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
其他论文之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 作为一线老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教案的设计 1.教案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潜能;同时,也能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通过教案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学习过程是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而展开,问题和活动是构成教案组织流程的基本要素,它们的设计要体现:⑴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问题,问题设计既要科学严谨,又要贴近生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⑵问题形式要丰富多彩,易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⑶问题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⑷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活动,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形式又要多样,如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可开展阅读、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等。 3.教案设计过程中,既要把握活动、问题、练习的难度,又要把握其量,否则,教案将成为罗列问题和练习的讲义。 二、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三、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四、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学习对新课标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