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合作性学习的调查与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合作性学习的调查与分析

其他论文之合作性学习的调查与分析 ‎ ‎  毛坝九年一贯制学校     王本松 ‎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逐渐被教师广泛 ‎  采用,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见解、探索疑难问题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在小学教学课堂中,当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时,当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交换时,当学生争着发言教师不能满足其表现欲时都可以采用讨论。‎ ‎  但据了解很多课堂所展示的讨论氛围都不太满意。同样,我自己也跟 ‎  随新理念喜欢采用学生多讨论,师多引导的方法,并有意按学习成绩优、良、合格、不合格的四个等级将4——6人合为一组,这样有助于帮助学困生,可实际课堂讨论中却出现了缺乏实效的情况。有时,对一个论题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发生了争执,谁也不听谁的;还有时,只有少数尖子生可以即兴发挥,谁能说就说,多数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不愿参与,有时只是偶尔插言,或索性成为听众,结果也总爱叫小组长汇报;有时讨论很久了也没有结果。这些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对全班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归纳总结有如下原因:‎ ‎  第一:长期的旧式教学理念,使师生的思想活动受到了束缚,教师是 ‎  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客体性的一面,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将其置于客体的位置上看待。同时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只能采用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去记忆教师讲授的固定知识,而不能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 ‎  第二:讨论小组成员合成不协调。教师组织小组是按成绩优、良、合 ‎  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将几个学生安排在了一起,但在讨论中有的小组表现出应用的激情,可有的小组却如一盘撒沙,迫于老师的安排勉强凑合在一起。这就是老师只注意到智力因素在讨论中的作用,认为优秀生可以带动差生,而未能从人文性去考虑,没想到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还同兴趣、性格、气质各方面因素相关,所以出现了讨论效果不佳的情况。‎ ‎  第三: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不够深入。“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 ‎  在指导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教学过程没有落实在学生已达到的发展水平或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师生之间产生互动障碍。比如教师在备课中,只想到讨论能激起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出现独特的见解,而未能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多一些阶梯式的引导话语或练习。在实际讨论中,也没能认真及时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参与到学生集体讨论中,导致讨论过于自由、盲目化,而效果欠佳。‎ ‎  为了提高合作学习质量,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一、建立异质讨论小组 ‎  二、讨论小组成员是由不同性格、习惯、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 ‎  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进行学习。由于人际的吸引常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之间的距离越近,交往的频率越高,那么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就越相似,学生间就越容易相互吸引,个性特征越能相互影响。为此,我们把行为习惯好,学习努力,思想品德优,能力相对强的学生与那些能力较弱,习惯较差,成绩不够稳定的学生编排成一组,每个小组人员为4—6名。这样,不一样的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近距离接触,使他们取长补短,彼此影响,共同进步。‎ ‎  三、指导合作学习方法。‎ ‎  1、角色的分配 ‎  一个讨论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扮演一定的角色;有组织者、记录 ‎  员、汇报者。这些角色可以根据需要或采取轮流式的方法调换。在讨论过程中,组织者要激发大家说话的欲望,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再一起分析研究每人的观点,并让记录员记录下有用的过程和结果。小组内也可以进行比赛,看讨论中谁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多,或谁表现得更出色,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反正,要做到人人不空闲,人人有任务。‎ ‎  2、进行专项指导 ‎  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小组成员如何倾听别人的意 ‎  见,怎样交流,合作小组如何归纳自己的观点,产生歧意该怎么办,怎样使自己的小组取得成绩与其他小组既合作以在竞争中胜出。‎ ‎  3、制定小组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的制定对整个学习支配、调节、导向和激励作用,这种导向 ‎  决写了教育效果的性质。好的目标,能取得发的教学效果,适宜的目标能激发教育活动的动机,调动人的的积极性,使学习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因此,我们也要求异质小组先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总目标,学习平均成绩,优秀率、及格率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具体的周、日又制定一些日常目标,作业一定认真按时完成,争取被评为“周优秀小组”‎ ‎,平常测试每个成员该达到一定等级。总之,每个小组,每个人都要为达到预定目标努力奋斗。‎ ‎  三、加强讨论有效性的管理。‎ ‎  1、按一定的程序操作。‎ ‎  讨论学习的操作程序是: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组际交流—集体性评 ‎  价。独立思考是进行小组讨论的前提,小组讨论是“合作交流”模式的核心环节,组际交流是各小组代表汇集本组代表本组讨论结果后在全班汇报,有利于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这种培训模式使学会与人相处,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组内交流与组际交流加强集体合作的观念,使学员会交流、表达、合作、反思、了解和尊重各种不同的意见,培养集体荣誉感,促进学习小集体或科研小团体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全班每个成员的参与精神。‎ ‎  2、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便于学生合作完成,给予开放式的任 ‎  务有利于小组成员特长的发挥性思维的民展,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合作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我们在每堂数学课中尽量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便让学生开展异质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我们先保证每个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再让学生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选择较好的方法。同时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跟着同学一起讨论,大胆说出的想法,努力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优生的思路更宽了,后进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  3、课堂里教师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要耐心的倾听,进行细致的观察 ‎  和指导,给他们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在他们讨论开展得顺利的时候,教师要给予表扬。他们有不同的意见时,教师适时参与和指导,激发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对问题深入思考,当他们讨论偏离主题或一时受阻时,教师及时引导,使小组活动顺利开展,教师还要经常到学困生那去看看了解情况,多给些帮助指导。‎ ‎  4、有记录有评比,激励学生进步。合作学习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 ‎  的同时,并不否认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因而我们将评比奖励纳入了教学过程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从而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使异质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地开展。通过小组讨论评定后,每天都将表现好的小组记录下来,并公布在表扬纸上,没星期总结一次,看哪组表现最好,被评为“周优秀小组”每个月评一个积极思考的小组成员,并评一个进步最快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学习中组员既相互合作又竞争,组与组之间竞争又合作的好氛围,“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