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一、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他们都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全面学习西学早期改良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在一定程度上,早期改良派是用人类整体文化的观念来考虑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教法度应该择善而从,不应该有古今、中外、华夷的区分,完全突破了民族文化本位观念。(2)改革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受到了早期改良派的批判,但并未遭到彻底否定。早期改良派仍主张保留科举制度的形态,甚至在他们设计近代学制时还考虑到与科举制度接轨。(3)建立近代学制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他提出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学制系统,大、中、小学均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规定学习年限各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鉴于当时的现实,他提出了“变通”的方法,即将科举制的进士、举人、秀才的三级科名与大、中、小三级学校相配合,并将各省、府、县的书院改为学堂。他是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郑观应设想的这个三级学制系统,实际上是以中等教育作为正规学制的起点的,学制中的“小学”已略相当于中等教育的起始程度。而“各乡亦分设家塾、公塾”,初等教育主要在家塾、公塾中进行,未纳入正式学制系统,不规定学习年限,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小学”。从入“小学”就开始实行分科教育,分文、武科两大类,文科类有六科:文学、政事、言语、格致、艺学、杂学;武科类只有陆军和海军两科。这种学制设想虽然还显得粗糙,且明显有和科举挂钩的痕迹,包括三年学制年限也和科举三年一试相通。但它反映了早期改良派要求系统地改革封建教育体制的思想,也远远超出了洋务派教育实践的水平,克服了洋务学堂孤立、分散和应急性的特点。(4)倡导女子教育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早期改良派最早关注起女性的社会地位。到甲午战争前夕,他们普遍发出了重视女子教育的呼声。正是有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才会导致甲午战争后维新教育思潮的一触即发,并迅速转化为维新教育运动。2.维新教育实践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运动蓬勃兴起。所谓维新,就是在保留满清皇权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1)兴办学堂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第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n第二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名的有1895年8月康有为与陈炽在北京发起并筹资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等。总之,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使不少人逐渐认识到维新变法的意义,参加和支持变法,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国家面临瓜分危局。康有为等维新派人物大声疾呼,力陈变法图存。1898年6月11日,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维新变法,这次变法仅持续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使甲午战争以来维新人士的变法要求一变而为朝廷的施政措施,维新运动被推向高潮。其中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有:(1)设立京师大学堂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端棻在《请推广学校折》中首次向朝廷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建议。此后,康有为、王鹏运等也多次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光绪帝也准其建立,但因奕和大学士刚毅等人的反对而搁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明定国是诏》中即特别提出开办京师大学堂,在此严令下,总理衙门委托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于7月3日上报,光绪帝当即批准,并派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后经孙家鼐提议,分设中、西学总教习,聘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戊戌政变”中京师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继续由孙家鼐筹办,于当年11月正式开学。戊戌政变后,慈禧下令恢复八股取士,大学堂又被学生当成了科举准备的场所。1900年,京师大学堂毁于八国联军战火,1902年恢复开办,并被纳入清末学制系统,规模也逐步扩大。(2)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八股废除后,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学问,促进了西学的传播。7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加强了科举和现实的联系。百日维新失败后,八股考试制度虽然又被恢复,但由于人们已经开始向往新式教育,参加考试的人数大大减少。(3)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令各省督抚督饬地方官将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新式学堂。百日维新期间,还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虽以失败告终,但对于促进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作用。二、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和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一脉相承,但由于国家危机严重,他们的要求更强烈,表达更明确,理论也更系统。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n康有为,广东南海县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人称南海先生。他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是我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但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却并未跟上时代步伐,逐步堕落为保皇派。(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康有为对教育改革的迫切愿望源于对教育作用的认识。维新运动中,他无论上书还是呈折,都常将兴学育才作为维新救国的基本保障加以强调。