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作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作用

364尘篁盛星堕堂盘查生旦笙鲞第塑ChinJCardiovascRehabilMed,Aug2010,V0I19N0|4·康复论著·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作用姚成栋,李福,马毅兵摘要:目的:观察长期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CHF患者150例(心功能Ⅱ级),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7O例)和太极拳运动康复组(康复组,8O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太极拳康复运动,为期6个月。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及6个月期满时分别测试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评分、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在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45.4±12.2)分:(32.6士14.5)分]、6MWT[(461±102)m:(554土94)m]、LVEF[(39.62士7.28):(48.63±9.37)]、LVEDd[(65.34-8.1)mm;(60.7士6.5)mm3均有明显改善(P309,6]病人n]。太极拳是中国千年文150例NYHA心功能Ⅱ级CHF患者被随机分明的瑰宝,太极拳的健康促进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成两组。康复组8O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长期的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机体心肺、神经调节、(52.4-_4-6.32)岁;冠心病4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6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对照组7O例,男42内分泌等全身功能[:I]。但是,太极拳对CHF患者例,女28例,年龄(51.7±7.26)岁;冠心病41的病情康复能起到多大作用,报道较少,现将本研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4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两究结果报告如下。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09年6月本院住院CHF患者作者单位:开封开化集团职工医院心内科,河南开封市475002\n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8月第19鲞箜塑hiCa!!兰垦!!型!垒坚:!!!:1.2方法两组患者纳入实验观察后即进行心功能评级、所有CHF患者人组后均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生活质量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6min步指南给予低盐、低脂饮食、调整情绪等生活方式行距离(6MWT)测试、超声心动图(Sonos5500指导,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超声诊断仪)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及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耐受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两组观察满6个月,进情况,酌情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行第2次上述观察指标测试;若观察期间病情加重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B一受体阻滞需要再次住院治疗者,即进行第2次观察指标测试,剂、他汀类药物和螺内酯。结束观察,住院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指导。1.4统计学处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42式陈氏太极拳康复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锻炼。开始时先练习一组动作,每次5~10min左资料用均数±标准差(4_-s)表示,采用检验;右,运动强度以心率作为判定标准,即以静息心率增计数资料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加1O9/6~2O作为靶心率,每周≥5次;运动过程中给予心电图监测,如无不适,达到靶心率;否则,则降2结果低运动强度。若练习中无不适症状,无明显ST段下2.1两组患者服维持量药物的比较移和心律失常,则逐渐增加练习的动作和时间(运动两组患者出院后服维持量药物的情况,经。检量),1个月内学习完成全套42式陈氏太极拳的练验,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l。习,学习完后每次练习全套42式太极拳,每次时间≥2.2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的比较30min。所有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出院进入社区后每康复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2。月随访1次,督促检查服药及康复锻炼。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1.3观察指标见表3。表1两组慢性心衰(CHF)患者服维持量药物的比较注:两组康复后心功能的比较=7.91;P24,≤28;>28)withOR2.164.2.007—2.387,1.816,1.490,1.386,1.408,1.323~2.482,P<0.001,respectively.AmongwhichBMI,>28wasstrongerriskfactorsthanthatof>24,≤28}andbothparenthadhypertensionhistorvwasstrongerriskfactorsthanthatofoneparenthadhypertensionhistory.Conclusion:Age,familyhistory。WC,FPG。UAtTGandBMIareindependentriskfactorsofhypertensioninstaffsofadministrativeorgansinBeijing.Keywords:Hypertension,RiskfactorsIBeijing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北京100730;2.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通讯作者:张新超,E—mail:xinchaoz@public3.bta.net.c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