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分型与诊断的研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西医结合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分型与诊断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分型与诊断的研究作者:刘艳蒋筱杨小英杜建雄陈然何焕平【摘要】目的以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对运动性疲劳的分型与诊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25名运动员在冬训期间的前、初、中后期(不同的负荷量)训练后,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四诊”对大负荷量运动后运动性疲劳作出中医分型与诊断,同时测试与运动训练及运动性疲劳相关的血成分[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容量(HCT)]、内分泌[血睾酮(T)、皮质醇(C)、T/C比值]、代谢物质[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尿素(BUN)]等生化指标的跟踪监控。结果运动性疲劳者中以筋肉疲劳证为多,占54.4%(68/125);运动性疲劳各症之间伴有一定数量的兼症,脾胃功能失调症兼症百分比相对偏高,占81.8%;疲劳组RBC,HB,HCT,T,T/C比值明显低于无疲劳组、实验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疲劳组低于实验前组高于疲劳组;疲劳组CK,LDH,BUN,C值明显高于无疲劳组、实验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疲劳组高于实验前组低于疲劳组。结论用上述多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能从不同的侧面较灵敏地反映运动负荷量的变化和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运动性疲劳程度,作出既简单实用、又相互补充的较全面的评价,是较好的指标组合,对运动性疲劳的准确快速判断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运动员;中西医结合;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运动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中西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医将运动性疲劳归为劳倦、虚损等范畴,其对疲劳的认识是在“整体观念”和“阴阳、藏象、经络、营卫气血”等基础理论指导下,系统地阐述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整体的、宏观的研究,但无法物质地加以验证。西医是建立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的、可验证的、直观的科学。其优势表现在应用的技术先进、理论完整、清晰具体、在微观分子的层次上加以分析,但可能对整体的现象无法处理。本文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探讨125名专业运动员在冬训期间的前、初、中后期(不同的负荷量)运动训练后的疲劳症候表现,对各生化指标进行了综合的评价,为中医诊断运动性疲劳提供一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使中西医相结合研究运动性疲劳,有证可辨,有指标可评定。  1一般资料\n  广西专业队运动员125(男61,女64)名,其中田径55名;重竟技41名;球类29名。年龄14~26.3岁,平均19.7岁;身高151~190cm,平均171.5cm;体重43~85kg,平均62kg;运动健将10人,Ⅰ级运动员81人,Ⅱ级运动员34人。实验前查心、肺、肝、肾等功能无异常。  2方法  2.1训练分期冬训前期(实验前期)以小负荷量训练为主;冬训初期(无疲劳期)中等负荷量训练为主,但无疲劳症状;冬训中后期(疲劳期)必须是在大、中强度以上的训练后,运动员自我感觉出现疲劳。  2.2问卷调查情况填写《自我感觉调查表》和《运动性疲劳症候调查表》内容有:精神、睡眠状态、饮食、二便等情况,训练后肌肉反应情况、体力、心悸胸闷和喘气、月经情况对训练计划完成质量反应等等。  2.3运动性疲劳中医诊断依据选用张世明等[1]制定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与诊断标准,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作出分型与诊断。共分为3种类型:形体疲劳、脏腑疲劳、神态疲劳;5种常见症候(筋肉疲劳症、运动性失眠症、脾胃功能失调症、肾气不足症、月经不调症)。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与诊断,是以长时间大、中强度以上训练后自我感觉疲劳为前提,结合症、舌、脉合诊。以疲劳症状诊断为主。以舌象、脉象为辅的诊断方法。组织专职有经验的临床医务人员进行中医“四诊”,逐一询问并记录各运动员疲劳状况,及时填写《脉象、舌象登记表》。  2.4抽血时间选择及测试指标每个阶段选取在周一晨7~8时之间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与运动训练相关的血指标(RBC,HB,HCT,T,C,T/C比值,CK,LDH,BUN)。同时,当天进行中医“四诊”。  2.5统计学方法SPSS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运动性疲劳中医分型与诊断情况本组运动性疲劳者中,诊断为形体疲劳(筋肉疲劳)68例,占54.4%;脏腑疲劳41例,占32.8%,其中脾胃功能失调11例,占8.8%,肾气不足14例,占11.2%,月经失调16例,占12.8%;神态疲劳(运动失眠)16例,占12.8%。