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会5篇与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材料(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会5篇与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材料(5篇)

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会5篇与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材料(5篇)‎ 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会5篇 ‎【篇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一个企业尚需制度来维持,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更需要制度来推动前行、保障公平,制度是方向,只有找到正确的路,才能走的顺畅,走得长远。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效的、管用的,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会议上用“13个坚持”系统总结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行,“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制度。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本质不变的基础上,我们国家也在不断给社会主义赋予新的定义和新的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真正发挥和不断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 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制度的性质决定治理的方式;治理是制度的实践,制度的实践过程就是治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依靠的正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之治”源于“中国之制”,体现了中国智慧。‎ 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只有立足当下,奋斗创新。我们要在工作中淬炼思想、锻炼本领,紧紧跟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篇二】‎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以制促治,做出有颜有味有品的中国“特色菜”。‎ 党的领导提“颜值”。习总书记说:“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我们正处于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更要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提升中国“颜值”凝聚中国力量。‎ 人民当家保“原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兴国的最牢固根基。翻开中国历史长卷,无论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还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无私帮助,一路支持。正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这份深厚情谊,让党的事业深深扎根在人民的土壤中,引领党的事业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如今,站在新长征的路上,要如何“走”?显然需要保持“原味”,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只有目标坚定,才能够在前行的过程中凝聚更强大的人民力量,攻克前行路上的艰难险阻。‎ 法治建设优“品质”。“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经验和教训使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司法不公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信访不信法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种种不良现象,更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更需要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而优化中国“品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制度是中国之治的“主菜”,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有颜有味有品,方能做好中国“特色菜”,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 ‎【篇三】‎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因其攻守有道、攻守兼备,而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推进,也应借鉴太极拳的“攻守”之道,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立足“守”,坚持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我们要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按制度办事,表面上看似乎有些“不自由”,有时甚至会“吃点亏”,但正是这种限制、约束,才是真正保证党员干部干净干事、清白做人、廉洁从政的“护身符”。十八大以来,我党审议通过了一系列决定、建议、方案、条例等,全体党员干部要主动用制度规矩约束、引导自己,将守制度、讲规矩内化为一种坚定信念、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从政责任,真正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让自己的权力、行为时时刻刻都在“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轨道上运行。‎ 积极“攻”,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需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这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推进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在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上,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不但要学习领会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落实上下细功夫、苦功夫、深功夫,坚持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也要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旗帜,才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攻”“守”结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篇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前进征程,作出的重要决定。‎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治国理政,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制度框架构建起国家治理的体系,规范着长治久安的秩序。5000余字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制度”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了77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制度是我们党统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军旗”,从根本上指引着进军方向,从全局上规划着万里征途,从长远中影响着制胜未来。‎ 读懂红色密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初步确立到逐步完善、从探索前进到走向成熟稳定,推动“中国之治”不断开创新境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2018年,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数字最客观,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带领人民开创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和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读懂人民密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这些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产生源头到发展完善,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代,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毫不动摇,扩大和畅通民主参与,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夯实制度治理最广泛的基础。