他提出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有:①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②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学习西学,他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作为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的上述建议直接影响了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2)《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康有为创造性地描绘了一幅“大同”社会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论述了理想的学制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倡导“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教育,皆为公费;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在当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传统封建教育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康有为《大同书》中教育理想的观念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综合体,带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他是康有为的弟子,深受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在“百日维新”期间,力助康有为倡行新法新政。其教育代表作有《变法通议》、《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教育政策私议》、《论教育当定宗旨》等。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论教育作用和宗旨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但其思想的突出之点是在维新变法期间,即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为“兴民权”而“开民智”。他认为“权与智相倚者也,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这在一定程度揭示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基于“开民智”的思想,梁启超提出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培养“新民”。他认为传统教育最大缺点是培养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完善,或者就想升官发财,奴性、作伪、自私、怯懦、麻木是人们的通病。他要求培养的新式国民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诸如国家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气、毅力等。可以看出这种新民正是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的新国民。(2)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主张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教育改革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变科举、兴学校甲午战争后不久,梁启超即提出了变科举、兴学校的系统主张,并设计了上策、中策和下策三种方案以供采择,其中上策是将科举合并于学校,这实际上是一套废科举兴学校的方案,除保留科举的各级科名外,科举实体已不复存在。②师范学校,群学之基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n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他主张参照日本并结合中国的国情设置师范学堂,在办理大学堂之前,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同时设立小学和师范学堂,师范学堂的学生同时兼任小学堂的教习,以后逐步提高师范生的程度,以至于可以担任中学堂和大学堂的教习。师范学堂的课程应包括“六经”大义、历朝掌故、文字源流、列国情状、格致专门、诸国文字等基础学科。另外,他认为有关“诲人之术”和“为教之道”的微言妙义,已略具于中国古代的《学记》,应加以发掘利用。梁启超倡导师范教育,不仅是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出发,强调对教师进行专门培养,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广设师范学校,统一课程设置,培养一批在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上都符合维新要求的新教师,推动维新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③倡导女子教育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系统论述了女子教育问题,从女子自养自立、成才成德、教育子女、实施文明胎教等方面揭示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接受教育是女子的天赋权利,也是男女平等的保障,他提出女子有耐心、喜静、心细等特点,与男子相比,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中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女性这一巨大的人才资源。④改革儿童教育梁启超对中、西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撰成《变法通议·论幼学》一文,倡导对中国儿童教育进行改革。他指出西人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在中国则与之反;西人重视理解,而在中国注重识记;西人注意直观教学,实物教学,而在中国只注重言语文字。他建议中国应从编写儿童教学用书入手对儿童教育进行改革。同时反对体罚,强调减少课时,充分开展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如参观、游戏、体育、音乐等。(3)介绍西方学理,指点教育新政①论学校教育制度梁启超主张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提出中国学制模仿日本的学校制度,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5岁以下为“幼儿期”,受家庭教育或幼稚园教育;6~13岁为“儿童期”,受小学教育;14~21岁为“少年期”,受中等教育或相应的师范教育、实业教育;22~25岁为“成年期”,受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分文、法、师范、医、理、工、农、商诸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②论教育经费梁启超还通过对日、德、英、法等国教育经费制度的介绍分析,归结出这些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筹措原则,建议清政府采取如下办法,筹措经费,推行普及教育:第一,小学教育经费由公产所入支办。第二,学校所在的各级区域,如市、乡镇直至下属的更小区域,都应设立教育会议所,由本区域居民选举出若干人作为教育议员,考查该区的办学实绩,负责教育财政、庶务等,地方行政长官不得干预。第三,学校税为法定税收项目,如有违抗不肯交纳者,则由当地教育会议所禀官,依法究取。梁启超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前期提出的许多教育改革建议多汲取了西方教育的新知学理,措施具体而观点新颖,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许多方面起到了思想先导的作用。3.严复的教育思想严复,字又陵,又字畿道,福建侯官人,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首次把进化论的思想传播到中国,提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原强》、《救亡决论》、《西学通门径功用说》,《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论教育与国家的关系》等。主要教育思想如下:(1)培养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n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并从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优胜劣汰的国际竞争形势对这一教育目标模式进行了论证。严复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国家的民力强弱、民智高下和民德的好坏,要以新的德、智、体三育武装国民,取代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时代的教育。严复在《原强》中首次阐发了他的“三育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提倡体育;“开民智”就是要全面开发人民的智慧,其核心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和训诂辞章之学,讲求西学;“新民德”主要是从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忠爱国家的观念意识。