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 ‎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 。但在教学中上,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用心,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懂,课堂效果与教师的付出程度不成正比。‎ ‎  1、语言缺乏感染力有这样一节课,老师用一个真实、令人心痛的故事来开课,但这位老师在讲故事时,面无表情,平铺直叙。故事讲完后,同学们几乎没有什么反应,老师气急败坏,大声怒吼:“你们没长心啊!”其实,哪是学生没长心呢,而是他的表达太平淡,没有感染力根本就无法打动学生的心。我们看到很多课,其实设计得很好,但上得就是没效果,就与老师的语言表达太过平淡,没有感染力有关。同样一节课,有的老师上得有声有色,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老师就上得学生昏昏欲睡,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 ‎  2、语言表达随意化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出言轻率、缺乏分寸,使学生与老师在交流沟通上出现障碍,直接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比如:一位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下册《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时,让学生对为大家服务的人说几句话,一位同学说:“我感谢清洁工叔叔,他们太了不起了!”另一位同学在座位上嘀咕:“‎ 清洁工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师问道:“你怎么这么说?”学生说:“我觉得清洁工就是没本事,如果有本事为什么不找个轻松的工资高的工作?”老师气极:“你以为你很了不起吗?照你这个态度,将来当不当得上清洁工还说不定呢!”这时,原本高举着的小手纷纷落下,课堂刹时变得异常沉闷。因为老师一句随意的轻率的评价已经给学生造成了伤害。‎ ‎  此外,还表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不严谨,逻辑性、层次感不强,经不起推敲。‎ ‎  3、语言表达缺少童趣比如,一位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下册《我喜爱的动植物》时,这样开课:“现在让我们看视频,来看看里面的一些动物。”然后播放视频,边介绍:“大熊猫,我们国家的国宝,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不冬眠,喜欢吃竹子;东北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独居动物,感官敏锐……”动物本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东西,但因为教师的语言太过术语化,生涩难懂,持续时间又长,学生听着听着,索然无味,就开始走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