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家风故事征文精选3篇与廉洁诗歌5篇
家风故事征文精选3篇与廉洁诗歌5篇 家风故事征文精选3篇 【篇一】 说到家风我就会情不自禁想到我的爷爷,因为从小我就深深感受到大家庭里特有的家国情怀。爷爷在新中国成立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可以说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生。到了晚年,儿孙满堂,家庭和睦,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爱国情怀、尚德好学、爱岗敬业。 注重树立爱国情怀的家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1年,我俩坐在电视机旁收看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直播,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出现在电视里时,爷爷对我说:“我出去一下,待会儿你告诉我北京有没有申奥成功。”过了一阵,爷爷回来了。我说:“刚才宣布了,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清楚地记得他落了一行泪,注目在电视机旁。后来我才知道,爷爷有心脏病,不能有情绪波动,他怕宣布的那一刻太激动犯了病,所以没敢自己看。那时候,虽然我还小,但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党、对国家的热爱,远不是现在一些年轻党员可以比拟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在爷爷心里,爱国情怀根植于心,也根植于郭家的家风。 注重树立尚德好学的家风。在爷爷的严格要求下,我们家一直保持着崇尚学习的家风,他虽然离休多年,但依然坚持学习,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自我记事起,每年除夕的家庭聚会上,爷爷都会致“新年贺词”,并且与时俱进,党员学习“中国梦”,他的贺词里就会提到“中国梦”;党员学习“三严三实”,他的贺词里就会提到“三严三实”;党员学习“两学一做”,他的贺词里就会提到“两学一做”。贺词讲完,他会以家庭为单位挨个进行点评并提出希望。在他得重病以后,最后一次致“新年贺词”的时候,泪水就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害怕爷爷离去,害怕爷爷走了,就再也听不到他的教诲。 注重树立爱岗敬业的家风。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为了让父辈们努力工作,一到寒暑假就把我们孙辈都接到四合院里,统一安排起居和学习,使父辈们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一眨眼,我们也都长大了,参加工作了,但是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还记得我刚参加工作过年回家的时候,爷爷问我,工作怎么样。我说,工作环境太差了,每天都像生活在八十年代,偶尔楼道里还有老鼠。爷爷说,你怎么能这么想,在田野里办公都行,只要能把工作干好。他总是语重心长的说,你早晚也会是母亲,等你当了母亲千万不要在单位总是谈论孩子,这样会让人觉得你的重心在家,不在单位。年轻人在事业上一定要有追求,任何时候都要把工作放在首位。顿时,我觉得自己好狭隘,仅仅把环境的好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每次跟爷爷聊完天,我都会觉得正能量满满,爱岗敬业就是我们质朴家风的写照。 时至今日,爷爷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谆谆教诲常常回荡在我耳旁,我无数次的告诉我自己,一定要把良好的家风传承并发扬下去,用善意和正直影响下一代,影响周边人,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篇二】 父母为人厚道正派,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小对我严格教育。尤以责任二字,根植于心。 父亲来自农村,家中兄弟姊妹五个,父亲是老大。自小历经生活磨练,自强不息,经参军、考学、提干,最后转业分配到县城,算是站稳了脚跟。至此,生活才刚刚开始。工资不高,要赡养老人,抚养子女,还要补贴农村的兄弟姐妹。小叔没有文化,只能靠力气过活,我有两个堂兄弟,为了让他们能走出农村,有一个好将来,父亲咬牙买了一个非农业户口,让堂哥在城里读书,精心培养,我能享受到的,堂哥也一样不缺。在我们两兄弟上大学后,在农村的三弟也奋发努力考上了大学,我们三兄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都落在父亲身上。一方面条件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有所觉悟,我在外读书时克己简朴,很少乱花钱。如今,我们三人都已在社会上立足,成为合格的人才,叔叔和姑姑们也通过奋斗,过上了比较富足的生活。父亲不仅尽了一个小家庭的责任,还肩负起大家庭的责任。父亲的一句话,我始终铭记: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看对社会有什么后果,再看对家庭有什么后果,最后看对个人有什么后果,考虑清楚后再决定。家庭和责任,是父亲给予的家训。 母亲姐弟三人,她排第二,在大姐和弟弟之间,一般是父母最容易忽视的那个,在这种环境下,反而养成了舍得牺牲,乐于奉献的性格。母亲在医院工作,经常有父亲老家的亲戚朋友来找母亲帮忙看病,经常是送走一拨,又来一拨,家也经常作为“老饭店”、“老旅馆”。对此母亲没有埋怨,一直以来都默默支持父亲,对于我的堂兄弟,更是把他们跟我同样对待。对待长辈,母亲从来都是任劳任怨,但凡老人身体抱恙,都是她长期不断地照顾打理,为家庭出力最多。母亲曾经对我说过,如果家里老人去世了,她作为子女不会流泪,因为她已经做好了本份,尽全了责任。宽容和责任,是母亲赐予的家教。 