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语文论文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 ‎  内容提要: “协同教学”是一种融教学论、教学法、教材改革为一体的教学实验课题,运用协同理论,提高教学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协调好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语文教学系统自我调控的机制,使语文教学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的整体结构,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从而促 使人的身心协同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的新教学模式。这篇论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协同教学”指导思想:①以马列主义认识论为依据②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③以协同理论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吸收“信息论”、“系统论”、“导学论”的合理因素;二“协同教学的理论依据:①根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从事激光理论研究中, 提出来的”协同理论“;②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③根据叶圣陶、钱梦龙等现代著名教育家的现代教学理论;④根据自然科学”信息“理论的启示;三”协同教学“的教学原则;①目标认同原则;②协调同步互补原则;③自主构建原则④思维主动开放原则;四”协同教学“的教学过程:①判定目标;②学生自学;③学生讨论④教师引导⑤综合练习:五”协同教学的基本课型:①学习方法课;②自学课③启发课④复习课⑤作业课⑥练习课⑦自改课。‎ ‎  张志公先生指出:“‎ 多年来,语文教学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现象,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其间,尽管有不少人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教改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时至今日,语文教学的少、差、费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原因在哪里呢? ①教与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老师有了教学大纲,有了教学参与书,但有些老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目标性不强,盲目性较大,教学计划性弱,随意性较大的情况。学生也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转,只知完全听从老师的教授,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没有自主意识。 ②教法与学法陈旧。这些年来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教法陈旧,不知变通,搞“满堂灌”、“题海战”的老师也大有人在,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主导意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虽然刻苦认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头,成绩也不理想,再加上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向学生授“渔”,使学生的自读能力非常差,因而学生也不知该怎样去读、去记、去背、去练等等。 ③教师唱独角戏,一人表演:一块黑板一只笔,一张嘴巴讲到底,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还是昏昏欲睡,学生学习被动,对语文学得不感兴趣。 所以大力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是我们面临一个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彻底放弃了多年来“以老师讲析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把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轴心和立足点,初步确定了“协同教学”这种模式。‎ ‎  一、“协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  1、“协同教学”是以马列主义认识论为依据,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协同理论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吸收“信息论”、“系统论”、“导学论”的合理因素,优化课堂教学内部的结构,协同好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促进协调、同步、合作和互补,增强自我组织能力,产生协同效应,建立纵横相通的知识网络,形成组织相互渗透,能力综合发展的新教学模式。‎ ‎  2、 “协同教学”理论依据:①“协同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 哈肯在从事激光理论研究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大自然是由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是子系统,统一体就是大系统。在某个系统中许多子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它们不断地依存和协调的状态中发展变化,以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平衡结构。而由旧的结构转变成新的结构,则有一定的规律,研究本规律的科学就是协同论。协同论原本讲的是自然科学中的现象,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样可以利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原理沟通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将教与学所包含的内容,融会贯通,互相渗透,使其发生协调、同步、互补的效率,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②《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quot;要贯彻启发式的原则,‎ ‎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而创立的。③现代教学论的指导:(1)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从语文教材的工具性和语文教学的目的性出发,“协同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文章的方法,来达到学生的自能读书,不需要教的境界。(2)“协同教学”是根据钱梦龙先生的“三主”,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设计的,“协同教学”模式中每一环节从大体上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来减少学生阅读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④自然科学“信息”理论的启示:信息论告诉我们,任何感知实践活动都是信息的吸收和输出,它们和信息的反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循环系统。在“协同教学”五环节中,第一环节“制定目标”是建立信息阶段,第二环节“学生自学”,第三环节“学生讨论”和第四环节“教师引导”是处理信息阶段,第五环节“综合练习”是反馈信息阶段。‎ ‎  二、“协同教学”的教学原则 ‎  1、目标认同原则: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从协同学的观战来看,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自组织水平的标志,它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起定向、维持、强化、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不完整,教学就会处于无序混乱状态。‎ ‎  2、协调同步互补原则:协调是师生依据教学目标,教育科学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统一目标、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过程。协调关系的过程产生同步、互补效应。同步是教学系统各要素运动变化在时序上的一致。互补是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  3、自主构建原则:教学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学生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内部动力是自组织的根本动力,但是其它组织的作用即外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人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和学生素质的自组织过程都是主体自我构建过程。