‎ 读懂法治密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治国理政,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是依法运转,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其优势才能真正转换为强大的治理效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新时代,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也是最有效的试金石。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坚持用制度凝共识、聚民心、提士气、同奋斗,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我们要积极响应十九届四中全会号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毫不动摇地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旗帜,坚定不移地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 ‎【篇五】‎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会后,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表示,此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他评价:“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此次描绘的“中国之制”(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涵盖党的领导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等13个部分。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之制”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干出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的,我们要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之制”的“历史密码”,源于它是在具体实践中摸索、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建设是根植于本国国情、随经济社会发展内生演进的结果,只能从实践中去找、从一国的发展道路中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简单推理出来的,而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干出来的,是历经艰辛探索出来的,它符合中国社会的“土壤”,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解密“中国之制”图谱的“历史密码”,必须把握我们走过的路、把握现实要求,珍惜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制度建设,坚守在探索中形成的制度原则。‎ ‎“中国之制”的“时代密码”,在于它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是具有内生动力的。“中国之制”图谱的绘制,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这其中,最大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是“中国之制”内生动力的源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着根本保障,解密“中国之制”图谱的“时代密码”,必须把握这一最大优势,才能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筑牢前进基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磅礴动力。‎ 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用了数百年,才逐渐成熟和定型,中国仅用了70年时间,就构建起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辅相成的全面、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之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的,是具有无比优越性的。我们理应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材料(5篇)‎ 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材料(5篇)‎ ‎(篇一)‎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一季度高开,二季度有所回落,总体平稳,稳中有调,农业生产稳定,工业生产平稳,消费有所回落,外贸出口平稳增长,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存贷款增加,居民就业稳定,新动能增长强劲。‎ 初步核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1.农业稳定生产。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7%,其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增长3.1%,2.5%,2.8%和2.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1.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2.4%,中草药材、蔬菜、果用瓜播种面积分别增长8.2%,5.4%,4.5%。肉类产量19**0吨,增长2.4%。其中,猪肉产量16769吨,增长2.3%,禽肉产量2833吨,增长2.2%。‎ ‎2工业生产平稳。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低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高于1-5月1.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电力、医药行业快速增长,分别增长30.5%和26.6%,机械、纺织、化工平稳增长,分别增长9.6%,8.6%和7.1%。用电量回升加快,1-6月工业用电量增长10.0%,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较1-5月提高1.1个百分点。‎ ‎3.社会消费有所回落。1-6月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2亿元,增长9.1%,低于一季度3.6个百分点。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同比增长7.1%,低于1-5月1.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3.1个百分点。分商品消费类别看,石油及制品类、中西药品类、汽车类消费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7.3%、21.6%、1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书报杂志类、粮油食品类则分别下降50.9%、32.9%、10.7%。物价总体稳定。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5%。“衣食住行”方面,6月份食品烟酒环比上涨0.9%,同比下降1.4%;衣着环比持平,同比上涨4.5%;居住环比价格持平,同比上涨6.2%;交通和通信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4.9%。‎ ‎4.外贸出口平稳增长。5月当月出口8.84亿元,同比增长5.5%。1-5月出口总额37.70亿元,增长12.4%,低于一季度2.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1-6月11.7个百分点。从出口商品看,纺织产品出口增长25.5%,钢及不锈钢板材出口增长18.7%,车辆及零部件出口增长11.7%,铝合金、医药化工产品和蓄电池出口分别同比下降7.5%、17.2%和25.2%。对美出口稳定增长。1-5月我市对美国出口增长17.8%,较1-4月提高3.5个百分点。‎ ‎5.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6月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2.5%和10.2%,分别较一季度回升3.0和3.6个百分点,均为今年来最大增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13.6%,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7.3%,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6.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趋缓,贷款平稳增长。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40.84亿元,增长1.5%,较上月末增加10.7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0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27.20亿元,增长8.2%,较上月末增加6.9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6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32亿元。‎ ‎7.居民就业稳定,收入平稳增长。1-6月城镇新增就业人口9144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7人。