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
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教案)一、新课标要求1、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体会公式表述和图象表述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应用规律奠定基础,体会数学在处理问题中的重要性。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所用的实验和推论方法,体会科学推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2、在掌握相关规律的同时,通过对某些推论的导出过程的经历,体验物理规律“条件”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很多规律都是有条件的,科学的推理也有条件性。二、复习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三、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四、教学方法7高一物理复习提问、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主要关系式: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③判断运动性质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图象位移-时间图象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动快慢④确定位移或时间等速度-时间图象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投影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7\n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取9.8m/s2,粗略计算g取10m/s2自由落体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0取作零,用g来代替加速度a就行了(二)本章复习思路突破Ⅰ物理思维方法l、科学抽象——物理模型思想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为了研究的方便,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想模型,把实际复杂的问题简化处理。如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都是抽象了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数形结合思想本章的一大特点是同时用两种数学工具:公式法和图象法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把数学公式表达的函数关系与图象的物理意义及运动轨迹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特征及其规律。3、极限思想在分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时,我们采用无限取微逐渐逼近的方法,即在物体经过的某点后面取很小的一段位移,这段位移取得越小,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越小,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越精确地描述物体在该点的运动快慢情况。当位移足够小时(或时间足够短时),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等于物体经过该点时的瞬时速度,这充分体现了物理中常用的极限思想。Ⅱ高考趋向分析7\n高一物理本章内容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近年来高考对本章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象。较多的是将本章知识与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Ⅲ解题方法技巧及应用1、要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特别对较复杂的运动,画出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物理图象清晰,便于分析研究。2、要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有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解题时除采用常规的解析法外,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也是本章解题中常用的方法。(三)知识要点追踪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质上是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位移x和时间t这五个量的关系。具体应用时,可以由两个基本公式演绎推理得出几种特殊运动的公式以及各种有用的推论,一般分为如下情况:(1)从两个基本公式出发,可以解决各种类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2)在分析不知道时间或不需知道时间的问题时,一般用速度位移关系的推论。(3)处理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通常用比例关系的方法来解比较方便。2、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思想(1)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各阶段运动性质;(2)根据题意画运动草图7\n高一物理(3)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规律列出方程,注意抓住加速度a这一关键量;(4)统一单位制,求解方程。3、解题方法:(1)列方程法(2)列不等式法(3)推理分析法(4)图象法Ⅱ巧用运动图象解题运动图象(v-t图象、x-t图象)能直观描述运动规律与特征,我们可以用来定性比较、分析或定量计算、讨论一些物理量。解题时,要特别重视图象的物理意义,如图象中的截距、斜率、面积、峰值等所代表的物理内涵,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四)本章专题剖析[例1]一物体以初速度v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速度变为v2求:(1)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2)物体在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的速度.(3)比较vt/2和vx/2的大小.【解析】(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则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2)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vt/2=v1+a·,v2=v1+at,故vt/2=.物体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x/2,则7\n高一物理①②由①②两式可得vx/2=(3)如图所示,物体由A运动到B,C为AB的中点,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经时间物体运动到C点左侧,vt/2<vx/2;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经时间物体运动到C点右侧,vt/2<vx/2,故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t/2<vx/2【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较多,每一问题都可以用多种方法求解,解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条件和运动过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和简便的方法求解.[例2]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1)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求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解析】(1)设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时速度为v,此时打开伞开始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m/s,这种情况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v2=2gh①vt2-v2=2a(H-h)②由①②两式解得h=125m,v=50m/s为使运动员安全着地,他展开伞时的高度至少为H-h=224m-125m=99m.他以5m/s的速度着地时,相当于从h′高处自由落下,由vt2=2gh′得h′=m=1.25m(2)他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时间为7\n高一物理t1=s=5s他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m/s=3.6s他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t1+t2=8.6s(五)课堂练习1.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s内位移最大的是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2.若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第4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s内的平均速度B.4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s末的瞬时速度C.第4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于第3s内的速度变化量D.第4s内与前4s内的位移之比是7∶163.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A.l/2B.lC.lD.l4.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某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的速度为v.到C点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A.1∶4B.1∶3C.1∶2D.1∶15.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相距50m的A、B两根电线杆,若汽车经过B杆后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下一根电线杆时速度达到15m/s,若B、C两杆相距也是50m,7\n高一物理则此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m/s2.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初速度是1m/s,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它在第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3s内的位移是15m,第8s内的位移是5m,则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8.一滑块由静止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求:(1)第4s末的速度;(2)前7s内的位移;(3)第3s内的位移.参考答案1.D2.ABD3.C4.B5.1.25(提示:vB=vC2-vB2=2as)6.6.5(提示:(t=1s),故a=1m/s2,=aΔt,Δt=5s)7.20m/s;-2m/s2(提示:利用平均速度求解)8.解:(1)由v=at得a=v/t==1.2m/s2所以v4=at4=1.2×4m/s=4.8m/s(2)前7s内的位移s1=at2=×1.2×72m=29.4m(3)第3秒内的位移:s2=at32-at22=a(t32-t22)=×1.2×(9-4)m=3m★课余作业复习本章内容,准备章节过关测试。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