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神经节苷脂m1对兔子运动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Q生筮鲞筮』蜮!ⅡyandWoundHealing(He~x)nicEdition),Fd~arv2010.V015.No.113·.论著神经节苷脂M对兔子运动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买买提吐逊·吐尔地米那瓦尔·阿不都热依木钟良军克热木·阿巴斯阿迪力江·赛买提【摘要】目的研究局部应用神经节苷脂M。(GM)对兔子运动神经一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为临床早期应用神经节甘脂M,促进面神经损伤再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神经节苷脂M组)和空白对照组。建立兔面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模型,实验组于面神经吻合处滴注2.0ILL(10g)GM溶液,空白对照组于面神经吻合后未作任何处理,分别在术后2周、4周、8周观察面神经的传导速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2周、4周神经传导速度,实验组分别为(5.35±0.74)m/s,(14.25±1.3)m/s,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32±0.30)m/s,(8.10±0.92)m/s,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神经传导速度,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术后2周、4周实验组神经再生状况优于空白对照组,光学显微镜观察术后8周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神经再生状况差别不大。结论兔面神经横断伤后立即应用神经节苷脂M对面神经损伤后早期(2周,4周)再生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神经节苷脂;运动神经;面神经损伤;神经再生EfectsofgangliosideMlontheregenerationofrabbitinjurymotornerveMaimaitituxunTUERDI,MinawaerABUDUREYIMU,ZHONGLiang-jun,KeremuABAS1,AdilijiangSAIMA1TI.DepartmentofOralMaxillofacialSurgery,FirstHospital,Xinf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54,ChinaCorrespondingauthor:ZHONGLiang-jun.Email:zymdxx@163.corn【Abstract】0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gangliosideMl(GM1)ontheregenerationofrabbitno.tornerev—facialnerve.ToofertheoriealandexperimentalbasementforusinggangliosideM1inregenerationoffacialnerveatearlyclinicalstage.MethodsEighteenhealthyadultNewZealandrabbit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randomly,experimentalgroup(GMlgroup)andblankcontrolgroup.Toestablishanimalmodelsoffacialnervei~ury,2.0txL(10}xg)GM1wasdroppedinplaceofanastomosisforexperimentalgroup,andnoanytreatmentofanastomosisfortheblankcontrolgroup.Nerveconductionvelocityandhisto—logicalchangesoffacialnervewereobservedin2,4and8weeksaftersurgeryseparately.ResultsTherewerestatisticaldiferenceofnerveconductionvelocitybetweenthetwogroups,inwhichtheexperimentalgroupwassuperiortothatoftheblankcontrolgroupafter2and4weeksofsurgery(P<0.05).Nostatisticaldiferencewasfoundinnerveconductionvelocitybetweentheexperimentalandtheblankcontrolgroupafter8weeksofsurgery(P>0.05).Thenerveregenerationwasobservedusinglightmicroscope,inwhichtheexperimentalgroupwassuperiortothatoftheblankcontrolgroupafter2and4weeksofsurgery.Nosignifi—cantdifferencewasfoundinnerveregenerationbetweenthetwogroupafter8weeksofsurgery.ConclusionProperdosageofgangliosideMlisefectiveforregenerationoffacialnerveattheearlystageofi~ury.【Keywords】Ganglioside;Motornerve;Facialnerveinjuries;Nerveregeneration作者单位:830054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买买提吐逊·吐尔地、克热木·阿巴斯、阿迪力江·赛买提),口腔修复科(米那瓦尔·阿不都热依木),口腔科(钟良军)通讯作者:钟良军,Email:zymdxx@163.corn\n2010年第5卷第1期OfinJInlayRevairandWcnndPeahng(10ec~nicEdition神经是一种分化比较高级的组织,非常脆弱,易面圆刀片及微型取材垫板,横断上颊支。