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2%,较去年同期下降0.29个百分点。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215元和11130元,分别增长8.5%和9.2%。‎ 二、经济运行呈现的亮点 ‎1.企业经营景气状况良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规上工业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一般的比重占95.0%,与一季度持平,其中良好的占比35.0%,较一季度提高4.0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一般的企业占比96.0%。产能利用率提高。二季度我市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3.8%,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冶金、电力行业分别同比提高26.8、13.4和11.0个百分点。‎ ‎2.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改善。1-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增长15.3%,高于去年同期10.2个百分点,其中冶金增长170.5%,水泥增长155.5%,电力增长36.3%;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9.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7元。工业企业资产结构趋好,6月末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9.3%,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 ‎3.投资项目质量提升。截止6月底在库统计项目163个,同比减少129个。项目数量减少,而投资强度提高,今年6月平均每个项目投资299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72万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市注重民生保障和配套设施完善,大力补齐基建短板,1-6月,基础设施投资24.9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1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了18.9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支撑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临金高速、钱塘江堤防加固二期、凯旋路、海绵城市施工进度持续推进,有力带动投资增长。‎ ‎4.新动能增长势头强劲。新产业方面,1-6月我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0%,高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47.5%;生物产业增长22.6%;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20.6%;新材料产业同比增长20.2%;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6.4%。1-6月五大千亿产业中信息经济增长19.4%,休闲旅游服务增长21.6%,健康生物医药增长16.0%,先进装备制造增长10.0%;新业态方面,1-6月网络零售额27.5亿元,增长22.2%,完成“农村淘宝”服务站83个,其中今年新增4个服务站;全市快递业务量2375.7万件,增长66.2%,快递收入1.53亿元,增长60.1%。‎ ‎5. 市场主体增多。1-6月,全市新增入库企业28家,占**全市19.2%,列**第二位,其中规上工业1家,资质建筑业3家,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业2家,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5家,5000万以上投资在建项目单位17家。上半年我市累计新增“四上”单位家数11家(不含投资项目单位),在**位列第二。‎ 三、下一步需关注的问题 ‎1.服务业增长乏力。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较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交通业,1-6月公路客货运总周转量增长4.4%,虽然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但是增速依旧较低。金融业,金融本外币存款余额4月份减少5.60亿元,5月份减少10.18亿元,虽然6月份增加10.75亿元,同比增速只有1.5%。存款减少原因有三:一是逢季银行揽储结束后存款外流;二是个别大企业的资金流动;三是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居民存款减少。二季度银行揽储结束后,存款可能再次减少。非营利性服务业,上半年非营利性服务业下降0.3%,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指标财政八项支出增长3.0%,较一季度回落22.8个百分点。‎ ‎2.制造业投资下降。制造业投资15.65亿元,占总投资比重的22.7%,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13.6个百分点。其中,高新制造业投资5.09亿元,同比下降15.6%。受制造业投资下拉影响,整个投资增长后劲依然不足,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力。‎ ‎3. 房产投资增长动力不足。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乏力,1-3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7%,5月份由于建材家居广场、保亿·君蘭府两个大项目入库,暂时扭转了年初房产投资下降趋势,1-5月房地产投资增长5.4%,但1-6月房地产投资仍同比下降5.7%。如果房地产后续没有大项目入库,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缺乏动力。‎ ‎4.房地产销售趋缓。去年因我市启动棚户区改造,带动房地产库存急剧下降,到6月底我市商品房待售面积21.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5%,其中住宅待售面积8.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7%。由于库存不足,今年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较大,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7%,较去年同期回落21.3个百分点。‎ ‎(篇二)‎ 一、 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脱贫攻坚、产业培育、综合交通、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一)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0.16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5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00.33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28.25亿元,增长9.2%。‎ ‎   (二)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茶叶产量5.3万吨,增长5.4%;肉类总产量11.5万吨,增长7.1%;水产品产量7.9万吨,增长3.8%。‎ ‎(三)工业经济缓慢回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7%。从主要行业上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9.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6%。从电力上看,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4%,其中,二产用电量增长13.3%,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51%,同比增长6.5%,为下半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5%,高于全国、全省12.5和7.5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放缓6.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优化,工业投资扭负为正,增长7.9%,民间投资增长11.4%。重点领域投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综合交通投资增长44.2%,房地产投资增长24.2%。‎ ‎(五)消费市场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82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国、全省2.3和0.1个百分点,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77.82亿元,同比增长11.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93亿元,同比增长13.3%。‎ ‎(六)财政收支增速同步回落。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79亿元,同比下降0.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7.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28亿元,比上年增收3.42亿元,增长24.6%,占一般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64.