运动性疲劳者中以筋肉疲劳症为多,占半数以上,其次为月经失调症、运动失眠症,脾胃功能失调症占的比例最少。  3.2\n运动性疲劳各症候兼症情况运动性疲劳各症之间伴有一定数量的兼症,脾胃功能失调症兼症百分比相对偏高(81.8%),其次是运动失眠症(75.0%),而筋肉疲劳症兼症百分比相对最低(29.4%)。见表1。  3.3运动员冬训期间各时期内血成分指标变化情况疲劳期RBC,HB,HCT值显著低于无疲劳期、实验前期(P<0.01),无疲劳期低于实验前期高于疲劳期。见表2。  3.4运动员冬训期间各时期内分泌指标变化情况疲劳期(男、女)T、T/C比值显著低于无疲劳期、实验前期(P<0.01),无疲劳期低于实验前期高于疲劳期。疲劳期(男、女)C值显著高于无疲劳期、实验前期(P<0.01),无疲劳期高于实验前期低于疲劳期。见表3~4。  3.5运动员冬训期间各时期代谢物质指标变化情况疲劳期LDH,CK,BNU值明显高于无疲劳期、实验前期(P<0.01),无疲劳期高于实验前期低于疲劳期。见表5。  4讨论  4.1运动性疲劳对血液携氧能力的影响RBC,HB,HCT三项指标是客观反映血液的携氧能力和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2]。正常情况下该三项指标越高说明血液携氧能力和蛋白质营养状况越好,有助于增强机体的代谢过程和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3]。HB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并对酸性物质起缓冲作用,它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运动员机能状况良好时,HB应在140~170g/L。HB低时,则训练状况差,易疲劳。如果出现“运动性贫血”(男子低于120g/L;女子低于110g/L[4]),运动员训练时因氧的需求量大,易发生头昏无力,运动后心悸、气短、体力不足等症状,虽然能坚持训练,但运动能力明显下降。目前认为赛前运动员的HB最适宜值为150g/L,HCT最适值为45%。HB是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运动性贫血和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尤其是反映身体机能上较敏感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RBC,HB,HCT三项指标,运动疲劳期明显低于无疲劳期、实验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运动性疲劳与RBC,HB和HCT含量有明显的关系。无疲劳期低于实验前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疲劳期的运动时间及强度小于疲劳期,大于实验前期。也说明上述指标伴随着运动负荷量的增大而逐渐下降。本研究结果与已有报道相符。  表1运动性疲劳中医诊断各症候的兼症统计情况(略)  表2运动员冬训期间各时期血成分指标变化情况(略)  与实验前组比较,*P<0.05,**P<0.01;与无疲劳组比较,#P<0.05,##P<0.01,n=125\n  表3男运动员冬训期间各时期内分泌指标变化情况(略)  与实验前组比较,*P<0.05,**P<0.01;与无疲劳组比较,#P<0.05,##P<0.01,n=61  表4女运动员冬训期间各时期内分泌指标变化情况(略)  与实验前组比较,*P<0.05,**P<0.01;与无疲劳组比较,#P<0.05,##P<0.01,n=64  表5运动员冬训期间各时期代谢物质指标变化情况(略)  与实验前组比较,*P<0.05,**P<0.01;与无疲劳组比较,#P<0.05,##P<0.01,n=125  4.2运动性疲劳对内分泌的影响T、C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和肾上腺轴的功能[2,5,6],在正常生理状况下,T、C的代谢是平衡的。T、C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类固醇类激素,分别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同化和异化作用。T可使蛋白质合成增强,肌肉重量增加,刺激红细胞生成,加速血红蛋白合成,促进体内抗体形成,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因此,T能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运动后机体疲劳的恢复。C与T的作用相反是减少蛋白质合成、降低运动能力的激素,它能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代谢。过高的皮质醇可抑制睾酮的生成,降低机体免疫能力,使运动员对运动负荷不能适应。运动员长时间大负荷的运动会造成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过度应激,引起皮质醇分泌增加,T值下降和C值上升。T/C比值的下降与训练量及强度的增大是同步的,小强度训练对T,C,T/C影响不大[7],运动前后T/C比值变化较小或无变化者运动量是适宜的。T、C及T/C比值常被作为了解运动员身体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平衡状态,是判断疲劳和竞技状态的重要指标。T/C比值下降大于30%或小于0.35×10-3时,可诊断为过度疲劳[8]。因此,T/C比值指标是评定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量、机能状态及运动疲劳较为理想的生化指标。本文实验结果显示,疲劳期T,T/C比值显著低于(C值高于)实验前期、无疲劳期(P<0.01),而无疲劳期低于实验期高于疲劳期。说明T,C,T/C比值与运动性疲劳及运动负荷量大小有明显的关系。证实T,T/C比值的变化是随运动负荷量的增大而逐渐下降(C值相反)。所以,T,C,T/C比值能有效的反应运动负荷量的变化及运动疲劳的程度。可作为诊断运动性疲劳的可靠性指标之一。  4.3运动性疲劳对代谢物质的影响\nCK,BUN常被作为反映运动负荷的指标,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加都会引起这两个指标的升高[9]。