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防疫响应社区韧性建设规划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区防疫响应社区韧性建设规划思考

小区防疫响应社区韧性建设规划思考 1 摘要:社区被视为体现城市韧性的典型代表,也是近年 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议题。2020 年的新冠疫情是对城乡韧性 的集中考验,社区更成为直面病毒的主战场。作为社区的基 本组成单元,各个城市的居住小区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展现出 的自组织能力为未来社区韧性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成都市 作为全国千万以上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其小 区的防疫响应是全国小区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对成都小区 防疫响应的总结,对提升社区韧性建设提出规划层面的思考, 包括从空间导向走向人本导向、利用移动社交平台推动公众 参与、增强规划弹性应对发展变化、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规 划全过程以及运用智慧技术助力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区防疫响应;韧性社区; 成都;社区规划 “韧性”(resilience)源自拉丁文“resilio”,原意 为物体受到压力变形后恢复其尺寸和形状的能力[1]。在被 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运用于生态系统研究后[2-3],这 一理念因倡导主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影响和快速灾后恢复, 比“可持续”更加适合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自然、社会问题, 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被引入城市规划学科 [4-6]。如果将城市比作生命体,“韧性”就如同免疫力[7]。 城市不仅需要在平时状态提供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生活 环境,还要能随时应对外界和自身的各种突发干扰,才能保 障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功能单元和城 市基层治理单元,社区被视为体现城市韧性的典型代表,也 是近年来许多国家韧性研究的热点议题[6]。对于社区韧性 (community resilience),学界目前尚未有统一定义[6, 8-9]。大部分研究认为,社区韧性是指面对灾害时,社区能 够迅速调配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并通过应灾学习 适应变化的能力[10-11]。社区韧性提升可归纳为能力提升、 过程提升和目标提升三个领域,其中,能力提升又包括设施、 生态环境等硬实力提升与经验学习、社区参与等软实力提升 两种方式。2020 年的新冠疫情是对城乡韧性的集中考验,社 区更成为除城市口岸外直面病毒的主战场。作为社区的基本 组成单元,各个城市的城乡居住小区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展现 出的自组织能力是社区韧性的极佳展现,也是未来社区韧性 建设、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参考。成都市作为全国千万以上 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12],其小区的防疫响应 是全国小区的缩影。本文试图通过对成都小区防疫响应的总 结,对提升社区韧性建设提出规划层面的思考。 1 成都小区防疫总体情况 1.1 成都市疫情防控总体情况。根据“成都发布”微信 公众号推送信息的整理,截止 2020 年 5 月 30 日,成都市新 冠肺炎累积确诊 169 例,其中境外输入 25 例,国内病例 144 例。国内病例中,全国其他地市输入或有接触史 88 例,明 确为成都本地病例 34 例①。成都市坚持抓早、抓实、抓细, 自发现首例病例 22 天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即降至 5 人以 下,基本切断传染链。1.2 确诊病例停留小区基本情况。根 据成都市卫健委信息,成都市域范围内确诊病人停留场所共 95 处。结合卫星地图判断业态,其中 82 处为小区(图 1)。 除 1 名早期病例(2 月 7 日,泰国旅游)外,所有境外输入 病例均乘专车由机场送往医疗机构,无市内停留场所,故共 145 名确诊病例在市内停留,平均每处停留 1.5 人。这表明 病毒未发生社区传播,也是小区防疫得力的表现。研究通过 链家、安居客等大型租售房网站对确诊病例停留小区基本特 征进行了收集,并通过街景地图进行了核对。可以看出,小 区无论在建成时间、居住规模、建筑高度和物业管理上均有 较大差异,虽然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但乡村地区也有零 星案例。是否存在确诊病例和小区内是否有居民与疫情重点 地区有联系有关,和小区的物理特性并没有相关性(图 2)。 2 成都小区主要防疫响应 根据确诊病例停留小区、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选 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先进集体”名单中的小区、 成都物业管理协会、“四川乐居”微信公众号等评选出的防 控优秀小区等约 100 个小区的相关报道,总结出成都小区的 防疫响应主要包括以下特点。