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有效的课堂,基于课前预设的充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有效的课堂,基于课前预设的充分

其他论文之有效的课堂,基于课前预设的充分 ‎ ‎  近几年,我校引进了多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这群职初教师的课堂普遍存在着处理教材缺乏科学性、制定目标过于笼统、设计教案简单化、教案与教学分离等问题。‎ ‎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以改进教师的教法为切入口,以改善学生的学法为落脚点,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习设计”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学习设计”凸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重新定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而教,以学设教”,可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  教师要想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  一是注重学情分析,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情分析要做到四个了解:了解学习材料在教材中所处的的位置及其特点、重点、难点,了解学习材料应落实“课程标准”的哪些要求,了解本班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该材料以及达成学习目标所具备的基础与存在的困难,了解先前经验。课前我们一定要从学习材料、“课程标准”‎ 及学生学习的基础出发,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把握重点、难点,分析教学目标,看目标是否适切、具体、可操作性,从目标的制定上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注重学情分析是提高学习效能的基础。‎ ‎  二是合理设置任务,明确“学什么”。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要酝酿教学大环节,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若干个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根据知识体系、学习材料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确定学习任务的先后次序。即从导入、探究、资源的呈现、拓展、总结等方面,确定课堂教学中的几放几收,精心设计问题,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教师回应的预设等细节,因而在预设过程性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即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备课中每个环节你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清楚)。‎ ‎  三是精心设计导学,明确“怎么学”。导学设计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整合资源、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环节。要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材料特点来为儿童搭建学习支架,通俗地说就是“脚手架”,让学生有路径可以去学习理解,去实践体验。在这过程中,老师的情景创设、提问、指导,包括练习的设计、补充的资料等等,都是帮助学生向目标攀登所给予的工具、方法和辅导。导学设计中,教师要考虑如何关心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程,及时给不同学生帮助。‎ ‎  本学年我们正在开展“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运用”实践研究,学习任务单就是依据学情分析,为达成学习目标而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载体。它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更显著。课堂上陪客与听众少了,“每个学生有事做了,学生可以带着学生学”‎ ‎,促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有任务,有坡度、有支架、有支持,学习效能会更高。‎ ‎  四是关注激励评价,明确“学得怎么样”。在设计学习评价时,要考虑用什么材料或工具来检查学生是否达标,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并及时给予诊断反馈,采取一些补救环节,以缩小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距。‎ ‎  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尤其对年轻老师来说,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课堂中有许多灵动的亮点,教师无疑应当认真地做好教学预设,只有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你才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才会生成“动态”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