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习宪法心得体会【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习宪法心得体会【3篇】

2020 学习宪法心得体会【3 篇】 【篇一】学习宪法心得体会 经过紧张的投票表决,我国宪法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修正案》被高票通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活动中具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 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与时俱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指导我国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正确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坚持和运用 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提供了法律保 障。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对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宪法的修改,始终贯穿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精神和原则,是 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的生动体现。还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 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 为宪法规定,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这是时代大 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宪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 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至高无上的 和法律效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 与适应性的统一,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使宪法更加完善,更 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更加 能够发挥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我们要把学习新宪法同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结合起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也在于实施。只有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 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才能推动 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 总之,我们要严格依照宪法办事,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发挥社 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 会稳定,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的全面实施。 【篇二】学习宪法心得体会 结合这段时间对《宪法修正案》,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 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简要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宪法修改意义重大,应高度重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次宪法修改,一是把根本问题 载入根本大法,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 活中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了新时代的目标任务;三是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党的领 导;四是完善了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举措;五是把一些重大制度安排以根本法 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可以说,这次宪法修改,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第一件法 治大事,必将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这次宪法修改紧跟了时代步伐。“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历 史实践证明,宪法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宪法 的发展就体现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比如,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建设的新要求,1982 年宪法把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定为国家 的根本任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期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宪法作出 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 上升为宪法规定,紧跟了时代步伐,体现了与时俱进。 2、这次宪法修改体现了人民意志。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我国是工 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 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而能够制定真正意义上体现 人民意志的宪法。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历程也已经充分证明,1982 年宪法有力保 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是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本次修宪更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把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新发展理念写入了宪法。比如,将宪法序言中“推 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 终,进一步生动描绘了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总蓝图。 3、这次宪法修改坚持了党的领导。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 切的。自 2004 年修改宪法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 业发生历史性成就。本次宪法修改,在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写一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宪法的形式对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行 了及时确认,也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 二、宪法精神影响深远,应大力学习宣传 应当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 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让宪法成为全社会的真诚信 仰。 1、坚持营造氛围学。在全市广泛开展“学宪法、尊宪法”、“宪法在我身边” 等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等,学“活”宪法内容,讲 好宪法故事,提高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趣味性,让广大干部群 众感到宪法离自己很近、联系很紧、感情很亲,自觉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 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坚持创新形式学。大力开展宪法进校园活动,科学设置法治课程,创新 宪法教育模式,推动校园宪法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坚决防止校园欺凌 事件的发生。依托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在落实“一村居一顾问”工程的同时, 广泛发动村级法律顾问通过入户调查、上法治课等形式,深入村、社区和企业开 展宪法法律知识宣传和法律咨询等法治惠民活动,向群众宣传宪法知识。 3、坚持融会贯通学。把学习宣传修改后的宪法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与推进综治中心“雪亮工程”、 “网格化管理”建设、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打黑恶、除霸痞、追逃犯”结合起 来,与建设平安临清、法治临清有机结合起来,与履职尽责结合起来,与提高人 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起来,集约高效,整体发力,共同推进全市宪法 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三】学习宪法心得体会 20xx 年 3 月 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 正案。前段时间,市委组织部举办深州发展讲坛第三期,邀请省委党校杨福忠教 授进行了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宪法》专题辅导讲座。为加深基层党员干部对《宪 法》的学习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按照市委统一安排,今天,我们组织部部机关 共同学习《宪法》的有关知识,作为党的组工干部,我们注重深刻理解宪法修改 的重大意义,自觉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积极 弘扬宪法精神。 一、修改宪法,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力宪法保障。 宪法修正案,具有强大功能作用,其重大意义在于: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巩 固共同思想基础。宪法修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大实践,是对接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必然要求。适时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充分发扬民主, 集中各方智慧,切实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的共同思想基础。 充分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 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 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必将更好地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 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宪法修正案,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对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在新 时代发挥“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根本性作用,对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 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整个修改宪法过程,始终坚持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愿望,严格遵循宪法修改的法定程 序,是一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也是 一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 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信念。党领导人民制定、执行宪法, 捍卫宪法尊严,宪法也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宪法修正案,法定确 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把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必 将进一步在全体人民中,强化党的领导意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工作全过程 和各各方面,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在总体 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促进全面依法治国迈出坚实步伐。从我国法治的发展进程来看,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贯穿始终的一条指导方针,能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发挥出来,让宪法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三、学习宪法,弘扬宪法,遵守宪法,尊崇宪法。 习总书记强调,“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修改宪法, 正是为了更好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国家根本法作用。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 难于法之必行。要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活动中的伟力作用,需要我们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行动起来, 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要把 实施宪法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 督工作。以宪法修改为契机,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宪法的根 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真诚的信仰。宪法只有深 入人心,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因而,必须加强宪法学习 宣传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为加 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习近平主席就职时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对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是的激励和教育,必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发行职务的使命 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我们军休 党员,首先要带头学习宪法、尊崇宪法。自觉加强宪法学习,对宪法法律保持敬 畏之心,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做学法守法尊法护法的模范。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也在 于实施。只有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把实施 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以这次宪 法修改为契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把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必将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的磅礴力 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