2.1 明确每户居民情况,强化 进出管理。志愿者对所有住户进行电话和上门拜访,配合社 区工作人员,确认每户居民及往来亲友外出活动情况,并通 过发放专用卡片、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对居民进出小区频率、 外来车辆、人员进入小区进行限制;确诊病例停留小区中, 每户居民配置一对一居家隔离观察员,建立一人一案工作台 账。2.2 运用移动社交平台充分沟通。主要依托微信这一使 用人数最多的移动社交平台[13],以微信群、公众号以及朋 友圈作为信息发布主要渠道,配合微博、抖音等常用自媒体 软件,搭建扁平化沟通网络,进行信息发布、线上办事、居 家活动组织、心理咨询等,解决隔离期间居民生活需求,引 导正确心理调适,充实宅家生活内容,增进社区管理者与居 民、居民与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如由居民在微信群中留言接 龙,提前一天统计食材、常用药等生活物资和口罩、消毒液 等防疫物资的购买需求,并直播采购流程;组织阳台音乐会、 隔空大合唱、厨艺比拼、摄影作品征集、居家运动接力、线 上小游戏、共折千纸鹤、云植树、云运动会等多种参与性活 动;发布烹饪教学、抗疫手势舞、宅家太极操等生活服务视 频;在微信群中加入心理医生、建立心理疏导群、开通 24 小时咨询热线、邀请心理专家举办线上讲座等。2.3 缩短生 活必需服务与居民距离。主要采用将服务引入小区和上门服 务两种方式,变相缩短生活必需服务设施和居民距离。如和 乡镇、爱心助农平台、市场等合作,将时令蔬菜直接运送到 小区门口,设置“便民菜摊”,按市场价格售卖给小区居民, 并选派志愿者在菜摊服务,为出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和理发店合作,将专业理发师或志愿者请进小区,为有需求 的居民理发;上门为居民测量体温、送菜、收送快递、收垃 圾、挂号买药、打印、打理绿植、照顾宠物、发放防控宣传 单等;为一线医护人员家属上门做饭、打扫卫生等。2.4 升 级公共卫生管理。主要采用提高公共区域消毒、杀菌频率和 增设专用设备的方式升级小区公共卫生管理。如在小区出入 口设置 24 小时防控点,每栋楼配备人员值守并进行体温检 测;每天对公共区域进行 2—4 次定时消毒,对人流量较大 的场所和设施进行深度清洁;设置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确 诊病人专用垃圾桶、电梯按钮加保鲜膜、电梯厅及轿厢放置 纸巾、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具、无人机喷洒消毒液等。2.5 居 民参与共同抗疫。本次疫情防控中,志愿者发挥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14],小区内部也不例外。许多居民都义务承担了抗 疫和后勤辅助工作,如协助数据统计、人员排查、消毒液喷 洒、出入口值守、上门送物资等服务,以及为值守人员煮汤 圆、熬姜汤等爱心行动。不少居民还通过私人渠道购买防疫 物资,捐赠给小区和医院。2.6 智慧防疫初步使用。主要措 施包括通过 app 或小程序及时了解居民情况,及使用专业设 备升级管理。如有的小区开发了自有小程序或 app,由居民 自行录入隔离状态与出入信息,并在线提交生活物资采购、 设施报修等需求;在小区出入口布置红外线人脸识别、热成 像测温摄像机、测温闸机等设备,自动测温,提高防疫工作 效率等。 3 社区韧性建设的规划思考 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快速变化对社区外部环境不断重塑, 日益复杂多元的居民组成也对社区生活场景提出了更多诉 求。面对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代表的未知风险,单纯关注 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实难满足社区韧性的建设要求,需要对 包括规划对象、参与方式、规划理念、管理方法、辅助技术 等多方面进行思考探讨。3.1 从空间导向走向人本导向。社 区规划具有空间规划与社会规划的双重属性,其本质是社区 层面的空间规划、发展管理以及引导走向基层民主治理的规 划[15]。传统住区规划更偏重于公共物理空间的组织和配建 指标的落实,对使用空间的人的特征与需求等响应较少[16]。 当今社区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是整合社 会、经济、环境和空间发展、密切结合社会治理的动态规划 [17-18]。正如在疫情防控中,了解每个人的活动轨迹才是 关键,社区规划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人,空间只是人活动的载 体。社区规划应将对居民的了解置于对空间的了解之上或至 少并重,尤其在面对人口结构已经形成的存量街区时,更应 结合居民意愿与特征进行设计。社区韧性表现为集合韧性, 其结果是给社区所有成员带来福祉,其实现也依赖于所有成 员的共同行动。无论上级组织如何完备,社区都必须依靠其 自有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及时应对各类公共安全风险。这些 资源中,社区居民具有本地化和熟人网络的先天优势,是应 急行动、信息传递和互助服务的重要力量支撑。来自社区居 民个人的能力、技能和知识也被视作提升社区韧性重要的可 利用资源之一。只有对居民足够了解,才可能在突发状况下 及时采取针对性行动;在疫情可能常态化的发展趋势下,调 动社区居民资源也是对社区现行管理的有力补充。由于我国 强行政化的特点,通常状态下,居民对社区事务普遍参与度 偏低,公共精神也相对不足[19]。