(2)指摘八股考试,比较中西学风在严复的德、智、体三育体系中,智育处于基础地位。他认为中国所面临的愚、贫、弱三方面的问题中,“愚”是最基本的问题。“开民智”直接可以治愚,间接可以“鼓民力”和“新民德”,因此是救亡图存的突破口和当务之急。而在八股考试主导下的封建教育不仅不能启迪人的智慧,反而“适足以破坏人才”。在《救亡决论》中,严复详细分析了八股式教育的三大弊端:其一是“锢智慧”,其二是“坏心术”,其三是“滋游手”。据此,他大力倡导废除八股而学西学。严复还通过中西学风对比,对中国传统学风进行反省和批判:首先,西学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因循古人的见解,不盲从别人的结论,而中学注重知识的积累,崇尚述而不作。其次,西学贵于采用观察、试验、实测、归纳等实证的方法独创新知或对前人的既成之论进行验证和质疑,而中学沉湎于对古训的考释求证,演绎发微。传统学风和近代科学精神的格格不入,不利于西学的广泛传播。严复希望通过思维方式的训练来改变这一学风,他翻译《穆勒名学》和耶芳苏的《名学浅说》正是出于这一想法。(3)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在确立中国未来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上,严复强调“体用一致”。甲午战争后,他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明确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倡导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他的“体用一致”思想虽然表现为“全盘西化”和西学自成体用的倾向,但在当时多数人都故步自封的情况下,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严复是维新巨子中绝无仅有的一位学贯中西的人物。他的论述都能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历史演变的规律和学理上进行阐述。因此其“德智体三育论”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等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初具理论形态。三、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1.清末学制的建立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1)“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①壬寅学制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壬寅学制”公布后未及实行,很快被“癸卯学制”所取代。②癸卯学制1904年1月,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订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因公布时在阴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癸卯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共三级13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n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共三级11~12年。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2)清末学制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清末学制的制订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清末学制直接参考了日本学制,间接吸纳了欧美的学制,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诸多特点:学制整体结构仿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的目标,反映了对教育普及性的要求;在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三育”模式;设置了众多的实业学堂,以适应和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师范教育,加强了教师的职业训练;将分年课程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等。学制又表现出一些局限性:延续时间过长,总计30年之久;在课程设置上,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学校管理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由上不难看出,清末学制包含了资本主义和封建性因素,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3)清末学制的补充与修正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癸卯学制颁布后又作过一些补充和修正,影响较大的有:①在学制中开放了“女禁”。1907年,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这是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合法地位的开始。②针对民间关于初等小学堂难于按章程规定普及的议论,1909年颁布了《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可以根据师资和入学对象的情况,原《章程》中初等小学完全科的部分课程可以删减,初等小学简易科的年限可缩至4年或3年,课程更为简缩。这些补充和修正措施有助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③1909年对中学制度进行调整,实行文、实分科,课程各有侧重。2.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改革科举内容;第二步是递减科举中额;第三步是完全废止科举。1905年8月,清廷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至此,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告废止。科举废除,意味着由封建王朝扶植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体系的彻底崩溃,旧式学校或消亡、或改制,而对新兴的近代教育事业来说,则意味着消除了最大的障碍,各地纷纷开始兴学,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1)改革教育行政体制1905年底,清政府效仿日本文部之成规,正式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司下设科,另设司务厅负责内勤。学部的直属单位还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1906年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学务。提学使司的办公机构称学务公所,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课。1906年,学部奏定,在各厅、州、县建立劝学所,管辖本地学务,设视学一人,由省提学使委派曾出洋留学或曾习师范者担任,地方官监督办理学务。自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2)制定教育宗旨1906年3月,根据学部的建议,清帝下谕,正式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体现了“中体西用”精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宗旨的前两项强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封建教育的根本性质。后三项分别与德育、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的。“尚公”强调国家利益和公民道德,“\n尚武”的目的是强兵,“尚实”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至于对个人品质健全发展及个人生活改善的需求,这个教育宗旨根本就没有顾及,这也是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基本特点所在。4.