一般情况下,血尿素更多的是被作为反映运动量的指标,因为只有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后,蛋白质和氨基酸才会大量分解供能,引起血尿素上升;肌酸激酶则对强度的反应更加敏感,它对大强度训练的疲劳积累有灵敏的同步反映。因为大强度的训练更易造成肌细胞的损伤[9]。本研究结果显示,疲劳期明显高于无疲劳期和实验前期(P<0.01)。无疲劳期高于实验期低于疲劳期。表明运动性疲劳及运动负荷量大小与CK,BUN有明显的关系。CK,BUN是伴随着运动负荷量的增大而逐渐增高。CK增高是因剧烈运动中肌纤维收缩产生的牵拉能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使酶分子释放入血,运动引起组织细胞局部损伤,也可使酶逸出增加,引起血清酶活性增高[10]。另一种观点认为,血清酶的增加与运动引起组织缺氧、能源物质耗竭、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以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因此,以上三项指标可作为诊断和评定运动性疲劳程度较可靠的指标。  4.4运动性疲劳对脏腑功能的影响中医学认为,运动性疲劳属中医“劳倦、虚损等”范畴,运动性疲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强力的劳动,导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特别是精、气、神因劳而发,乃至衰弱的多因素综合结果。而竞技运动可看为一种比劳动强度更大的剧烈活动。因作功太大,对筋骨肉和脏腑功能的影响很大,精气和能量的耗损更大。运动性疲劳后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方面。疲劳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机体各种复杂的内在变化的一种综合的外在表现,如肌肉酸痛乏力,气短、心慌、汗出,或口干舌燥,或有面色改变或饮食、精神、睡眠改变等。  4.4.1对脾功能的影响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和肌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出入的枢纽。脾具有维持各脏腑的正常机能和以元气抵御疾病的功能。脾主肌肉,其与肌肉发育和肌肉功能的发挥关系密切,明代的王肯堂《证治准绳》曰:“脾主四肢,若劳力辛苦,伤其四肢,则根本竭矣。”脾功能正常,则四肢肌肉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健有力。疲劳过度,会导致脾虚,脾虚会耗伤阳气,引起血指标RBC,HB,HCT下降,脾气耗伤,则全身精疲力竭[11]。  4.4.2对肝功能的影响《灵枢》中提到“肝藏血,血舍魂”,肝的藏血功能,对人体机能活动具有营养调节作用,是提供运动能量的重要来源,肢体运动的能量来源有赖于肝的藏血充足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气行津液,推动气血运行。肝在运动时对血流在各脏器的分配和调节血糖水平起重要作用。肝的疏泄功能失调,\n影响血液的全身循环,减弱其贮藏和调节血液的作用,影响脾胃的功能。另外,肝的功能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作用,又能协助吸收营养物质以供机体新陈代谢需求,而神经内分泌失调,能量供应及代谢产物排除受影响[11]。  4.4.3对肾功能的影响肾藏精、主骨生髓,纳气。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体力产生的原动力和源泉。肾藏精,肾精充足,则雄激素分泌充足,即精力充沛,四肢运动有力,运动员运动能力增强;若肾精不足,则雄性激素分泌减少,这与运动性疲劳时下丘脑-垂体-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等)轴被抑制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疲劳易伤肾,若肾精不足,T、T/C比值减少,C值增高,出现低血睾酮-高皮质醇症,运动能力就会下降。   4.4.4对心功能的影响心主血、藏神,心主血脉,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是血液运行的通路,心是推动血液运行在脉管内,并输送营养物质以供各组织、器官需要的重要器官,运动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一旦心血不足,则血脉空虚,五脏及四肢百骸均失养,表现为体力不足,运动强度稍大就会感到劳累、心慌、心悸及呼吸困难等。心主神志功能异常,运动员出现心烦、气躁、失眠、多梦、注意力分散等症状,影响运动训练及比赛时水平的正常发挥。  4.4.5对气血津液的影响气血津液是脏腑活动功能的物质基础。气对血的作用不仅能推动血的流行,而且能统摄血的运行,这样才能使血液得以正常循行,从而使脏腑、经脉的功能正常。如果气虚,则血行不利,便可导致脏腑经脉的功能减退,出现疲劳症状:喘息,大量出汗;运动后精神疲惫,气少力衰,四肢困倦,懒于言语,此乃气耗之表现,甚至有肌肉痉挛等津液大量消耗的表现。故气伤津耗是疲劳的主要机理。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借鉴西医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初步建立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模型,该模型是在张世明教授等研究的基础上,补充增加了一些与运动训练有关的生化指标,使该模型具有普通性、可验证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特点。由于观察的例数不多及经验不足等,目前还处于初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该诊断模型的指标评价体系或标准。【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