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题: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平抛运动教学设计科目:物理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时:2提供者:杨云兰单位:沧源民族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它既是前一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具体实践应用,也是后一节抛体运动的规律得出的前提,更是学生自主设计、探索的好素材,在本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3.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4.会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有关问题.5.会确定平抛运动的速度(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课件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参与实验总结规律的热情,从而能更方便的解决实际问题。2、在理解抛体运动规律是受恒力的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应注意到“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再次体会学以致用,结合身边的例子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n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合运动、分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知道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处理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已经能用数码相机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不出验证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装置。3.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采取的学习策略:分组讨论,向教师寻求帮助,实验探索,总结反思等。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力求贯彻新课程体验,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对抛体运动的认识;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2.理论依据:探究教学理论、《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和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3.设计特色:本节课是以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为主的探究教学,它改变了几个传统实验的教学功能。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2.教学难点: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索过程。六、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先让几个同学来玩一下电脑游戏,其他同学通过电视屏幕观察他们的水平如何!学生游戏:出示“请你来当飞行员”的课件,把投弹按钮一按,一颗炸弹投将下来,落到海面发出轰隆的爆炸声,可惜未能炸到敌船!可能要多次才能炸到目标,可多个同学尝试。激发学生思考\n新课教\n学教师引导:如何能准确地击中敌船,必须了解炸弹的运动情况,掌握炸弹的运动规律。讨论:开始的速度是水平的;受到重力,空气阻力;轨迹是曲线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展示:平抛粉笔头及下图实验指出: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学习的平抛运动。总结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特点和性质。粉笔运动的特征:初速度是水平的,如果空气的阻力比较小,相对于重力来讲可以忽略不计则只受到重力一、平抛运动的定义:水平抛出的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举例识别平抛运动(图片1)从桌面水平飞出的小球在不受阻力情况下的运动(演示)水平抛出的气球拿篮球投篮(斜向上投)说明:现实生活中,空气阻力是必然存在,只要是比重力小得多,我们就可以把它忽略,把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特指的运动学生自主学习,定义平抛运动并举例生活中看到的平抛运动。小声讨论感受平抛运动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小结:(1)初速度方向为水平,(2)不计阻力,只受重力作用,(3)运动轨迹是曲线(实为抛物线)(4)平抛物体的性质:加速度恒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讨论、合作交流;并展示讨论结果。三、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既然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那我们怎样来研究平抛运动?教师引导:可以借助上节课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平抛运动分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学生思考讨论。怎样将未知的复杂的曲线运动转化为已知的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研究?四、平抛运动的规律提问:物体的运动性质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教师引导:请根据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探究其运动规律(理论探究)教师评价:同学们表现真棒,你们的结论完全正确,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教师追问:那么事实上是否是这样呢?能否用实验验证呢?(实验探究)学生回答: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决定。引导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理论探究。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展示成果: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n(一)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来验证这个猜想呢?〖对比实验法:〗学生利用平抛竖落仪进行分组实验: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师: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看两球是否同时落地。演示2:平抛竖落仪(自己改装)(可以播放动画模拟和课本上的频闪照片)提醒同学们注意:①夹着的小球被松开后做什么运动?②两球是否同时落地?怎样判断它们是否同时落地?③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的是什么运动?)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和自由落体的运动是相同的。趁热打铁 既然是自由落体运动,你们能写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吗?观察: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和自由落体的物体是同时着地(设计意图:作出科学猜想,然后验证猜想,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竖直方向:无初速度,只受重力,所以竖直方向应该是自由落体运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学习探究未知规律的兴趣。)\n(二)、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那么水平方向呢?演示自制改装教具〖对比实验法:〗在如图所示的装置(自制“平抛运动水平分解仪”)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上面分别装有电磁铁,将小球分别吸在电磁铁上,然后切断电源,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反复实验,观察现象——两球总是在落点相撞。电脑模拟:(动画2,在幻灯放映的情况下,点击按钮)平抛运动与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结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提问:我们这样把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分别求出来了,那么,将平抛运动总的运动规律又如何呢?(实验观察)判断两球是否同时落地的小技巧:不要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听,只听到一声响,说明两个小球同时落地x=v0x=v0 t平抛运动可分解为(1)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n1、平抛运动的速度:  师:如何确定平抛物体任意时刻t的速度? 七、教学评价设计课堂引入新颖,把物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枯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学习轻松有趣。此课是实验课,所以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了很详细的设计与安排,既有实验方案设计,又有实际动手操作,还有对操作结果的处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思想,同行强化物理仪器设计中的每个细节,既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知其所以然,还能让学生意识到细节的价值,要关注细节。在处理实验时,由于学校的平抛演示仪器比较陈旧,误差很大,所以用数码相机照下细水柱的平抛运动轨迹,再对照片进行处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可以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实验,关注生活,充分利用资源的兴趣。\n八、板书设计三、平抛运动一、什么是平抛运动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受力情况:只受重力作用 2、分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二、平抛运动的规律1、位移规律: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在时间内合位移的大小:设与 轴的夹角为,则2、速度规律:水平分速度:竖直分速度:时刻平抛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设与 夹角为,则\n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1、 能运用简单的电脑游戏创设物理情景,利用与学生活动密切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在突破难点时,用自制仪器和电脑动画,展示平抛运动两个分运动的特点和性质,学生容易理解,效果非常理想。3、 在知识应用时设置了一个小游戏(请你当飞行员),不但调动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4、 小结部分总结了本堂课的处理平抛运动的思路。也展示了学习物理的一种思想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自以为不足的地方:1、 在把平抛运动分解为两个运动时,没有把为什么要分解这个道理讲清楚。这里应该多花些时间,学生会更好理解。2、 语言不够精练,有待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