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运动防病治病讲座》中年人的健身运动方法
《运动防病治病讲座》中年人的健身运动方法《运动防病治病讲座》中年人的健身运动方法 中年人(45-59岁)在健身运动过程中应当注意健康评价及运动量的控制,依据自身的健康情况及机能水平,合理安排运动内容。中年人身体的机能和素质开始下降,主要表现在对运动锻炼的适应能力和运动疲劳的恢复能力的减退,但经过一个时期的科学运动锻炼,身体的机能和素质会发展到成年人的水平。所以,中年人要抓住这个改变健康状况的年龄时机积极参加运动锻炼。 (1)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运动锻炼开始前和参加运动锻炼3-6个月时间后,应当做身体健康检查和体质检查,运动前身体检查是为判断健康水平和体质状况,有助于选择合理的运动方法。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做身体检查是为评价运动健身效果,及时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并作为进一步调整运动项目、强度、时间及频率的依据,使运动内容与身体状况相平衡,以进一步提高运动锻炼的效果。 (2)进行自我运动监控:在运动过程中随时和定期地进行自我“生理指标”和“自身感觉”的检查,以此评价运动项目、运动量及运动强度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简便监控方法是:早晨脉搏(晨脉),是指早晨睡醒后在身体不活动的状态下一分钟时间的脉搏数。安静脉搏,是指在清醒安静的状态下一分钟时间的脉搏数。晨脉和安静脉搏要先确定基础数值,方法是:在身体感觉正常状态下或没有参加运动锻炼的一段时间里,连续测量7-10天的晨脉和安静脉搏数,取其平均数就可确定为基础脉搏数值。运动后即刻脉搏,是指运动停止后立刻测量一分钟时间的脉搏数。 运动量适宜的脉搏数是170-年龄/分,既运动后即刻或运动中的最大脉搏数,例如50岁的人,在运动锻炼中的适宜脉搏数应是170-50=120次/分左右,如果脉搏数大于130次/分,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如果脉搏数小于100次/分,说明运动强度过小。运动强度过\n大和运动强度过小都不是最好的健身运动。如果运动后即刻的每分钟脉搏数超过这个标准数值10次以上(130次/分以上);晨脉每分钟脉搏数超过基础脉搏数值10次以上(如果平时基础晨脉是60次/分,现在是70次/分以上);同时伴有身体不适及疲劳感,这些情况说明上一次运动量过大,应当调整运动内容,适当地减少运动量并降低运动强度。调整运动内容后,仍然连续5-7天出现相同情况,说明身体机能水平降低,已不能适应此运动项目,应当更换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休息以恢复体能,待身体机能水平提高后,再重新选择运动项目。 (3)运动项目的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的生理作用各有侧重,正确地选择运动项目是运动健身成功的第一步。 选择运动项目应遵照如下原则: ――要因人而异,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环境条件、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基础等情况不同,选择运动项目也要不同。 ――要着重选择具有全身锻炼作用的运动项目,使全身各个部位、骨关节、肌肉组织及内脏机能都能得到运动锻炼,身体的整体机能得到缓慢发展。 ――当身体存在某种疾病倾向或有某种伤病时,要针对这些方面去选择运动项目,让运动项目的侧重作用,针对性地去锻炼和改善身体生理功能减弱的器官系统,例如糖尿病人,体内糖代谢水平下降,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减弱,使血糖高出正常标准。在进行运动健身过程中,适宜选择游泳、走山、太极、健身体操和快步走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对降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糖代谢能力有着突出作用,进而获得很好的针对性健身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要选择具有动静相结合特点的运动项目,以间歇性运动为主,动作力量和速度不宜过大,可以两种运动项目交替使用,例如跑和太极拳(剑)交替、健身体操和游泳交替、乒乓球和徒步走交替等 ――不宜参加带有竞赛性和突击性质的紧张性运动。这样会带来心理压力和运动量不易控制的情况,产生过度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应避免旋转、低头、大起大落及可能摔倒的动作。\n ――选择几种适宜中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己的长期运动锻炼项目,如游泳、徒步走、登楼梯、跑步、走山、健身操、太极拳(剑)、太极柔力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自行车、健身器械等。从这些项目中可以少选择几种做长期交替运用,也可以多选择几种轮流运用。但是,不要选择适宜青年人运动的项目。 (4)运动节奏: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不要追求“更高、更强、更快”。