离开主体的自我构建,自组织是不可能实现的,自我构建的过程。也是主体与客体(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  4、思维主动开放原则: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作为教学系统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也是一个开放系统。教学系统的开放,主要是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人是教学系统的主体。因此,开放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开放。没有开放的思维,人与外界没有信息交流,心理系统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人有被迫开放、被动接受外界信息的一面,但人是有主观能力性的,主动开放是能动性的表现。思维的能动性表现为选择开放的内容,决定开放的程度。因此,思维的主动开放性决定着整个心理系统进化的水平。‎ ‎  三、“协同教学”模式的构成及操作要点 “协同教学”是一种融教学论、教学法、‎ ‎ 教材改革为一体的教学实验课题,运用协同理论,提高教学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协调好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语文教学系统自我调控的机制,使语文教学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的整体结构,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从而促使人的身心协同发展,提高人的素质,这就是协同教学。其教学过程:‎ ‎  1、制定目标:只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种心血潮即兴发挥,兴之所致离题万里语文教学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目标也有其严格的体系,从纵向看有四个层次:《大纲》意识──总目标;年级要求──阶段目标;单元要求──单元目标;课文要求──达成目标。这四层目标之间的关系是:达成目标在课堂中务必落实,紧扣单元目标,体现阶段目标,关联总目标。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双向往复,自上而下,全局在胸;由上而下,步步紧扣,这样就可避免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  2、学生自学:包括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目标,按照教材的逻辑程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地分析、理解教材,并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学习目标层次(认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作出具体反应,是学生自觉积极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过程。自学的方法是:“四遍自读法”。第一遍:初读全文,粗知大略,圈注字词;第二遍:朗读文章,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第三遍:把握要点,推敲大意,概括中心;第四遍:分析写法,提出问题,准备研讨。其中前三遍可在课前预习时做好,后一遍在课堂上解决。‎ ‎  3、学生讨论:讨论是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便于讨论,提高讨论的效果,可以事先把学生的座位搭配好,把思维敏捷,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分散开,就近四人编成一组。在分组讨论中,教师巡视各组并参与他们的讨论。适当启发、点拨、反问、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再组织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明辨是非,寻找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4、教师引导:经过讨论,有的问题解决了,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便把希望寄托于老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成熟了。为此,考教师引导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教师引导重点应放在“三点”、“一线”上。所谓“三点”是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即教材的重点、难点),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点,所谓“一线”指前后各课之间、各单元之间和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引导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即指由学生提出、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紧密联系的问题。‎ ‎  5、综合练习:完成作业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达到牢固掌握,以及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都要在一定的练习之后才能达到。教师在处理作业时要做到三个字“少”、“精”、“活”:①作业要“少”‎ ‎,实质上是反对那种既加重学生负担,又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盲目多练。也就是作业量适当。②作业要“精”,也就是说布置作业不光要注意量,更要注意质,要精心挑选,合理编排。③作业要“活”,是指练习形式要多样化,所涉及的知识每一次都在新的联系中再现,就能使学生每做一道题都有新的发展。同时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搞“一刀切”,有必做题,选做题,有不同难度分层次的练习题,通过完成作业,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  四、“协同教学”的基本课型 ‎  1、学习方法课:很多学生学习不得法,效率很低,这是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设专课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学习。学习方法可以教师教一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情况总结一些。内容包括:学习常规、学习不同学科的方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逻辑学,哲学知识等。‎ ‎  2、自学课:①教师向学生布置自学提纲并进行自学前指导谈话。②学生紧扣提纲进行自学,并将自学成果写在笔记本上。③做一些参考练习题以检查学生自学成果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  3、启发课:①教师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讲解本册、本单元教材的知识体系或一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为学生理解难点提供必要的基础。②教师围绕重点,讲解难点,引导学生从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中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③教师讲完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提问,造成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空气。④‎ 教师要总结一些有规律性的知识。‎ ‎  4、复习课:①教师布置复习提纲并进行指导谈话,复习提纲比自学提纲更简明扼要,抓住要领,突出主要问题。②学生按教师布置的复习提纲,反复思考仍未解决的问题,达到完全理解的目标。③教师请1─3个学生当着全班同学宣讲他们的复习笔记,然后进行评论,提出优缺点,以加深学生对单元教材主要问题的理解。‎ ‎  5、作业课:①教师布置作业和指导讲话。作业要围绕教学目标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要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进行指导。③教师小结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  6、综习课(单元测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复习和练习,进行独立思考,使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念化,所学的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并同时提高自学能力,发展智力。‎ ‎  7、自改课:①教师上课前抽调一部分学生的作业(阅读练习和作文)看,从中发现一些问题;②教师根据发现的问题,写出自改课的目的,并进行指导讲话;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改作业;④教师请1─2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总结自己改作业中的情况。⑤师生共同评论,教师总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