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9.82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4个百分点。‎ ‎(七)金融存贷款分化明显。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899.61亿元,比年初减少14.5亿元,同比下降3.3%,比去年同期下降18.7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点,增速居全省第16位。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43.56亿元,比年初增加59.03亿元,同比增长18.7%,居全省第1位。全市存贷款运行分化明显,存贷比不断上升,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存贷比为82.7%,为历史最高值。‎ ‎(八)外贸进出口大幅下降。上半年,受境外矿产资源枯竭,进口减少的影响,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6.48亿元,同比下降12.2%,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37.7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04亿元,增长1.9%;进口29.44亿元,下降15.0%。‎ ‎(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3元,同比增长8.6%,较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9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8,比上年同期缩小0.02。上半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6%,比上年同期下降0.15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403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5.7%。‎ ‎(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一季度回落了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1.2%。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1.1%。‎ 二、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总的看来,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投资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从投资支撑看,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实际形成投资支撑的仅有4条,国省道路网改造项目和农村公路投资统计受财务支出法影响,支撑能力有限。根据测算,要完成全年投资任务还差238亿元,项目支撑缺口60亿元左右,随着融资困难不断加剧,缺口还将进一步加大。从投资结构看,主要依靠综合交通和房地产,以工业为主的产业投资、民间投资持续下滑,占比较低,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回落0.9、1.6个百分点,仅分别占16.2%、27.7%。从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看,**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仅开工75个,还有25个项目未开工;进入省级四个一百的53个重大项目,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8.4%,其中19个在建项目仅完成30%。有34个项目仍然受征地拆迁因素影响推进慢。从要素保障情况看,省级重点项目资金缺口达396亿元,其中**%以上为在建项目。‎ ‎(二)工业平稳增长基础尚不牢固。从发展速度看,上半年全市新入规企业仅1家,但去年掉规19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呈现逐渐减少态势。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4.8个百分点,虽实现止跌回升,但仍处于低位运行。从电力工业看,上半年上网平均电价较去年同比增长0.9%,预计全年增长3.8%(0.15**元),但全年发电量和外送电量预计分别同比下降1.5%、2.5%,电力工业的支撑能力仍然有限。从企业运行成本看,虽然减税降费成效显著,但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攀升,稀释了降成本政策效应。1—6月,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加9.06%,百元主营收入成本为73.86元,同比增加1.59元,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加大。从企业效益看,1—6月,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63%,比同期减少0.46个百分点。160户规上企业,有15户停产,累计减少产值9.7亿元;有63户减产,累计减少产值15.7亿元。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动力不足,导致GDP增长越来越依赖建筑业、财政八项支出和批零住餐,压力巨大。‎ ‎(三)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亟待加强。一方面,传统产业处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期,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中低端产品居多,企业转型升级资金投入大,短期内效果难以显现。生物健康、文化创意、智能产业等新兴产业虽发展较快,但还没有形成新的支撑点,下半年有规模有体量的新投产工业项目依然有限。另一方面,当前我市民间投资占比27.7%、产业投资占比16.2%、工业投资占比8%,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活力亟待加强;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4+4产业集群”的系列决策部署,落到具体项目、重大项目的还不够多,新的增长点亟待培育壮大。‎ 三、下一步措施建议 坚决贯彻陈豪书记对普洱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把普洱建设成绿色发展的示范城市、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新定位,深入推进以补短板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突出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确保全年目标实现。‎ ‎(一)抓住国家宏观调整的窗口期机遇超前谋划。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了两件事:一是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确定了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一系列重大措施。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稳中有变的研判,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和稳预期,下步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等系列措施。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抓住此次国家宏观调整的窗口期,深刻理解所释放的信号,抓住机遇。一是抓住债券新增发行的机遇。1-6月累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万亿元。下半年专项债发行额可达1.2万亿。由于投资下滑,下半年投入比例必然不低,土储专项债、收费公路专项债、棚改专项债这三个领域将是基建发力的重要方向。二是抓住货币中性偏松的政策机遇。尽快梳理平台公司融资存量项目,积极与银行做好衔接,保障自身合理融资需求。三是抓住推介投资项目机遇。国家将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对接发展和民生需要,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各级各部门要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继续紧盯国家政策动向,瞄准民生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边境贸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长江经济带、工业项目和围绕世界知名的“三张牌”等重点领域,分别谋划、储备、推进一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进入国家项目总盘子。‎ ‎(二)全力稳住预期。一是加大调控,稳住预期。盯紧市政府办74号文件下达目标任务和全年支撑要求,坚持监测、预警、分析、会商制度,精准调控,全力稳住预期,确保农林牧渔增加值增长5.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财政八项支出增长20%、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4%以上、建安投资增长17%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5%以上、金融存贷款分别增长12%和19%。二是抓好项目,确保投资总量。