在一次运动中和一个时期的运动锻炼过程中,都要遵循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循序发展的原则。因为中年人身体应激能力下降,神经系统的反射功能减弱,肢体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及肌肉力量都在下降,机体对运动刺激的综合调动能力明显减弱。如果运动刺激过大过急,对身体会造成不良影响。运动中如果身体感到不舒服,应停止运动,不要拼体力和毅力勉强坚持。 把握运动节奏的具体方法是: ――在一次运动中分三步进行,一是先做10-15分钟准备活动,做身体各关节伸展、旋转等动作,动作要慢,动作幅度达到前次动作幅度标准或稍大,使身体出现发热、心跳稍加快的变化,整个身体的机能被调动起来,为进入正式运动做好准备。二是正式运动,在正式运动锻炼中,净运动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不包括准备活动时间和整理活动时间)。三是运动结束后,做整理活动5-10分钟,做肌肉纤维拉长动作,帮助恢复肌肉纤维的弹性。 ――在正式运动锻炼中,运动强度的投入以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慢动作小强度→快动作中强度→结束。其二,先慢动作小强度→快动作中强度→慢动作小强度→结束,这两种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身体机能状况灵活掌握。使用小强度运动与中等强度运动的时间比重上,也要依据身体的机能能力来安排,身体机能好,中等强度运动的时间比重相应加大,如果身体机能差,小强度运动的时间的比重就加大。当运动结束时身体出汗较多时,在冬季里应立即回到室内进行整理活动,以防患感冒。在运动进行中的任何阶段,如出现头晕、头疼、肢体发麻、行走不稳、明显乏力、眼睛发花、有困意,应立即停止运动进行休息,取消当日运动计划。 \n――以一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的时间设定为一个运动锻炼阶段,提倡把一个季度的时间设定为一个运动锻炼阶段。理由是:运动锻炼的阶段计划要根据季节气候和身体机能状况而制定,在季节期内气候变化幅度小,执行运动计划相对平稳,这样就能使一个运动计划在一个季节期内得到完整实施,到下一个季节时,则重新制定适合新季节气候的运动计划。经过一个季节时间(三个月)的运动锻炼,身体的机能水平也由先发展再到维持平稳的状态,欲求身体机能水平的再提高,应当调整新的运动锻炼计划,使身体机能发展与季节气候和运动锻炼相互和谐。 ――在一个运动锻炼阶段的过程中,运动量投入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第一个月,进行适应性运动,目标是熟习动作、掌握技能及身体适应。第二个月,发展身体素质和机能,此阶段运动量应逐渐加大,投入运动量要依据自身感受而灵活控制,以身体能适应的运动量为基准。第三个月,维持身体机能能力,运动量保持在第二个月的水平或稍减少,因为,即使继续加大运动量,身体的机能和素质也不会有大的提高,反而容易引起疲劳积累。 第二种方式是:在一个季节里的前一个月时间进行身体适应性运动,后两个月时间里做促进机能和素质发展的运动锻炼,让运动量连续不断地增加,直至这个季节运动计划的结束。这种锻炼方式适合于有运动基础、身体机能和素质较好的人。 (5)运动强度:要保持在有氧运动的强度范围内,即中等强度运动和小强度运动,但在实际运动中很难准确控制强度的标准,运动中难免会出现散在的、短时的亚极限运动强度,这不会影响运动效果,但不容许出现极限强度的力竭性运动。 控制运动强度的方法: 一是合理选择运动项目:如慢跑、快步走、游泳、健身舞蹈、健身体操、太极拳(剑)、太极柔力球、自行车、划船、跳绳、登楼梯、爬山、走山、非竞技性乒乓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健身器械等。这些运动项目本身就是有氧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又容易自己控制运动强度。 二是监控脉搏数:运动停止即刻测一分钟脉搏数,以脉搏数在110-130次/分之间为宜,大于这个数值意味着运动强度过大。\n 三是自身感觉:呼吸加快气流畅通,呼吸频率:30次/分左右,无上气不接下气、憋气的感觉;明显感觉心跳加快,无心慌感觉;身体轻微出汗或发潮,感觉疲劳但仍有体力,无力不从心的感觉;精力充沛、情绪佳,两眼明亮有神,语言交流基本正常。这些表现是运动恰到好处的标准。 (6)运动时间和频率:完整的运动时间包括:准备活动时间(10-15分钟)、正式运动时间(30-60分钟)、整理活动时间(5-10分钟)三部分组成。每次运动锻炼的正式运动时间量的安排,可以根据身体机能状况灵活掌握,提倡宁少勿多,使每一次运动锻炼结束后都有留恋不舍的感觉,这是没有发生运动过度的判断标准,也是运动锻炼恰到好处的标准。 中年人一周3-5次的运动频率较为适宜,每周3次运动,能维持身体机能和素质处于平稳并稍有提高,每周5次以上运动,能明显地发展身体机能和素质。 在一天中,早晨5-8点、下午4-9点两个时段是比较好的运动时机。清晨空气新鲜,精神饱满,运动可以使精神和情绪振奋,为一天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夏季早晨不要到茂密树林中无风处运动,因为早晨树林中二氧化碳等废气含量高,运动时会增加吸入量。选择傍晚时间运动,此时人体血压平稳波动小,可以减轻运动时血压上升过高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睡前运动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