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秋北师大版八上《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表示;(2) 知道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3) 能够用速度的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4) 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2、过程和方法:(1)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2) 知道速度图象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比较物体运的快慢; 速度的概念。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引入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实验器材教师:投影幻灯片。学生:小车A和B、长木板、刻度尺、钟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投影练习题(1)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___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_。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物体运动的描述,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百m赛跑时谁是冠军,看谁先撞线.蜗牛在地上爬行,拖拉机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它们运动的情况有什么区别?”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同.师: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假如手中没有钟表,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生:只须观察他们哪个在前,运动在前面的快.师:对,同学们可以根据生活的经验作出判断,但是,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书第41页的实验探究,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学生完成实验1并讨论)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都回答的很好,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即(1)如果A和B运动的路程相同,就看它们运动的时间,时间少的运动快。(2)如果A和B运动的时间相同,就看它们运动的路程,路程多的运动快。刚才我们是对物体的运动作了定性的分析,那么如何对它们进行定量的分析呢?(学生完成实验2并讨论)教师总结:\n跟刚才定性分析的方法一样,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应该学习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同样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二、速度[板书」二、速度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投影打出如下的表格,表格中有玩具汽车、火车、拖拉机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让同学们笔算出三件玩具1秒钟内通过的路程,然后根据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求出速度。玩具时间路程1s内通过的路程速度汽车10s5m0.5m火车8s3.2m0.4m拖拉机12s3.6m0.3m投影片的第4项,第5项先空着,教师先请几位同学说出他们是如何算出三件玩具1秒通过的路程和速度值后,回答正确后,再将后两项的复合片复合在表中第4项、第5项,填表时要强调注明单位。师:从表中可以看出时间都取1秒时,玩具汽车通过的路程最远。也就是小汽车的速度最大,拖拉机的速度最小,我们用时间去除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板书]3.速度的公式速度=用S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的公式就是:师:如果路程的单位用m,时间的单位用s,速度的单位就是m/s,这是我们初中物理学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板书]4.速度的单位:m/s常用单位还有km/h师:“/”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m/s”读作“米每秒”,“km/h”读作“千米每小时”.这个读法和小学算术中的读法“每秒米”“每小时千米”不同,希望同学们读时注意。师:我们现在练习一下m/s和km/h之间的单位换算。[板书]1m/s=\n1km/h=投影:投影片上写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做练习。1.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km/h,合多少m/s? 72km/h=72X=72Xm/s=20m/s2.某人跑步的速度是4m/s,合多少km/h?4m/s=4×3·超音速歼击机的速度可超过700m/s.合多少km/h?700m/s=700X=700×3.6km/h=2520km/h三、教师总结:四、课后反馈:\n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表示;(2) 知道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3) 能够用速度的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4) 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2、过程和方法:(1)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2) 知道速度图象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比较物体运的快慢; 速度的计算。教学难点:有关速度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1、速度2、速度的单位及公式。二、新授内容:例题1:看书第42页的例题。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请学生看书第42页的图3-6,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不大,并且轨迹近似为直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投影例题2:一架飞机匀速飞行,它在5min内飞过的路程公60km,它的速度是多少km/h?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做解物理题的示范。[板书]已知:s=60km,t=5min=5Xh=h求:v解:v==720km/h答:这架飞机的速度是720km/h。\n投影:解物理题的方法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的物理量。 2.解题前先在分析“已知”条件中把单位统一。3.解题过程中要先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或由此公式得出的导出公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再进行运算,最后得出计算结果,写出结果时一定要注明单位。4.进行检查,无误后写出最后答案。三、课堂小结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的计算公式是。4、速度的单位是m/s和km/h,1m/s=3.6km/h。四、布置作业1、课文第43页作业第1、2题。课时作业设计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m/s=km/h1km/h=m/s72km/h=m/s12m/s=km/h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s的速度是8m/s,则它在前5s内的速度是m/s,运动半分钟后通过的路程是m。若通过的路程是400m,它运动了s。3、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速度大小为20m/s,乙车速度大小为15m/s,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速度大小是,运动方向是。4、一座桥长200m,一列5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通过桥,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A.125sB.100sC.25sD.75s5、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m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m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到五、课后反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