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洋水运动世界洋流教学设计
《海洋水运动——世界洋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世界洋流”作为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属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范畴,是后面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气候等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理论依据。新教材把“世界洋流”置于“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的背景下,还赋予它作为基本地理过程在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理性思维上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教学中应挖掘这一因素,突出过程分析和方法运用,使之成为训练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的有效载体。课程标准在“必修Ⅰ”中提出的相应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归律。【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的年龄在15岁左右其优势在于学生较为单纯,具有一定的表现欲与成就自豪感。(2)由于初中地理课没有升学任务,很多学校的地理课被忽略了,学生地理方面的基础普遍不好,这就给高一的地理教学带来压力,学生接受高一的课程比较困难。(3)鉴于以上两点,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好在本节课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气压带、风带的内容,学生刚刚学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依据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运动的几种主要形式;理解洋流形成的原因;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识记重要洋流的名称;通过临摹提高用图能力;学会用相关的知识规律来解释实际问题,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绘制世界洋流图,培养学生的解图能力和观察探究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模拟洋流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快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流,认识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并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通过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难点:洋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的名称【教学构想】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应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因而本节课主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的学习和领悟要经过由感知——概括——应用的过程,本着这一理论,本节课在多媒体辅助下,我主要采用临摹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和模拟体验法,其次配合以观察对比、问题导读等方法,来突破重点、难点。1.临摹探究:在进入系统学习洋流分布规律之前,先让学生对照教材在课前准备好的世界轮廓空图上,临摹世界洋流的分布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边临摹,边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达到对洋流的分布规律有所感知的目的。6\n2.问题讨论:通过临摹使学生对洋流的分布规律有所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再把洋流的分布规律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让各组选出代表概括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给以评价和总结。3.模拟体验:结合学生概括的洋流分布规律,联系气压带风带的知识,把教室中的7排座位模拟为7个气压带(空间有限可带学生到室外),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风带,进而形成世界洋流模式。启动模式之后整个教室就形成一副流动的世界洋流模式图,学生的满足感、成就感不言而喻,使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升华,这样的体验会永远留在学生的记忆里!这样的学习方式也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教学过程】教学准备:预习课前学案;多媒体课件;世界轮廓填空图;学生七排座位,刚好组成七个气压带。【情景导入】投出一张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奴隶走三角航线的图片,提问为什么欧洲殖民者要选择这样的航线?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洋流。打出世界洋流的分布图。这么复杂的图示怎么看得懂啊?(设计意图:给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给出复杂洋流图,让学生感到为难的同时,也有一种重任在肩的心理,集中注意力。)板书: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学生活动一】现在就请同学们对照教材图2—2—6在世界轮廓空图上(如下图)临摹世界洋流幻灯片中①—⑩处的洋流箭头,记住每个符号处洋流的名称、位子和流向。(设计意图:临摹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养成多种器官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对洋流分布有所感知的条件下去进一步学习后面的内容会轻松很多。)世界轮廓图【承转】一望无际的大海,天连水水连天几乎没什么分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板书: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我们先来看看“海浪和潮汐”的视频,对海浪和潮汐有所了解。(设计意图:海浪、潮汐不是本课的重点,但学生又要了解,视频形象生动又节省时间。)【承转】在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中,洋流规模巨大,对地理环境影响广泛是海水运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也是本课要要学习的重点内容。6\n(板书:二、洋流的形成与分类:)学生阅读教材52页内容,观察“地球上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如下图)。观察、对比两个模式图:(板书1、概念)据洋流模式图,给洋流下一个定义。(学生在教材上找到,抄写一遍)(板书2、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仔细观察:1、风带中的风向与洋流的流动方向有什么样的关系?这说明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因是什么?