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1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教学目的】1、了解地轴空间指向,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2、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轨道形状、方向、周期、速度。3、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2、难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二分二至的天文概念。【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第一节课,我们听了教育局长到某校视察的“地球仪”的笑话,还记得吗?(讲授新课)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自转轴的旋转运动。2、特点:地轴的空间位置稳定,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n阅读:P15图1.18“地球自转的方向”,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方向。这幅图由地球的南、北两半球图组成,左边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北半球图,右边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南半球图,两幅图的外围分别绘有地球自转的方向。读图时,先要自绘地球的东、西两半球图,并沿赤道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利用自绘的地球东、西两半球图,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告诉学生,当我们面对东、西两半球而立时,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地球的南、北两半球图,告诉学生,当我们面对南极而立,即从南极上空俯视南半球时,看到地球自转仍然是从西向东的,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样道理,从北极上空俯视北半球时,地球自转方向也是从西向东的,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最后,教师要告诉学生,地球的自转方向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从西到东的,只是描述的形式不同而已。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旋转。)4、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5、速度:\n(1)角速度(概念: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分布规律: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均为15°/小时。)(2)线速度(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阅读:P15图1.19“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这幅图是用来说明地球自转速度的,图的设计很富立体感,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区别、大小等一目了然,阅读的难度不大。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位移)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线速度是指某一质点绕另一点转动或一物体绕某轴转动时,质点的速度或物体上各点的速度,以区别于质点或物体在转动中以角度计的角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也用角速度和线速度两种方式表示,角速度就是地球转动半径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角度;线速度是任一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绕地轴进行圆周运动所走过的距离。先从角速度入手,从图中看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转动半径的长短无关,因此,很容易得出地球表面上除南北极点外,各点的角速度都相等的结论。地球自转一周为360o,一般取24小时自转360o的数值,所以地球表面上各点(极点除外)自转角速度都是15o/小时、15′/分或每4分钟1o\n。从图中阅读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要难于角速度,从图中看出,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与转动半径的长短成正比例。地球上每一质点都以恒星日为周期做圆周运动,其转动半径的长短因纬度高低而不同,其圆周长等于当地的纬线圈长,而纬线圈长度随纬度增高而缩短,因此,地球表面各质点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轨道:(1)概念:地球公转的线路。(2)形状:椭圆。(3)特征: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阅读:P16图1.20“地球公转的轨道”。这幅图是地球公转的俯视图,太阳的位置稍偏于中心,真实地反映了太阳在太阳系的位置。图的外圈是地球绕日运动的轨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在轨道上用蓝色箭头表示了地球公转的方向。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因此,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就有了差别(如表1.2所示)。地球的公转方向是从西向东的,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逆时针方向(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周天,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n秒。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是,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而回归年是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的时间间隔。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其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阳历和阴历的历年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均以回归年为周期。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4、周期:1恒星年(1)概念: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0度。(2)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5、速度:(P16注释①)(1)角速度:平均1º/日,1月初近日点61'/日(快),7月初远日点57'/日(慢)。(2)线速度:平均30km/秒,1月初近日点30.3km/秒(快),7月初远日点29.3km/秒(慢)。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n读图:P17图1.22“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读图时,一定要讲清楚图中各线、面、角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图中读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图中有两个面,即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是通过地球中心的一个平面。从地球上看,好像太阳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黄道所在平面就是黄道面。实际上黄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赤道面是通过地球中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赤道面与地轴(线)成90°角,赤道面与黄道面成23°26′夹角,这就是黄赤交角。黄道面又与地轴(线)之间构成66°34′的角,说明地轴在公转过程中,其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始终保持不变,这两个始终保持不变,意味着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平行移动的,因此,太阳光只能直射在地球上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方,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周期性变动,就形成了四季的更替。所以说,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叠加在一起的运动,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的始终不变是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也决定了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关系,即两者是一种叠加运动。上图是下图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黄赤交角始终不变的特写图,表示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任何位置,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都是始终不变的。1、黄赤交角概念:\n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的夹角。2、黄赤交角大小:23°26′3、黄赤交角影响读图:P18图1.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前提: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和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2)表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3)移动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线的纬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地轴与黄道面的倾斜角度是66°34″。(布置作业)讨论:地球自转速度的快慢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日温差、重力加速度等的大小变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