同时,商品化住宅区居民 异质性较高,居民间人际交往较少,社区归属感也较弱。但 在未知疫情的冲击下,许多居民都意识到了自己的主体性地 位,并展现出积极参与的意愿和能力。规划师应充分利用本 次突发事件唤起的居民参与性,以科学、客观、价值中立的 角色进入社区,以社区规划为媒介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协助 社区构建邻里网络,培养社区精神,完善社区治理。3.2 利 用移动社交平台推动公众参与。突发状况下,不论是实际问 题的解决还是居民心理建设,反应速度都至关重要。抗疫过 程中,以微信群为代表的线上交流成为社区管理者与居民间 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传统的公众参与通 常采取现场讨论与公示的方式,在参与人群的广度和深度上 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移动社交平台的广泛运用不仅可进行 更为及时、丰富的信息传达,还可打破空间限制,让参与者 不需要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地也能进行沟通,大大降低了沟 通成本,并能扩展参与人群数量,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的参 与方法。社区规划应利用移动社交平台,与居民进行充分沟 通,如可发起在线投票、问卷调查、实时问题反映等,居民 也只需要投入零碎时间,以较小的时间成本收集更为广泛的 公众意见,使空间规划获得更多民众基础。同时,在线讨论 不需要同时到场,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也能就不同专业 内容邀请更多专家、社会力量共智共策,共商社区未来发展, 推动公众参与更加系统、全面的开展。3.3 增强规划弹性应 对发展变化。韧性强调面对不可预测冲击时的应对能力。韧 性社区并不是要建设“没有灾害的社区”,而是能适应各种 变化、具有学习、自组织能力的系统。相对尺度更大的城乡 区域,社区更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比如,步行范围内 任何公共服务设施的增减都可能影响整个社区居民的生活 方式与诉求。在此情况下,社区规划需要随时关注社区的新 需求与新问题,及时进行复评与调整,和社区共同经历准备、 响应、重建的动态循环过程。3.4 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规划 全过程。本次疫情暴露出社区在日常健康与应急响应设施方 面的不足[20],下一次突发状况也许又会出现在另一个完全 意想不到的领域。风险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和不可控。一方 面,每次突发事件后需要针对性完善设施配套与空间布局, 另一方面,在平时状态就需要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对不同 风险下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思考,做好多情景规划,在规划 中留出前瞻性余量,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留白”。在各 类设施的配置上,留出 10%~20%的弹性空间[21],同时,对 于空间受限、难以增加设施的存量社区,应积极探索现有空 间与设施的多用途使用、临近社区功能互利互补以及管理人 员的职能转化,从而制定转换响应方案。3.5 智慧技术助力 精细化管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居民日常生 活能够经由技术手段被观察记录,并且已被用作政府决策参 考[22]。本次疫情发生一段时间后,各地均推出实时疫情地 图和手机健康码,实现对居民从网格化到网络化的应急管理。 智慧技术理应是突发公共事件时管理的得力助手,在智慧技 术的支持下充分动员社区力量,编织全方位、智慧化、人性 化的社区韧性网络,是创建韧性社区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未 来的治理中,社区应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整合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自己的动态数据库与信息化平台,精准了解社区人群, 使“智慧”能和每个具体的“人”产生关联,真正实现城市 的智慧管理。 4 结语 未来瞬息万变,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下一场变故是什么, 又会发生在何时。同时,社会和人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城 乡居住环境只能无限改善,永远没有“完美”的一天。但如 同陈冯富珍博士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所言,“所有 发展活动的最终目标,无论是为了改善粮食和水的供应还是 为了建设安全城市,都是为了维持人类的健康生活。”“韧性” 作为健康城市的重要方面,其在城市尺度上的实现依赖于社 区层面的累积和传递。今天,单靠一个部门早已不能解决复 杂的公共安全挑战。只有提高应对危机的反应速度,在强调 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强化社区自组织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每个 居民的力量,形成有韧性的基层治理,才能构建拥有韧性的 城市与国家,从容面对未来的每一场挑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