将颊支离受机械损伤,且在损伤后又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断后,立即将神经断端用11-0无创尼龙针线进行神比其他组织的修复都困难得多。神经损伤后的修复经外膜吻合。为使神经断端对合尽量精确,根据神再生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神经解剖形态经干断端的形状、神经束在断面的布局、神经表面营学重建,二是神经生物学特性的开发。由于显微外养血管的部位等作标志,将神经两端断外膜对位吻科技术的介人和发展,神经手术的精确性大为提高,合6~7针,以乳头不外露为原则。吻合后实验组于术后神经恢复也有了明显的改善¨J。神经再生是吻合处用微量进样器滴注2.0L(10gtg)GM1溶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应用了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液,空白对照组神经切断和吻合后未作任何处理,完机械地恢复神经的连续性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成上述步骤后关闭创口。术后所有动物常规肌注庆而由于神经再生缓慢,往往再生神经还没有到达失大霉素8万U/d,3~5d,普通饲养。神经支配的肌肉时,该肌肉已发生不可逆肌萎缩而三、统计学处理不能恢复其生理功能。因而,神经损伤修复后总体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疗效不够满意,其主要体现在生物学特性上。资料用x±s表示,两两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近年来,神经节苷脂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复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其在有关损伤的周围神义,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修复中重要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逐步得到证结果实引。一本研究建立了兔面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动物实、大体观察验模型,外源性局部给予神经节苷酯M(GM。),利各组面部切口无感染。各组切口显露面神经吻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及肌电图记录仪,在规定时间内合口后观察:神经近远端吻合良好,两吻合口处稍粗观察面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的神经传导速度及组织大,无裂开及断裂,吻合口处无神经瘤形成,无乳头学改变,为临床早期应用GM,促进面神经损伤再外露,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术后8周时神经吻合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口表面有新生血管爬行生长并与近远端神经血管网交织。材料与方法二、神经干动作电位一、实验材料术后各组不同时问段的兔面神经都记录出神经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18只(新疆医科大学第干动作电位,表明各组神经都有神经兴奋性,神经外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雌雄不限,体重2膜吻合是成功的。刺激伪迹到动作电位的距离越短~3kg。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表明神经兴奋性越好,损伤面神经的修复再生就越组,实验组于神经吻合处滴注GM2.0IxL(10g),好(图1~4)。对空白对照组神经吻合处未作任何处理,随后将实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按术后2、4、8周,各组随机分为根据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出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3组,每组3只,实验期间,兔子在自然光下以基础潜伏期。术后2周、4周、8周,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饲料及饮用水喂养。分别为(5’.35±0.74)m/s、(14.25±1.3)m/s、二、实验方法(19.744-1.6)m/s。术后2周、4周、8周,空白对照用0.05%硫喷妥钠(1mL/kg)对两组全部新西组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32±0.30)m/s、(8.10±兰大白兔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待麻醉显效后固定四0.92)m/s、(18.42±1.1)m/s。术后2周、4周,实肢,剔除耳根下毛发,消毒、铺巾。在兔耳根下方做验组神经传导速度快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弧形切口约3.0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意义(P<0.05)。术后8周,虽然实验组神经传导即显露出腮腺、咬肌及自腮腺前缘穿出分布到上唇速度快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的面神经上颊支(勿破坏或损伤神经外膜,勿用力0.05)。牵拉神经)。准备抗凝解痉冲洗液:100mL0.9%氯四、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化钠+2%利多卡因20mL+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术后2周光学显微镜观察提示,各组面神经断l2.5mg(12500U),术中间断冲洗面神经,使创面端神经变性,各组均有少量有髓神经纤维再生,但核保持湿润状态,防止面神经干燥。