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57 第七十二章 运动系统畸形
第七十二章运动系统畸形一、填空题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分期和。2、结构性脊柱侧凸分为:,,,,。3、非神经源性运动系统畸形包括:和。4、脊柱侧凸多数凸向侧,常见于或。5、先天性畸形常见病有:,,。二、判断改错题1、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特点是面部不对称,患侧比健侧大2、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出现髋臼变浅,股骨头变小,关节囊等周围韧带松驰3、胫骨外旋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表现4、1岁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以石膏固定为主5、肌源病和神经源病引起的脊柱侧凸属于功能性脊柱侧凸三、选择题[A型题]1、以下选项哪些是先天性斜颈需鉴别诊断的疾病。A.颈部急性淋巴结炎性斜颈B.颈椎先天性畸形C.颈椎结核D.以上全是E.以上全不是2、下列选项是先天性斜颈临床治疗方法的是。A.非手术疗法:3岁内婴儿包括热敷、按摩、手术矫正和固定头部B.非手术疗法:5岁内婴儿包括热敷、按摩、手术矫正和固定头部C.手术疗法:上学前患儿,手术切断胸锁乳突肌D.手术疗法:1岁以上患儿,手术切断胸锁乳突肌E.手术疗法:12岁以上患儿,手术切断胸锁乳突肌3、下列选项不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表现的是。A.脱位前期或半脱位的不稳定型的新生儿或儿童B.有脱位的新生和或较大的幼儿弹出实验阳性C.单足站立实验阳性D.两大腿、臀部皮纹不对称\nE.患髋疼痛明显4、下列选项不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体征的是。A.弹出实验阳性B.脱位侧下肢延长C.弹进实验阳性D.gaaleazzi氏征阳性E.单足站立实验阳性5、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手术矫正畸形需要预防局部皮肤坏死B.5岁患儿需作三关节融合术C.婴儿期患儿以手法矫正畸形为主D.2岁患儿以分期手法矫正、石膏固定为主E.4岁患儿行软组织手术矫正畸形、石膏固定[B型题]A.6岁内儿童B.6岁以上儿童C.1岁内婴儿D.1岁以上患儿E.12岁内患儿6、先天性斜颈非手术疗法包括热敷、按摩、手法扳正和固定头部。7、先天性斜颈手术疗法:切断胸锁乳突肌。A.弹出实验阳性B.弹进实验阳性C.直腿抬高实验阳性D.行走呈鸭步,单足站立实验阳性E.以上实验均为阳性8、先天性髋脱位脱位前期或半脱位的不稳定型的新生儿或儿童。9、先天性髋脱位已有脱位的新生儿或较大的幼儿。10、先天性髋脱位患儿开始走路后。[C型题]A.带蹬吊带法B.手法整复、石膏固定法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11、1岁以内。12、1~3岁。13、4岁以上。、[X型题]\n14、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体检有哪些。A.Galeazzi征B.OrtolaniC.BarlowD.TrendelenburyE.Babinski15、脊柱侧凸角度测量方法有。A.FergusonB.CT片直接测量C.体表测量D.Cobb测量E.重力垂直法四、名词解释1、先天性肌性斜颈2、髋臼指数3、功能性脊柱侧凸4、剃刀背5、Trendelenburg征五、问答题1、试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站立前期)的体征。2、试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3、试述脊柱侧凸角的Cobb测定法。4、试述脊柱侧突的病因及分类。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站立前期,脱位期2、先天性脊柱侧凸,骨源病,神经源病,肌源病,特发性脊柱侧凸3、先天性畸形,姿态性畸形4、右,胸段,胸腰段5、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二、判断改错题1、错“大”改为“小”2、对3、错“外”改为“内”4、错“石膏固定”改为“手术治疗”5、错“功能”改为“结构”三、选择题1、D2、D3、E4、B5、B6、C7、D8、A9、B10、D11、A12、C13、D14、ABCD15、AD\n四、名词解释1、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颈部向一侧偏斜的畸形。2、髋臼指数:通过双侧髋臼软骨中心点连一直线并加以延长,称Y线,再由髋臼软骨中心点向骨性髋臼顶部外侧上缘最突出点连一直线,为C线,C线与Y线的夹角即髋臼角或髋臼指数。3、能性脊柱侧凸:即代偿性脊柱侧凸,没有脊柱内部结构破坏而出现脊柱向两侧出现弧度,除姿势不正可引起外,某些器官畸形也可代偿形成,如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继发髋关节内收或外展,坐骨神经痛等。4、剃刀背:脊柱侧凸同时合并脊柱旋转畸形,脊柱侧凸合并肋骨向后突出,形成边嵴,称为剃刀背。5、Tredelenburg征:即单足站立试验,正常情况下,用单足站立时,臀中、小肌收缩,对侧骨盆抬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为阴性;如站立侧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因臀中、小肌松弛,对侧骨盆不但不能抬起,反而下降,为阳性。五、问答题1、答:A.两侧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皮纹加深增多B.患儿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更明显C.患侧髋关节活动少,活动时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处一屈曲位,不能伸直D.患侧肢体短缩E.牵拉患侧下肢有弹响声或弹响感,有时患儿会哭闹2、答:A.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B.1岁以内,使用带蹬吊带法。C.1—3岁,病情较轻者,仍可用带蹬吊带法,使用4—6周仍不能复位者,可改用手法整复,石膏固定法。D.4岁以上及成人,用手术治疗。3、答:测定前需拍摄第1胸椎至第1骶椎立位及卧位的正侧位X线片A.确定脊柱侧凸弧度上下椎体:上端椎体之上面,倾斜于凹面,其上方椎间隙,凹侧增宽,下方椎间隙,凸侧变窄;下端椎体之下面,体面斜于凹面,其下方椎间隙,凹侧增宽,上方椎间隙,凸侧变窄。B.从上端椎体之上面及下端椎体之下面各划一垂直线,所形成的差角,即为脊柱侧凸的实际角度。4、答:功能性脊柱侧凸:即代偿性脊柱侧凸,没有脊柱内部结构破坏,除姿势不正外,某些器官畸形也可代偿形成,如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继发髋关节内收或外展,坐骨神经痛等\n结构性脊柱侧凸:是由脊柱的骨骼、肌肉及神经病理改变所致,分为:A.先天性脊柱侧凸:如先天性半椎体、脊髓纵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B.骨源病:胸廓疾病、放疗后遗症、脊柱结核、良性或恶性肿瘤等C.神经源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纤维瘤病、脊髓空洞症D.肌源病:肌营养不良、其他肌病E.特发性脊柱侧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