人都是富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新民族。文艺教育包括文字教育和艺术教育两大内容,使农民不仅能够识字,而且接受图画者乐、无线电和戏剧教育,促进农民的文化生活,使他们对于自然环境有相当的欣赏与了解,从而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复\n杂变化.在进行定县实验时,实验者将文艺教育分成平民文学,艺术教育和农村戏剧三部分,先后制定了《通用字表》,R基本字表》,((词表)),编写了三种千字课本,进行识字教育;编辑了《平民读物》,《平民小从书》等平民读物,提高农民识字的积极性并巩固学习成果;发展民间文艺,编排通俗旧小说,并创作新作品,提高农民文化修养;大力推广平民科学教育,激发农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发展民间文艺,引进现代广播无线电传播.工具,发展农村戏剧,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这些活动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计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训练农民生计上的现代知识和技术;二是创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使农民能真正享受增加生产的利益.经过社会调查,平教会制定了一整套实验方法,其内容包括:第一,农民生计训练,设立生计训练学校,对农民施以切实的农业技术,然后通过“表证农家”,先后设立了三百多户示范户,将其应用农业技术的经验心得传播给其他农民.通过此举,推广了一些农作物优良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第二,建立合作组织制度,组织农民成立信用合作社.到1935年冬,正式成立的合作社达130个.由村级扩展到县级,设立合作银行,完成了一整套组织系统。第三,植物生产改进.在定县城市设农场80亩,进行育种和园艺实验,进行农作物品种改良,改良树种。第四,动物生产改进.主要有猪种和鸡种改良,进行杂交良种猪和鸡实验,也取得了一定成绩.\n实施卫生教育的目标是在农村创建医疗卫生制度,以改进医药设备农村奇缺的状况,动员大城市中的医生到农村去,以造成公共卫生的环境,从而使农民在他们的经济条件下,有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此外,还要对农民实施公共卫生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成为健康的国民。就此,于193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县为单位的保健制度,实施疾病预防,于1930年始进行了三期牛痘布种实验,取得了显著成绩;推行现代科学助产办法,提倡生育节制运动,大大提高了农村的沃疗卫生水平.实施公民教育。晏阳初认为,要在一国社会的基础上培养农民的团结力、公共心和合作精神,而且要在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上,发达他们的判断力、正义心,使他们皆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同时通过良好的公民训练,使他们具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和政治道德,以立地方自治的基础。为此,晏阳初提倡进行国族精神研究,由公民教育部编辑了一套弘扬“国族精神”的读物—《历史图说》,通过对历史上伟人的介绍,培养农民的忠贞爱国等精神,并.且进行农村自治研究,对农民进行公民知识的教育.就四大教育的实施而言,晏阳初强调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四大教育应连锁进行,相辅相成;.二是四大教育应切合农民生活。“四大教育的主要实施方式有三种,一是学校式,二是社会式,三是家庭式”。从前的看法以为,学校之教授是教育的全部,从平民教育的立场看,学校的方式只是一种方式。“\n学校式的实施以文字教育为主,注重于工具知识之传授与基本训练,注重于个人的教学。社会式的实施以讲解表演及其他直观与直感教育的方法为主,注重团体的共同教学,家庭式教育或为中国特殊的而又是必须的一种方式。家庭在中国社会结构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欲改善中国的生活方式,必须从家庭做起。就具体实施而言,1926年,平教会选定定县为乡村教育实验区后,学校式教育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内是其主要(或惟一)的教育方式。但晏氏所讲的学校式教育与一般人所讲的学校式教育不同,专指平民学校式的教育,而不是普通国民学校式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补救”普通国民学校教育的失败.学校式教育的研究实验,分为初级平民学校的研究实验,高级平民教育的研究实验.还有文盲实施的研究实验和“统一的村学”的研究实验、妇孺教育的研究实验、师资训练的研究实验。根据晏氏的设计,平民学校的学生大都是14—25岁的当地农民,学习的时间都是业余的。学校内实行“导师制”,其教材是平教会编印的《农民千字课》本.在实验中,设立各类学校一百余所,毕业生人数八千余人,取得了一些效果。