在读书期间,有幸与我的妻子结缘,她也来自农村,家中姐弟三人,作为长女,始终勤奋努力,不屈不挠,性格经历与我父亲俨然无二。她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是我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好伴侣,工作上的好参谋,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能够有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妻子,这样的家庭,我很幸运。家庭血脉沿续,家风代代相传,今后有了子女,希望也能够把这朴素的家风传下去,尽到我们每一代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篇三】 曾祖辈是民国时的大地主,虽也极致风光过,但走过战乱,最终落魄不堪,到了祖父这一辈,早已家徒四壁,爷爷更是年幼失怙,一人扛起全家生计,打内战,参加抗美援朝,走过文革和改革开放,最终有了我们这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大家庭。但私以为家风是一个家族在社会变革和历史长河中的沉淀和绽放,并不是高门望族或者书香门第的专属品,它见证了千万个平凡的耕读传家,扎根于一代一代间生生不息的精神。 “一粥一粒,当思来之不易”。幼时我极为不懂事,各种包子从来只吃馅儿,有一年,奶奶蒸的豆沙馅儿、油馅儿、槐花肉馅儿大包子新鲜出锅,热气腾腾,弄得我直流口水,一口气祸害了十几个包子,把皮儿规规整整的摆在桌子上。那是爷爷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我发火,那个午后,我知道了朝鲜战场上饥饿的可怕,了解了战场上一切能称得上食物的东西的弥足珍贵,懂得了父母小时候那一碗白面条是多么令人垂涎欲滴。时至今时今日,我依然记得母亲的最喜欢的“唠叨”,一饭一粒都是农民辛苦耕种的成果,任何时候都不能浪费粮食;记得父亲爷爷的最朴实的叮嘱,端着国家的饭碗,就要想着公家的事,做好公家的事,不贪不奢不浪费。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遇贫穷勿骄”。记忆中,端午节明明卖大人3块钱4个粽子,卖给我却偏偏是5块钱4个,较真下非要和那阿姨讲价,母亲买完菜后看见我那横眉冷对的样子,立马付了5块钱拿了粽子道歉问好,夕阳下,是母亲温柔的话语,卖粽子的阿姨也不容易,很辛苦的,要学会体谅他人。元宵节,一大家人吃鱼锅,负责分鱼的姑娘不小心把鱼汤溅到母亲的新衣,怯怯的道歉,母亲仿佛只看到了那姑娘冻得发紫肿胀的双手,心疼的叮嘱:“姑娘,没关系的,你手疼么,一定要多抹一点护手霜,注意保护。”盛夏,送水的师傅刚进了家门,父亲便急忙倒水拿水果,让师傅好好洗洗,吹吹空调。傍晚,父母和夜市上卖豆面的阿姨熟了,看见和我同龄的姑娘在洗菜,便让我去帮忙。记忆里那些散落的时光,是父辈们用言传身教告诉我什么是平等和尊重,什么是包容和谦和。 礼义仁智信,那些色彩斑斓的谆谆教诲,若是细细去捋,便是几天几日也说不完,千言万语也述全,但无疑,父辈们的坚强、果敢、勤劳、仁爱、正直、简朴、互敬互爱已深深烙印在我的骨髓里,虽然谈不上什么家风,但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事,不求尽如人意,但愿无愧于心。 廉洁诗歌5篇 廉洁诗歌5篇 【篇一】 廉洁像一阵春风,吹开祖国鲜花遍地 廉洁如一场春雨,滋润大地充满生机 廉洁是党的一贯风格,干部的工作准则 廉洁是企业发展的保障,职工富强的根基 我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德 无论位居何处 你我都应当遵守党章、坚持原则 我爱青松顽强向上、坚毅、挺拔的品质 她生就一副傲骨,苦守一分执著 我爱山间青竹谦卑、虚心的品格 她宁折不弯、乐于奉献的美德 廉洁犹如山涧清澈的小河 廉洁犹如原野上的鲜花朵朵 献出芬芳阵阵、带来春的颜色 让我们懂得廉洁就是无私奉献 【篇二】 建新倡廉再峥嵘,千员干群共争鸣。 全员倡导强自律,拒贪反腐显清风。 恢恢法网除阴霾,荡漾春风立威名。 治理从严不忘夲,正风引领党旗红。 【篇三】 有人说,廉洁是一杯水,清澈见底: 或许污泥浊水可以让它浑浊。 清澈见底的水只需一滴墨它就变混了,目的只有一个浑水摸鱼。 有人说,廉明是一双眼,黑白分明: 或许混淆视听可以让它颠倒。 洞察秋毫的眼只需一阵风它就看不清,目的只有一个指鹿为马。 有人说,廉直是一张脸,铁面无私: 或许瞻情顾意可以让它徇私。 刚正不阿的脸只需一张纸它就看不见,目的只有一个假公济私。 我们都活在这个世界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 做人堂堂正正不求名传万古 只为一身正气坦坦荡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篇四】 企业振兴筑美梦, 清正廉洁树新风。 斩断贪污腐败路, 铺就发展锦绣程。 反腐倡廉清风树, 奉公守法坚不殊。 贪欲祸殃警钟鸣, 洁身自好迈坦途。 【篇五】 一个高尚的人,必然是一个无私的人廉洁奉公的人,心里只有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 廉洁是春天的竹, 绿影婆娑,历经风雪坚守正气的节; 廉洁是夏天的莲, 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 廉洁是秋天的菊, 喷芳吐艳,不同桃李争春色; 廉洁是冬天的梅, 暗香浮动,傲骨英姿斗冰雪; 廉洁是一种高洁的气质,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廉洁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心中常怀苍生愿, 一身正气天不怕; 廉洁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 操劳本是份内事, 拒礼力开廉洁风; 廉洁是一种坦荡的人生哲学,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两袖清风展芳华。 啊,廉洁,它是一泓永不干涸的清泉, 细细地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