在16×倍的显微大小不一,排列不整齐;实验组神经再生状况优于空镜下利用显微外科器械游离面神经上颊支后,用双白对照组。表现为:实验组吻合口处再有髓神经通\n2o10年第5卷第1期OlinJIniuRemirandWomad}I蜘jng(ⅡemcE6∞过,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多,核也增大,但排列不齐,结用神经节苷脂可加速神经的再生。Guzman.Harry缔组织较多,而空白对照组则表现为再生的有髓神等在坐骨神经损伤的大鼠模型上运用GM。,通过经纤维少见,断端神经萎缩变性(图5~6)。苷氨酸色谱分析和自身荧光分析等方法表明:在损术后4周,实验组神经再生状况仍优于空白对伤后2~4d,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神经再生现照组,表现为通过吻合口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象明显活跃。王民生等’通过实验显示,局部应增多,排列基本一致,核大,外膜及束膜均增厚。而用GM可使损伤后12d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增空白对照组则表现为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相对少,加,损伤后28d和56d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增核大小不一(图7~8)。粗。说明在再生的早期,神经节苷脂GM可促进轴术后8周,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别不大,表现突发芽,后期促进神经纤维发育成熟。在本的实验为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满视野,直径进一步增大,有中,再生神经纤维数,实验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这髓神经排列,形状也更加整齐,彼此均匀一致,核进一结果表明神经节苷脂GM可以促进神经纤维再一步增大,外膜变薄,平滑,微血管通过吻合口生。(图9~10)。近年来对GM研究以成为许多专业的热门课题。神经再生的实质是受损伤的神经细胞形成新的讨论突起,与靶细胞重建突触联系,并恢复正常机能。神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最重要的是采用显微外科无经节苷脂促进实验动物神经再生的最早报道见于损伤技术。对神经的修复时机而言,Barrs实验认为1975年。Porcellati等人在切断支配猫瞬膜的交面神经受损后应及早行修复术J,因为在损伤早期感神经后,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发现无论是肾上易于准确地定位两端的标准,易于对合,不产生张腺素能神经还是胆碱能神经,都大幅度地提高了神力。时间过长,神经易于收缩,在断端产生瘢痕,不经突起的复萌和对瞬膜神经的再支配能力。卢世壁利于功能恢复。近期研究表明,GM对兔面神经挤等发现神经节苷脂可以促进神经膜细胞增生并压伤的疗效,结果术后2周、4周神经传导速度、髓增强其吞噬能力,这就为神经纤维的再生创造了有鞘厚度及轴突直径,实验组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利条件。对混合神经节营脂的研究也显示可促进横有统计学意义,8周神经传导速度、髓鞘厚度及轴突断神经轴突发芽,使挤压伤后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直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数量增加,直径增粗。张引成等研究神经生长因表明兔面神经挤压伤后,立即应用GM对面神经损子(NGF)、GM及NGF和GM混合液对损伤面神伤后早期(2周、4周)再生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的作用,探讨GM介导NGF对运动神经元再生周围神经的再生修复主要体现在神经膜(施万)细作用的影响。实验提示,NGF能够促进运动神经元胞的生长,神经节苷脂对损伤的周围神经变性的神再生,但这种能力有限;GM,能够介导NGF促进运经膜细胞沃勒(Wallerian)变性脱髓鞘,将从维持髓动神经元再生,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效应,表明鞘结构及轴突完整的结构细胞转变为再生支持细GM对NGF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至关重要。研究胞。损伤远段的神经膜细胞很快增生形成细胞索表明当NGF与外源性GM同时存在时,则可增加(Bungner带),再生轴突沿细胞索生长。这一现象32P进入酪氨酸羟化酶磷脂肽T2中。去除细胞外提示神经膜细胞为轴突再生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液中的钙离子或二氢吡啶,敏感的钙离子通道阻断对神经再生有重要作用。周围神经移植体内的神经剂可以阻断GM这个作用。这说明外源性GM可膜细胞对介导神经再生也有重要作用,如果神经膜能通过一个钙离子依赖性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细胞迁移受到阻止,再生轴突将不能延长通过神经外周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的肢体将发生移植体。另有实验发现即使杀死所有的神经膜细功能障碍。及早恢复肢体功能,除应及时修复神经胞,残留的神经膜基底膜管仍保持完好,并能很好地外,尚需促进神经的再生,使再生的神经纤维尽快与引导神经再生,其再生轴突全部走在神经膜细胞基运动终板形成新的突触联系。虽然体外细胞培养和底膜管内。这说明基底膜管内存在吸引神经趋向性动物实验均已证明其神经保护和再生功能,但在临生长,维持神经良好再生的物质j。与此同时神经床应用中还存在治疗病例少,其功能尚需大量病例节苷脂作用于神经纤维,其轴突的再生及突触的识的治疗总结来进一步证实。目前,大多数研究仅限别过程可受一些血浆或组织中的生长因子的影响,于现象的本身,而对其机制的研究不多。可以预期,而神经节苷脂的某些分子可能就是神经生长因子或随着神经节苷脂的作用机制之迷的最后揭开和临床是生长因子的受体。