争取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盘子,举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在加快推进临沧至宁洱、思茅至红河铁路前期工作基础上,争取临沧至宁洱铁路进入国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尽快开工;争取宁洱经镇沅、景东至楚雄铁路进入国家铁路网规划;争取思茅机场迁建并建成口岸机场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解决征地拆迁和融资难题,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年至少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33亿元,房地产投资50亿元。三是抓住重点,稳住工业。在保存量的基础上,努力在增量上下功夫,全面盘点下半年工业新增产能,算好工业增长帐,精准做好工业运行调度。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确保电力、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平稳增长。尽快出台达规企业扶持政策,聚焦78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和25户拟达规企业,重点调研产值、税收、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梳理销号问题清单,千方百计确保一批企业尽快复产、一批企业尽快纳规。‎ ‎(三)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集中打好以易地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十大攻坚战”,严格时间节点,坚决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以“百日行动”为契机,结合督查考核评估发现的问题,扎实开展查缺补漏,消除盲点、薄弱点和风险点,确保完成5个县脱贫摘帽、15个乡镇、260个贫困村出列、9.8万贫困人口脱贫年度任务。二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坚决遏制增量,稳妥处置存量。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通过增资扩股、整合搭建,做强做大2个市级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动与省人行等8家金融机构签订的255.5亿元项目落地,推动绿色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实施和省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加大对拟上市或挂牌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支持孟连行健、湄公河旅游、澜沧古茶等企业挂牌上市。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以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健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强化政绩考核,严格责任追究。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存在问题整改。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筹备好第三次省级联席会议和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 ‎(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加快思宁一体化建设。围绕建设国际次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尽快出台《思宁一体化规划》,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口岸城市,以建设思宁综合物流加工保税园区为抓手,着力打造集仓储、加工、贸易、物流、金融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新区,从而推进以产业为核心的思宁一体化建设,让新引擎动力澎湃。要高度警惕房地产市场繁荣下的有价无市现象,科学把控中心城区土地供给频率,加强市场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着力打好“三张牌”。“清洁能源牌”要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主的载能产业,加快推进境外送电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留存电量政策,以较低的工业用电价格作为招商引资的最大优惠政策。“绿色食品牌”要围绕普洱茶、咖啡、林果、中药材、肉牛等绿色食品产业,抓紧编制“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特色产业精深加工和全产业链发展。“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要围绕“生态宜居之城”和“健康养生之地”的目标,尽快出台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以普洱茶小镇为代表的康养小镇、文旅小镇等一批康养载体建设,做好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全力打造全域旅游。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取得新进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投融资、电力体制、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认真研究沿边贸易政策,做活外向型经济。‎ ‎(五)着力招大商招好商。一是五链统筹抓招商。推动各县区、各部门结合本县区本行业发展目标,围绕重点产业和“三张牌”,把有限的政策、资金、人才聚焦到核心产业、核心企业上,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对接,实施定向招商和精准招商,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二是抓好签约项目落地。建立签约项目首办部门责任制,主动协调、上门服务,及时推动解决项目落地困难,定期梳理盘点签约项目落地推进情况,切实提高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和开工投产率。重点抓好与华侨城集团签订协议的落地落实工作,促使“双创”康养新区尽快开工建设。  ‎ ‎(篇三)‎ 今年以来,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下半年应对照年初目标,加强工作调度、找差距、补短板,进一步夯实经济向好发展的基础。‎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8.84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9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87.08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353.84亿元,增长9.8%。‎ 农业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77.78亿元,同比增长3.7%,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二。蔬菜产量216.71万吨,增长6.2%,生猪出栏263.04万头,增长3.9%,水产品产量24.21万吨,增长6.6%。稻虾共生养殖面积74万亩,比去年增加28.8万亩。全市共有家庭农场4516家,农民合作社5421个。‎ 工业发展较快。6月末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085家。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超过年初政府工作目标0.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26.1%,全省排名第一。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2%。‎ 投资呈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22.1%,工业投资增长13.3%。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3.8%。上半年新开工项162个,5000万以上项目402个,比去年增加32个,亿元及以上项目301个,比去年增加26个。‎ 消费平稳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33亿元,同比增长10.6%。从消费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73.17亿元,增长10.5%;乡村实现零售额71.16亿元,增长11.0%。从消费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87.96亿元,增长15.6%;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256.37亿元,增长9.0%。‎ 财政收支增幅回落。全市上半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8亿元,同比增长5.2%,比1-5月回落14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支出283.43亿元,增长9.5%,比1-5月回落6.6个百分点。‎ 存贷款稳健增长。6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26.46亿元,比年初增加89.81亿元,比年初增长4.9%,增幅居第4位。各项贷款余额1016.59亿元,比年初增加101.49亿元,比年初增长11.1%,增速居第3位。‎ 二、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总体来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实现了质量效益互促并进。‎ 发展质量持续改善。一是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为80.6%,同比上升9.9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6位。