留学教育的勃兴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1)留日高潮的兴起由于甲午战争的刺激,中国的士大夫们开始寻求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发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也必须仿效。并以日本路近费省,中日文字接近易于通晓,西书已由日本择要翻译、刊有定本,日本的风俗习惯近似于中国等原由,认为应将日本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这样到1901年1月清廷议行新政前,到日本留学的学生应不下200人。1901年议行新政后,清政府多次倡导留学,1903年清政府公布《约束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明确了对留学毕业生给予相应的科名奖励办法,留日学生逐年增多。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后,士人为寻求新的出路,纷纷涌向日本,形成留日高峰。清末留日归国学生虽然在输入近代西方科技方面整体层次不高,但他们充实了新式学堂的师资,壮大了实业技术人才的队伍,翻译了大量日文西学书籍,较广泛地传播了资本主义思想观念。特别是以留日学生为骨干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群体,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2)“退款兴学”与留学潮流的转向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付各国战争赔款共计白银4.5亿两,从1902年到1940年分39年还清,本息总计达9亿多两,因事出中国庚子年,史称“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起,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相关国家仿效,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为了实施庚款留美计划,中国政府专门拟定了《遣派留美学生办法大纲》,规定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作为管理中国留美学生的机构,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并从1909年起实施。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民国成立后改称清华学校)。清华学校学生经过8年的高强度学习,到美国后一般可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大部分人都能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回国。清华学堂对提高中国留美学生的层次和系统引入西学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退款兴学”,美国确实达到了“把中国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的目的,1909年之后,留美人数逐年增加,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使许多人对清政府由失望而变为反对,反清情绪日增,革命声势日涨,革命逐步代替改良而成为时代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派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宣传和革命教育活动,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1.批判封建教育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挑战封建皇权的姿态,对封建文化教育进行无情鞭挞和批判,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教育是剥夺人权的奴隶教育,清朝统治者所开设的学堂都是奴隶学堂,所用的教科书都是奴隶教科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色各样的奴隶。尽管从文化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长远观点看,这些批判还有潜在的偏颇性,但对引导人们认清封建教育的本质,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将近代思想启蒙的进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2.革命与改良政治论争中的教育定位\n戊戌政变后不久,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即因政治路线的不同而发生争论。双方各以《民报》和《新民丛报》等报刊为主要阵地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争中涉及到教育问题,对教育的不同定位是两派争执的焦点之一。(1)改良派的观点改良派以中国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愚昧无知,缺乏治理国家的基本能力为理由,极力反对革命,推行共和。主张当务之急是发展教育,开通民智,提高人民的文化程度和素质水平。至于国家政体则由开明专制而君主立宪,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最终实现民主共和。他们认为在人民素质没有普遍提高之前,就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强行建立共和制,将有导致国家民族灭亡的危险。(2)革命派的观点革命派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认为改造中国的第一步只有革命,先以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腐败的清政府,建立起民主共和国,才能谈得上发展教育和其他事业。在对待教育与革命的关系上,革命派认为应分清轻重缓急,先革命后教育。在革命未获成功之前,教育要为革命服务,与革命并行,进行革命的教育。在这场论辩中,改良派的认识有其合理因素。这种合理因素被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所证实。但是改良派以民智未开而否定革命,以教育救国而否定革命救国,这不光是对封建专制政治势力的妥协和对“新政”政治改革的幻想,也有悖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原理。皇权的存在即意味着对文化教育中民主要求的束缚,这对中国民主文化的发展将留下更长远的隐患。3.开展革命教育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的革命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如创办报刊杂志,印发革命书报,面向整个社会宣传革命思想;通过新政兴学热潮中日益壮大、但不同于传统士人的近代师生群体将革命思想传播到各类官私学堂。同时,还亲自创办学校和成立学会,其中著名的有以下几所:(1)中国教育会、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1902年4月,蔡元培与上海教育界人士叶瀚、蒋观云、林少泉等人集议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蔡元培被推为会长。中国教育会表面上是办理教育,编订教科书,推行函授教育,刊行丛报等,而实际上是在宣传革命思想,它对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组织作用。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是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都是革命性质的学校,特别是爱国学社因罢学风潮而产生,它的成立开我国近代学生罢学并另行设校的先河。(2)大通师范学堂1905年9月,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等在浙江绍兴创办大通学校,后改为大通师范学堂,该校设有体育专修科,6个月毕业,以培训小学体育教师为名,招收各地会党首领入学堂练习兵操,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并使女生都习军事操练,编为女国民军。徐锡麟赴安庆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后,校务由秋瑾主持。秋瑾与徐锡麟互通声气,策动浙、皖两地的革命活动,密约举义时遥为响应。1907年7月,徐锡麟在安庆举事失败后被杀,浙江的革命活动也被清政府侦悉,导致“血战大通学堂”事件,许多革命青年壮烈牺牲,秋瑾被捕后遇害于绍兴轩亭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