Gorio_6将交感神经切断后应资料的进一步积累,神经节苷脂在周围神经损伤中\n·16·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年第5卷第1期nJInlayRepandⅥ1dHealing(Fle~orlcEdition)ya~ry2010,Vol5,No.13KrukenkampIB.LevitskyS.Physiologyandcellularmechanis—的应用,将成为临床上治疗面神经病损新的有效的mofmyocardialprotection[J].AmJSurg,1996,172(1):79-83.治疗方法。本次实验中术后2周、4周,实验组神经4BarrsDM.Facialnelwctruma:optimaltimingforrepair[J].Laryn—传导速度比空白对照组快;术后8周,虽然实验组神goscope,1991,101(8):835—848.经传导速度快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别不大。组织病5StanifortbP.FisherTRTheeffectsofsuralnerveexcisioninautog-理学观察术后2周和4周,实验组神经再生状况优enousnervegrafting[J],Hand,1978,10(2):187—190.6Gorio.Cholinerrgedeficitsinagedratspinalcord:restorationby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证实了神经节苷脂GM.GMfganglioside[J].BrainRes,1997,761(2):250-256.对兔面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通过这次实验为临床7Guzman—HarryM,WamerJK,ManciniME,eta1.Efectofcrush上面神经损伤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准确吻合并局部lesionongangliosideradiolabellingpatternsinratsciaticnerve和全身应用GM,为尽快恢复面神经功能提供合理[J].JNeuropatholExpNeurol,1990,49(3):225-361.的方法。对GM作用机制、剂量、给药方法等方面8ZallshM,LavieV,DuvdevaniR,eta1.Gangliosidesattenuateax—还待进一步研究,找到最佳的方案。onallossafteropticnerveinjury[J].Retina,1993,13(2):145-(本文图I~i0见光盘)147.9卢世壁,徐化琦,刘郑生,等.神经节苷脂对损伤神经再生作用的动物实验[J].中华骨科杂志,1988,8(2):l34—137.参考文献1O张引成,王贵和,张政华.神经节苷脂M介导神经生长因子对运动神经元再生的影响[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2(5):l罗永湘.近五年来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显459-462.微外科杂志,1997,20(3):177—179,(收稿13期:2009-11)2刘昌华.神经节苷脂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3,25(9):1666—1668.(本文编辑:安静)买买提吐逊·吐尔地,米那瓦尔·阿不都热依木,钟良军,等.神经节苷脂M,对兔子运动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5(1):3441..消息.第三届全国“老年疾病营养支持的循证应用"学术研讨会老年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深人普及肠外和肠内营养的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继续推动多学科老年疾病营养支持中的循证应用和团队管理,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办,卫生部北京医院承办,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全国“老年疾病营养支持的循证应用”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0年4月9~12日在北京举办。研讨会将邀请吴蔚然、王宝恩、王梦薇、钱贻简、朱预、顾倬云、蒋朱明、祝学光、许仙豪、孙永华、孙建琴、黎健、王建业、李宁、蔡威、詹文华、于健春和韦军民等国内老年病学、肠外肠内营养学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会及作学术报告。内容涵盖老年消化病学、老年外科学、老年呼吸病学和老年神经病学等与临床营养相结合的领域,本次大会重点内容为:老年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并继续突出“循证应用和多学科发展”的主题。热忱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投稿和参会,学术论文将收录在会议论文汇编(优秀论文推荐在医学专业期刊发表),并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投稿请采用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字数在600—1000,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征文截至日期为2010年2月28日。本次会议注册费400元(含会议论文汇编、自助午餐、国家级I类学分证书8分),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投稿地址:北京东单大华路1号,卫生部北京医院普外科,100730。联系人:朱明炜(13801011304),奚宇虹(13901034805),传真:010-65138011。Email:zhumingwei@hotmail.COB,xiyuhong@vip.163.cor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