二是规模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提高。1-6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2.7%。在全部规模工业1085家企业中,盈利面达到九成。三是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一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随着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种养技术提高,加之今年小龙虾价格上涨,平均每亩比单纯水稻种植增收3000元以上。‎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4.4:38.3:47.3,二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5.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中,九大主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0.1%,造纸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业分别下降11.9%和6.8%,体现出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逐渐取代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71.7%。服务业发展形势较好。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7.24亿元,增长15.5%,列全省第七,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8个百分点;全部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4.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增幅排位列全省第五。‎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一是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势头不减,上半年全市共有企业45485户,比去年同期新增1804家。二是高新技术快速发展。1-6月全市规模以上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11.5%,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高出1.6个和3.4个百分点。三是高效农业种养技术探索不断深入。南县除大力发展稻虾养殖外,还积极探索稻龟、稻鳖、稻蛙养殖技术,桃江引进罗氏沼虾、淡水鳗鱼养殖,效益可观。‎ 民生福祉明显增进。一是市场物价相对平稳。1-6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温和上涨1.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相对全省来说,我市物价水平更加平稳。二是居民收入快速增长。1-6月,我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4元,同比增长9.2%,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全省增速为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4元,增长8.4%,增速居全省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1元,增长9.1%,增速居全省第5位。三是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6月我市居民个人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系数)为29%,比上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 三、当前困难不容忽视 ‎(一)宏观形势不容乐观,完成目标压力较大。上半年我市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比年初市政府工作会议确定值低0.3个、0.4个、3.3个百分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完成年初目标压力较大。一是中美贸易战影响。我市最可能受到波及的是纺织和电子行业,如果国内出口受阻,必将导致国内同行业竞争加剧。二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影响。受此政策影响,部分PPP项目停建、缓建或者投资缩水,民间投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三是环保政策影响。造纸行业面临关停,部分环保未达标的企业面临治理阵痛。‎ ‎(二)“四上”新增大幅减少,经济增长后劲不足。1-6月“四上”入库企业新增仅26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4家,全省排名第11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新增数比去年同期少9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均比上年同期少3家。且新增企业区县分布不均衡,赫山区新增8家、南县7家,资阳区只有1家,大通湖区0家。新增“四上”企业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市还存在中小企业成长能力不足、投资项目落地不快的问题,将影响我市经济发展后劲。‎ ‎(三)投资方向引导不力,产业投资明显落后。受规范清理PPP项目和严控地方债务的影响,1-6月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7.3%,已连续4个月累计负增长;在这个背景下,投资方向没有得到及时引导,导致投资结构调整不力,尤其是工业投资同比仅增长13.3%,低于固定资产投资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居全省倒数第2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1个百分点,比最高的湘西低60.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9.7%,低于小康目标(45%)5.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落后将影响我市工业增长后劲。‎ ‎(四)财政收支增速回落,质量提高基础不牢。财政收支在6月份均呈现大幅度下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一季度下降0.8百分点,财政八大项支出增速回落影响GDP增速0.5个百分点。‎ ‎(五)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实体经济发展受制。1-6月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9.7%,而我市仅为52.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9个百分点。我市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窄、金融产品少、融资成本高。以南县为例,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明显少于与之相邻的**、**,以及湖北的石首市,融资成本更是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县市。‎ 四、聚焦中心,攻坚克难 针对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要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应找准新形势下我市发展特点,抓住**省产业项目建设年的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狠抓重大、重点项目的的建设,特别是省级“五个100工程”和市级“六个10工程”的建设,对已开工项目进行实时调度,尽快建成投产,形成产能。二是扩大招商引资。结合我市资源优势、区域特色,围绕十大新兴优势产业,引进一批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项目,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三是加快中小企业培育。制定中小企业成长培育计划,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加大财税扶持、优化经营环境等措施,帮助中小型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做大做强。‎ ‎(二)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建设,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如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是**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是加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参考学习安化黑茶、沅江芦笋等已有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过程,挖掘整合区域农业资源,发展品质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将南县小龙虾、桃江竹笋、大通湖蟹等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区域公共品牌。二是培育农业经营新型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首要主体,要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保险服务、提供科技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与农业经营新型主体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推进农业服务业发展。