随着平民学校的增多,平民学校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这些毕业生多属青年农民,他们虽然通过四个月平民学校的学习,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得到了一些基本知识,但是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而日常生活中又没有应用所学的机会,在此学而不习的状况中,势必演成“不进则退”\n的局面,逐渐又成为“依然故我”的文盲.因此,怎样把他们组织起来,并让他们接受教育,以及如何发挥他们的力量,就成了一个垂待解决的问题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31年平教会设立‘社会式教育委员会”,这标志着定县社会式教育的开始。1933年,社会式教育委员会改组为“社会式教育”,其中心工作是把各村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组织起来,成立平民学校毕业同学会(简称同学会),同学会作为继续接受教育的中心组织,有自己的周刊—《农民通讯》,并设立流动餐书馆,巡回各村,帮助农民读书.关于成立平民学校毕业同学会的意义,晏阳初是这样讲的:“平教或民校学生毕业后,若无适当学校可入,如置之不理,则所学本己多久,日久必致荒废,前功尽弃,宁不可惜.本会有鉴于此,乃有同学会之组织,为接受继续教育之团体经验。但是学会却并非纯为使一般会员继续接受四大教育,而更要使其参加四大教育的活动,推动或介绍四大教育到乡村民众,同时,更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便是养成青年农民求知的欲望与团结的力徽,为农村建设的中坚分子。”社会式教育虽然解决了平民学校毕业学生的继续教育问题,但是,平民学校的学生一般在14一25岁之间,年长.者和年幼者并不能入学。家庭式教育便是为对这部分人进行教育而设立的.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扩大家庭责任感,从而使“家庭社会化”\n;二是帮助家庭年长的妇女减少对青年妇女接受教育的阻挠和反对,使她们的教育能有收益.根据晏氏的设计,家庭教育与学校式和社会式教育联络进行,独立工作的只有“家庭会”.家庭会从事家庭式教育的方法与材料的研究,并研究家庭实际问题及改良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法,以期达到家庭社会化目的。1931年5月,平教会开始在高头村从事成立家庭会的研究实验,不到一年时间,该村大多数家庭参加了家庭会,大大促进了妇女解放,促进了人们观念的变化。整个定县实验的最终效果,据1934年6月的统计,在476个村庄里开办了3844个识字斑,注册人数达2170人,14—25岁年龄组的文盲在全县降低到%,成立农民“自助社”295个。此外,粮棉品种和畜业品种的改良及推广工作也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各种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n定县的实验吸引了国内外的注意,但它并没有普遍推广,在一个充满暴.力和战争的年代,晏氏及其同仁从事的却是理性的社会改良。他们并不是不知政治的重要,只是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较少运):目行政的力量而注重社会教育的功能。实验中,实际起作用的社会组织只是平民学校的毕业同学会以及稍后成立的公民服务团。尽管他们出自当地,百姓在感情上容易接纳,但华北农村的总体情况却是闭塞而保守。很简单的人口调查,农民可生出许多担心:捐差?共产?征兵?……如果说这些担心还是可以通过解释和示范消除的话,那么来自地方顽固势力的阻碍和反抗,对实验者来说就一筹莫展了.实验县成立后,《债务调节法》的颁布得罪了地主、高利贷者,而且因严厉禁赌导致了地主豪绅的反抗.他们不仅对参加平教会的本县人士“讽刺打击,尖刻异常”,而且还派人到省政府进行反实验县的活动.结果实验县刚刚成立一年多,力主“实验”的县长被迫辞职。继任的县长则是旧势力选中的人,实验县从此名存实亡。在保守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其实前进的动力实际上只是“宗教家的精神”(毛泽东语).实验县之所以无力对付乡村保守势力,一方面当然在于其和平改良的方针本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实验试域的选择由于特殊原因,一开始避开了保守势力的对抗,因而在日后便缺乏应付的手段。晏氏之所以选择定县实验,是因为这里的一些绅士们自20世纪初就开始了教育平民的试验(为首的米迪刚为河北省副议长).晏得益于部分士绅的合作,“自可说服一般农民与乡村保守性重的曹老”\n.尽管华北是军阀们争战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平教会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军阀们认为无足轻重,经费又属自筹,加以总会董事长朱其慧(系国务总理熊希龄之妻)在最高层的关系,试验活动也就没有遇到来自外部的强力于预.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下两层的阻力都暴露出来:下层有豪绅地主的抗拒,最高当局所关心的则是社会的安宁。实验县既然在这方面产生了麻烦,省府方面也就不再支持。表面上看来,定县的实验是因中日战争的爆发而终止,佩实际上,乡村保守势力己开始了对种种革新的反扑.晏氏及其同仁既然无从解决这一致命问题,其探索出的挽救国家的道路便失去了“模式”的意义。在乡间实际所做的工作,便只能局限在“技术性”方面.1937年春,由于定县沦陷,平教总会在长沙设立平教会办事处,定县实验区部分工作人员陆续迁在长沙.