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议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儿童生活的回归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浅议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儿童生活的回归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课程。反观时下的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遭的生活世界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和促进他们的成长。所以,思品教育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生活、现实的的世界。 在我们的课堂中怎样做到这一点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育教学要生活化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程的主要特征。遵循儿童生活、思维的逻辑,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符合学生生活、学习的规律。 二、思品教育教学要综合化 品德与社会程向儿童与生活回归,必然走向综合化。 浅层次的综合是将思想品德、自然、社会、生活、劳动等课程的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成为一门综合学科。就像运用信息技术,大量的媒体资料不光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背景,而且让学生置身于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习充满美感;然后从这个意义上看,思品教育是一门综合课,必须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从更深层次讲,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都离不开生活,不能脱离儿童整体的实际的生活经验,而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通过实践,我认为品德与社会教育方法上,改教导为引导;在学习方式上,改你讲我听为自主参与、活动探究;在教学形式上,改形式主义,为不拘形式,追求实效……这样的课必然提高德育功效,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育教学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实践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出其价值和科学性意义。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与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时密切相关的。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道德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碰撞,这就会使学生对思品教学产生怀疑,从而削减了教育的导向作用。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不该怎样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自己该周围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看法?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道德观念,就是所谓“自主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品德与社会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 我想,“过度保护”的教育教学和“小心翼翼教育教学”模式造成的势必是学生生活和价值判断的低能儿,只有对现实开放,对生活开放,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良好的道德、价值观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和认同。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自己的路是要靠自己去走的。在社会中要做到对国家、对工作、对自己、对自己的所爱忠诚和负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