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农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土地流转、涉农电子商务、农村物流体系等服务,着力发展好农业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 ‎(三)力促服务业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服务业已经成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一是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高起点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主打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促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力争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二是平稳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和管理,完善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政策,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加大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查处问题楼盘,稳控楼价,防止大起大落。‎ ‎(四)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及时把握经济运行走势,找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主动化解不利因素,精准施策,为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提供参考,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有进。‎ ‎(篇四)‎ 据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市实现GDP总量902.04亿元,增长(同比,下同)3.5%。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78.86亿元,增长4.6%。上半年,全市蔬菜产量99.45万吨,增长5.9%,水产品产量7.03万吨,增长3.9%。园林水果产量22.50万吨,增长18.1%;猪肉产量4.29万吨,禽肉产量2.06万吨。‎ 二、工业生产小幅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重工业较快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下降3.6%,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1.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11.2%,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领先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微型企业增长60.0%。民营企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纺织服装产业增长20.3%,电气机械和设备产业增长为12.9%,金属产业增长12.4%,化工和矿物加工业增长2.4%。‎ 三、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2%;工业投资增长1.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2%。‎ 四、消费市场增速逐月提升。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64亿元,增长5.0%,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增速呈现逐月回升态势。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全市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14.50亿元,增长5.3%;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60.14亿元,增长4.5%。‎ 五、进出口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85.2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176.6亿元,增长8.6%;进口8.6亿元,下降24.1%。‎ 六、财政收入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8亿元,下降20.7%,降幅比1-5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0.60亿元,下降23.7%。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5.62亿元,增长7.1%。‎ 七、金融存贷稳健运行。至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88.49亿元,增长11.9%。各项贷款余额1192.79亿元,增长9.9%。‎ 八、物价水平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1.7%,上涨1.7个百分点,涨幅比第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调查的八大类价格呈 ‎ “七涨一降”格局。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1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上涨2.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个百分点。‎ 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0元,增长6.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1元,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21元,增长6.3%。‎ ‎(篇五)‎ 今年来,**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一、 经济平稳有支撑 ‎(一)经济增长稳定性增强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7.84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已连续12个季度运行在8.0%~9.1%的区间,经济增长稳定性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中上水平。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年的2.4:57.7:39.9调整为1.8:57.4:4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1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2**.69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635.04亿元,增长7.8%。‎ ‎(二)实体经济基础扎实 ‎1.农业生产稳步加快 ‎  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3.19亿元,增长2.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0.2个和1.0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48.81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2.37亿元,增长27.8%;牧业产值32.26亿元,增长0.5%;渔业产值45.42亿元,增长2.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33亿元,增长6.0%。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势稳定,上半年生产水果2.41万吨、增长12.3%,茶叶3.62万吨、增长4.6%,食用菌5.50万吨、增长7.4%。‎ ‎2.工业大盘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与1-5月持平,总体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一是中小企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微型企业发展稳步加快。上半年,规上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6%,占比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规上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9%,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7.3%,占比较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规上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二是近九成行业实现正增长。全市37个工业大类中,33个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9.2%,其中两位数增长行业达18个。三是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规上工业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9.