分析影响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学生回答:洋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上与风向一致,这说明定向风的作用是形成风的主要动力,主要原因。)【教师归纳】除了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海流外,形成洋流的原因还有因海水的补偿作用而形成的补偿流以及因海水的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密度流,后两种暂不作讨论。(板书:3、洋流按成因分类有: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2、洋流图中蓝色箭头、红色箭头流动方向各有什么规律?【练习一】根据教材52页内容,判别下列图中A、B、C洋流属于寒流还是暖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应用教材知识的能力。)10°C20°AB14℃30°12℃40°10℃【教师归纳】暖流是指海水由水温相对高的海区流向水温相对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则相反。(板书:4、洋流按水温相对高低分类:有寒流、暖流)【课件展示】展示“洋流模式动画图”与教材图2—2—6世界洋流分布图对比6\n【活动二】问题讨论:1、世界洋流分布的实际情况与洋流模式图的分布情况有何差异?(要点提示:对比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分布情况)。2、南北半球的中低纬海区(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流向有何规律?(要点: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的影响下,北半球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则呈逆时针方向流动。)3、为什么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冬、夏流向会相反?冬、夏洋流流向的特点是什么?(要点:北印度洋海区面积小,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设计意图:问题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4、在学习了洋流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你还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发现一些什么规律?(学生有可能会提出: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却是寒流?为什么北半球的高纬海区洋流为环流形式而南半球这种环流形式不存在?等等。学生有可能会发现:在副热带海区的南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的性质都为暖流而大洋的西岸则为寒流;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从成因来看为补偿流南北两侧则为风海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更具有重要意义。)(板书: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落实在教材53页共4点。【问题回放】为什么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奴隶要选择那样的三角航线?(回答:利用洋流的流向规律。)【练习二】同桌或自由组合,一人说出某一海域,另一人(或几人)画出该海域的洋流图,看谁画的又快又好,老师巡视评价。【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记住它是有窍门的,小结如下:热带副热带,5个反气旋;中高纬度上,2气(气旋)在北半(北半球)。南极大陆外,1个西风漂(西风漂流);1个北印度(北印度洋),夏顺冬逆反。(设计意图:精炼地概括出洋流的分布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同时,在学习方法上也给学生以启迪。给出新意,避免了小结时只是重复地炒本节课的冷饭。)【承转】:学习洋流,感觉很抽象,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作个模拟洋流的游戏:【学生活动三】模拟体验:学生为主体,教师做适当的指导:1.教室里7排座位(或让学生排成7排),中间一排为赤道低气压带,依次向两边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安排多几人)、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2.分好气压带后,确定好南北半球,北半球高气压带的学生伸出右手,南半球高气压带学生伸左手(极地高压的学生伸手向低纬,副热带高压的学生隔三人伸手向低纬,隔三人伸手向高纬。)3.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学生右手掌心朝上划向右,南半球学生左手掌心朝上划向左,高低气压之间的风带就形成了。6\n4.在盛行风的作用下,海水开始流动(为避免混乱,极地高压的学生隔一人走向低纬做海水,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学生“隔三人”中一人原地不动,一人走向高纬,一人走向低纬)。再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的影响,就出现闭合环流。5.洋流模式建立之后,保持相对位子不动,让各个同学轮流依次参与洋流流动,进行快乐体验。(设计意图:抽象的洋流运动学生很难想象、很难理解,让学生亲自模拟洋流的形成过程,感觉快乐的同时,加深了对洋流形成过程及分布规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模拟安排在最后是考虑到活动的难度和时间,如果活动出现异常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300伸左手30000600900900伸右手600模拟示意图【板书设计】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二、洋流的形成与分类:1、概念:2、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3、洋流分类: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总结归纳如下热带副热带,5个反气旋,中高纬度上;2气(气旋)在北半(北半球)。南极大陆外,1个西风漂(西风漂流);1个北印度(北印度洋),夏顺冬逆反。【课外探究】1.用铁丝或类似铁丝的材料,制作世界洋流模型,可以是世界洋流模式,也可以是某一海域的洋流(分工),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合作完成。(设计意图:目的是在复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不同海域的洋流模型在汇报评价时可以相互补充,还可以把大家的模型放在一起做拼图游戏,看能拼出多少幅完整的世界洋流图,带给学生以成就感。)2.写一篇以《洋流与航海家的故事》为题的小论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上网查询海洋问题,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海洋的了解。6\nhttp://www.baidu.com/baidu?tn=infocq&word=%BA%A3%D1%F3%CE%CA%CC%E2(设计意图:通过上网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勤于探究的科研意识。)《世界洋流》教学主要环节流程图:让学生走进洋流教学情景激趣导学入题学生活动(一)学生活动(二)学生活动(三)梳理小结课外探究临摹与探究阅读、观察与思考模拟与拓展感知洋流消化教材概括洋流体验洋流应用洋流世界洋流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