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从一次同课异构谈引入的有效性
数学论文之从一次同课异构谈引入的有效性 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 李鸿艳 【摘 要】 本文结合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的课堂引入实例、观测到的一些表象及调查统计,分析了有效引入的构成要素。 【关键词】 课堂引入;有效引入;思考 同课异构是指两位或多位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为集体研讨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节精彩的课堂基本都有一个精彩的引入。精彩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整节课中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课堂也一定高效。课堂引入的方法很多,虽不能千篇一律,但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 下面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第一课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不同的引入方式。 1 案例背景 1.1 教师A的引入实录 教师用PPT展示问题:我校行知馆对面的小山上有一个凉亭。为了测量凉亭的高度,高二某学习小组在地平面A处测得AC两点间的距离为26米,从A处观测凉亭底端的仰角为60°,顶端的仰角为75°。 如图1所示,你能求出这座凉亭的高度吗? 从一次同课异构谈引入的有效性.doc 2f48589b42a83a848af52b96ba96f74a.doc (1.24 MB)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