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浅析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

浅析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100013507【摘要】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起义之初,得到了各界民众的响应,声势浩大,成果喜人。但是,没过多久,义和团运动像一个婴儿被扼杀在摇篮中。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何在?这值得后人的思考。中国近代史是一个不断探索而又不断失败,继而用另一种方式从新探索的历史。义和团作为其中的一次探索,的确给了后人启迪与教育。【关键词】义和团;失败;原因一、运动概述义和团运动是在19世纪末由义和团发动,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因清廷与外国侵略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最后失败。这次事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史学家又把这次事件称为“庚子国变”或“八国联军之役”,也有人贬称其为“拳乱”。部分西方国家也使用“拳乱”的名称(BoxerRebellion)。日本则有人称为“北清事变”。二、历史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有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教案,教案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治外法权凌驾中国法律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被准许在中国传教和成立教会。在治外法权之下,不单教会的西方神职人员不受清政府管辖,一般中国信徒也常获教会庇护。地方上,基督教教会每每因为文化、风俗差异等等各种原因,与地方民众发生冲突。部分不良教民欺压当地民众,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因为惧于教会的治外法权,不欲与洋人作对而未能持公处理,造成教案。2、仇外心态清末华北地方经济破产,传统社会纲纪解体;在转变的时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会社纷起。总之,教会、教众和洋人、洋货,成为了仇视的对象。当时社会有许多诋毁西方人的谣言,如说洋人医院挖小孩眼睛制迷药、神父用特制器具吸男童阳精等等,而一般中国百姓一向迷信这类传言,从而人人自危,对西方人及中国教友恨之入骨。3、守旧势力煽动三、组织与纪律义和团的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后期也混杂进了不少流氓无赖,“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使得义和团的组织极为松散,不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据陈贵宗《义和团的组织和宗旨》所说,义和团的组织大致分为:1.坛,是义和团的基层单位,又称坛口,也有“厂”、“炉”、“团”、“公所”等称呼。首3\n领一般称大师兄。2.总坛,设天津“坎”字总坛。为坛的上一级单位。3.门或团,为总坛的上一级单位。义和团按照八卦方位分为八门(团),如“乾字门(团)”、“巽字门(团)”等。4.义和团,是由所有义和团员共同组成的一个松散组织。义和团有自己的一套纪律,既有官方颁发的十条团规,也有自己独特的规定,如“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命、毋犯朝廷法,杀洋人、灭赃官,行于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顾,遇同道则合十”等。这些戒规在初期得到了较好的遵守。义和团运动后期,由于成员日益复杂,出现了许多违法乱纪的现象。对义和团后期纪律败坏的记载:“城中日焚劫,火光连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为教民,全家皆尽,死者十数万人。其杀人则刀矛并下,肌体分裂,婴儿生未匝月者,亦杀之残酷无复人理”,“京师盛时,居人殆四百万。自拳匪暴军之乱,劫盗乘之,卤掠一空,无得免者。坊市萧条,狐狸昼出,向之摩肩击毂者,如行墟墓间矣。”四、思想意识1、爱国思想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对外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十分痛恨。他们表示:“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还有些义和团组织更希望能使国家从屈辱的境地摆脱出来,如当时的红灯照就宣布要以法术“远赴东洋,索还让地并偿二万万之款”。2、排外思想 与爱国思想相对应,义和团也存在一些排外的思想与举动。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应当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简单化处理。3、迷信思想 义和团存在大量的迷信思想,这是由于构成义和团员主体的中国农民在当时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只能以落后的迷信思想来解释外国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当时的义和团普遍认为中国的灾难是遇上了“劫运”。称“劫运到时天地愁,恶人不免善人留”(《庚子大事记》)。这些迷信思想在义和团运动的初期起到了一定作用:共同的迷信思想成为联结各个义和团组织的纽带,使义和团在组织松散的状况下仍能坚持斗争。4、忠君思想  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许多群众都有传统的忠君思想,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扶清灭洋“口号就是一个表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一些群众认清了清廷的本质,不再对其抱有幻想,转而提出新的“扫清灭洋”口号。五、失败原因小结一、义和团运动本身的缺陷性和盲目性(一)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二)义和团本身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二、义和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3\n三、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四、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六、启迪与教育义和团运动作为民间组织起来的反帝爱国运动,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义和团以反清灭洋为口号,既体现了爱国的思想,又反映了其局限性。普通的人民群众看不到这个社会之所以暗无天日的根本原因。他们只能看见大街上横行霸道的洋鬼子,因而把矛头直指外来侵略者。清朝政府风雨飘摇的统治存在一天,老百姓就要多受一天苦,这个社会就看不到曙光。作为一个组织,义和团的确有许许多多的硬伤。组织松散,纪律不严明,这样的组织即使是做一件普通的事也难以保障完成,何况是搞起义这件大事。义和团的破坏性太大,所到之处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慢慢地失了民心,渐渐地失去了力量的源泉。义和团的指导思想有所偏离,思想意识并不先进。爱国、排外、迷信、忠君,这并不成熟的思想遮住了每一个义和团成员的眼睛。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本不成熟的义和团的确成了襁褓中的婴儿,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但是无论如何,义和团运动是一次由农民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义和团的英勇行为,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粉碎了其瓜分中国的计划;同时还间接打击了反动卖国的清政府;最后,义和团运动促使民族觉醒,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1日).[2]陈独秀.新青年 克林德碑.1918[3]反洋教书文揭帖选[4]庚子记事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