姆年代,平教运动中心由国内转到国外,继续推广运用定县的经验,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但国内平教会的实验归于失败.  三平教运动的历史地位平民教育的对象是平民。按平教会的解释,“只要是中华民国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都叫做平民”,“除文盲,作新民”则是平教运动贯穿始终的宗旨,综观之,在评价平民教育运动时值得注意.其一,平教运动是“教育救国”思想指导下的改良主义教育运动.平教运动的倡孕者们认为:中国深受列强的侵略和军阀的摧残,社会经济凋敝,.民生痛苦,其真正原因是“由于平民知识太缺乏”\n。对外不知如何抵抗列强,对内不知何以铲除国贼,只有俯首帖耳,任人宰割。务农的不知选种、防虫和施肥,致使“岁岁歉收,民食不足,乞贩外人,贻羞世界!做工的不知科学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经商的不懂价格和市场规律”.“要是还想补此支离破碎的局面,建设灿烂光华的国家,惟有设法促进多数平民觉悟的一途是开展平民教育运动”艺310平教倡导者们认为,在社会不良制度未改变以前,教育能够担负起支配国家前途,改造社会的责任。这种教育救国的主张,己经被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但是,平教倡导者们的实践反映了国难当头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与救亡图存的社会改革理想。\n其二,平教运动是以乡村改良为中心的乡村建设运动.平教运动的倡导者们把力量集中到乡村改造这一途径上,冀图通过乡村改造建设推动整个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再造,摆脱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及封建主义剥削,这个出发点原本不错,可在如何改造乡村、建设乡村这一点上,平教运动的领导者却走入迷悄:虽然认识到造成中国危局的根本问题,但却不是从解决根本问题着手。这首先是因为平教会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它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资本靠帝国主义捐助,实验需要封建势力认可,这种本身的n限性,使他们不敢提出反帝反封建而一昧地跑到乡间搞所谓平民教育运动,希望通过点滴的改良成绩来感化统治者,进而达到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改革建立的目的;二是他们不满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压迫,又不愿走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之路,惟一的一条路只有改良主义,他们希图借助于改良的平教运动来壮大自己的声威,达到其目的.在一个充满暴力和战争的年代,平教运动者从事的却是理性的改良,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其三,平教运动是主张教育平等的全民教育运动.平教运动倡琴者希图通过平民学校“将社会上各种阶级的人容纳一室,共读共写,使他们彼此间感情有交互融洽机会”,来调和阶级矛盾,并将其作为“社会的融剂”.处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农民对这种“乌托邦”式的“设计会”是冷眼相看的,因为农民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感情决不会因这样的“设计会”而改变。需要指出的是,在兴办教育的过程中,一些.乡村建设者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乡村教育思想,如乡村教育必须适合中国的乡村需要,既不能照搬欧美模式,也不能再步城市教育的后尘,走“为教育而教育,与社会需要完全脱节”的死路,乡村教育的目的是为乡村建设培养人才,以解决农村的基本问题;,乡村教育必须与改良农业泼展经济相结合,实行“富教合一主义”\n,以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普及教育才有可能;再如,乡村教育的重点是要扫除文盲,尤其是儿童和青壮年文盲,因为前者是义务教育的对象,而后者是乡村建设的中坚等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于今日看来,虽因其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的必须以及当时.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有着诸多缺陷,终昙花一现,归于失败,但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创下的伟绩和其爱国主义的“内核”以及平教工重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光辉的一页.当今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指引下,平民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但各种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教育问题却接踵而来,似乎积弊己深。回首历史,我们又能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