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建材家居产业增长12.0%,食品饮料产业增长8.8%,纸业印刷产业增长15.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6个、1.1个和2.5个百分点。‎ ‎(三)内外需求有所回暖 ‎1.消费增长总体较快 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0.43亿元,增长10.8%,增速比一季度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比1-5月回升0.6个百分点。一是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全市限上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健康娱乐类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全市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限上零售额增长23.7%,中西药品类增长33.9%。三是住房相关商品销售企稳回升。全市五金、电料类限上零售额增长15.3%,家具类增长38.5%,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8.2个和4.7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虽比一季度回落7.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21.3%的较快增速。‎ ‎2.投资增长缓中企稳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8个百分点,但比1-5月回升0.2个百分点。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企稳。上半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2.62亿元,增长18.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8个百分点,但比1-5月提高3.9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5.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8.3个百分点。主导产业中,纺织服装产业投资增长30.4%,机械装备产业增长27.1%,石油化工产业增长19.2%;特色产业中,食品饮料业投资增长21.1%,纸业印刷产业增长55.3%,增幅均高于工业投资平均水平。三是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拉动明显。上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7.8%,拉动全市项目投资(不含铁路)增长5.5个百分点。‎ ‎3.进出口贸易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市进出口商品总值957.47亿元,增长13.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创今年来新高。出口639.11亿元,增长19.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进口318.36亿元,增长3.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5个百分点。‎ ‎(四)经济运行环境持续改善 ‎1.金融存贷款稳步回升 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取得阶段性进展,不良贷款率逐步恢复正常水平后,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速有所回升。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459.61亿元、同比增长10.9%,月度同比增速创40个月来新高。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848.48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3月末提高1.9个百分点。信贷投放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中长期贷款。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3951.68亿元,比年初新增318.09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量的76.5%。二是住户贷款主要投向个人消费贷款特别是住房贷款。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住户贷款余额3125.07亿元,同比增长21.0%。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102.71亿元,同比增长27.4%,比年初新增187.02亿元,同比多增72.81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594.34亿元,同比增长27.7%,比年初新增171.**亿元,同比多增58.34亿元。三是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形式更趋多样化。6月末,全市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650.52亿元,同比增长1.8%,比年初新增148.57亿元,同比多增160.67亿元。票据融资、融资租赁和各项垫款成为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新增贷款的主要形式,上半年全市票据融资新增109.03亿元、同比多增116.03亿元,融资租赁新增18.18亿元、同比多增8.90亿元,各项垫款新增2.06亿元、同比多增7.66亿元。‎ ‎2.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8元、同比增长8.6%,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提高0.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71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7元,增长8.8%,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快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41:1调整为2.39:1。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全市居民工资性收入11565元,增长8.4%,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4.5%。‎ 二、创新驱动在加强 ‎(一)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一是工业技改投资持续加快。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一季度的18.1%提高至19.0%。二是传统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传统产业销售产值5796.04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6.7%提高至67.9%,产销率达**.0%,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四大传统产业中除纸业印刷外,纺织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饮料业产销率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 一是先进制造业投资规模扩大。上半年全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21.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0.1个百分点,占制造业投资比重由一季度的45.5%提高至48.2%。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21.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8.9个百分点。‎ ‎(三)绿色发展持续推进 上半年全市六大高耗能产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规上增加值增长1.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6.3个、0.1个、2.3个和1.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11.2%。从能源消耗情况看,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同比增长0.4%,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增长0.5%,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 ‎(四)民营经济韧性较强 上半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71.29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1.6%,同比增长8.3%,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85.8%。全市规模工业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92.7%,同比增长9.3%,增速分别高于国有控股企业、全市平均水平8.4个、0.7个百分点。全市限上民营单位实现零售额675.45亿元,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87.8%,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市限上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