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在县委中心学习组暨创新发展战略务虚会讲话稿和全市办公室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文合编
2020年在县委中心学习组暨创新发展战略务虚会讲话稿和全市办公室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文合编 2020年在县委中心学习组暨创新发展战略务虚会上的讲话文稿 同志们: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如何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县高质量跨越发展,增强我们的行动自觉和发展自信。 一、×县为什么要选择创新发展战略 习总书记 总书记很早就用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作比喻,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自九届县委以来,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战略,通过近二十年来探索和实践,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67%。如何让这么丰富的生态资源要素活起来,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变为金山银山。×届县委审时度势,认真总结这些年来×县发展的历程,只有坚持走“生态立县、环境宜人,绿色富民、有机强县”这条路,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使×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县未来才可期。2020年×月×日,县委×届×次全会作出了《关于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县委作出创新发展战略决策,完全符合人们的需要;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策方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完全符合习总书记总书记的“两山论”;完全符合×县发展的县情实际。 (一)创新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升级版,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创新发展理念正顺应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县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绿色发展已经从数量扩张、结构调整阶段转向了质量升级阶段,也就是说,我们以前抓数量是“长胖”,现在注重质量是“长高”。创新发展战略不仅秉承了绿色发展理念,同时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遵循天人合一,是绿色发展的传承和升级,更加注重绿色消费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这一理念,完全符合习总书记总书记提出的质量兴农战略;这一理念,完全符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产品重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一战略的实施,它既能厚植农业发展空间,又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创新发展是抢占市场的先手棋,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县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占领市场的至高点、把握市场的走向,重点就是要抓住市场的本质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过去的“吃饱”转变为现在的“吃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新的追求。什么是好?有机就是好。有机产品消费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个消费转型期,如果我们不把握住机会,等我们的生态都被破坏了才想起占领市场先机,那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算我们现在痛苦点,把精力都放在发展创新发展上,等到大家都醒悟过来发展有机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在了前列,掌握了主动权,占领了市场。 (三)创新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是产业兴旺的核心要义。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产业的核心是品质。只有高品质的一产才能催生具有竞争力的二产和三产,只有有竞争力的二产和三产才能够拉动乡村振兴。二产和三产的特点是活和富,乡村振兴同样需要活和富。所以,只有用以有机为特点的一产来催生又活又富的二产和三产,才能拉动乡村振兴,除了这条路,别无选择。 二、×县实施创新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 回顾这些年来的发展,虽然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不动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成为×县最靓的底色,生态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但仍面临着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不够,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结合刚才各位的发言,我认为,我们发展创新发展,就是“穷县发展富产业”。世界其他地方发展有机,是富贵人发展富贵产业,比如说美国。我们是穷县,我们走他们的发展模式,用政策支撑,用财政兜底,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只能走具有×县特色的有机发展之路。走我们的特色发展之路,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群众对创新发展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当前,我县正处于刚刚脱贫后的小康阶段,满足生存才是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快回报、高利润的发展模式才是最有效的追求。而创新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眼前利益和未来发展的兼顾与和谐统一,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收益。受利益的驱动,面对发展有机产业所带来的产量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狭隘、效益下滑以及重新开发市场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卖不上高价钱,严重打击了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 (二)有机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高端产品走了低端路线卖不起有机价,影响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任何产品只有创造了价值,卖上了价钱才能称为好产品,只有走上了富人的餐桌才算得上是高端产品。×县的有机产品具有高端产品的的内在价值,却只能以常规产品价格出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高端生产和低端营销之间的冲突导致市场信息不通,通向高端市场的渠道闭塞不通,从而使农民和企业生产有机产品付出的代价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严重打击了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一是由于×县特殊的区位特点,对外开放程度较周边县城还存在差距,导致市场化发育程度低,高端消费品市场渠道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二是并未真正形成品牌效应。全县有机认证产品主要包括茶叶、大米、莲藕、部分水产品等,品牌小而杂,多数获有机认证的企业规模不大,因为较高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负担,进入有机产品市场参与肉搏竞争的能力较弱,形成不了大品牌,吸引不了高端市场的注意,更别说品牌效应,只能偏居一隅,自产自销。 (三)龙头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示范带动力度不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机产品价格低迷,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没有强力的市场领军企业来起示范带头作用,未形成规模。一是县域缺乏具有真正实力的龙头企业,我县目前的几家龙头企业,只能算生产型龙头企业,而不是营销型龙头企业。能生产高端的产品,但是不能通过营销手段把高端产品买上高价钱,达不到带动火车前进的要求。二是现有龙头企业思想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应该要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只顾自己利益,缺乏主动带头开拓市场的意识。 三、怎样实施好创新发展战略 办好×县的事情,为×县人民造福,必须坚持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县委作出的创新发展战略决策,是贯彻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位全局、放眼未来、顺应大势,着眼×县人民长远利益和福祉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拓展。把握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抓住了正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上就不会迷失、行动上就不会偏离、工作中就能得到群众拥护,正确的战略决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加强宣传教育,从政府主导向群众主动转变,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群众是主体,是绝对的核心,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如何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一要彻底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创新发展理念的宣传,从而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群众积极主动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主动生产创新发展产品。同时在群众中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矛盾,提高群众的自觉性。二要提高群众生产有机产品的能力。广泛开展和创新发展有关的科学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教育,让群众知道如何生产出创新发展的产品,培训营销技术,让群众知道如何包装自己的产品,销售自己的产品。三要注重政府引导。帮助群众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帮助群众对接落实上级政策,在资金上给予适当支持。 (二)强化品牌塑造与精准营销,从做大基地向做大市场转变,打通有机产品走向高端市场的通道。好产品种出来了,能卖上好价钱才是目的。如何打通有机产品向高端市场的通道,首要任务就是做强品牌。要着力打造×县锌硒茶、肉牛、莲藕、大米等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汇”这个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要着力在加工技术、工艺水平、历史文化和产品包装方式上下功夫,注重体现特色有机文化的高辨识度,提升品牌质量内涵。要着力在宣传推介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相关会议、体育赛事、重大活动、展销会、推介会、博览会等平台,全方位推介×县有机产品,扩大×县有机产品知名度。其次要做精营销。要紧扣“贵州第一、西南一流”有机目标定位,推动供应链相通,建立完善物流设施和市场营销体系。要通过整合现有电商资源实行集团化运营,以“互联网+”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县有机农产品大型展销会,力推凤品出山、凤品出海,变“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要寻求建立与国内大型超市、连锁经营店、星级酒店(饭店)、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合作平台,向大客户提供“有机食材一站式服务”,卖品牌、卖健康。 (三)招大引强,从主攻源头管控向主攻培育引领龙头企业转变,发挥大企业的主力军作用。针对我县龙头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示范带动力度不够这一制约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问题,只有切实解决好企业的培育问题,才能发挥好企业的主力军作用。一是招引一批在生产基地、有机肥生产、生物农药、示范园打造、精深加工、检验检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骨干企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供应链一体化新模式,增强实体核心竞争力。二是发挥产业龙头“先吃螃蟹”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支持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有志向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大学生、农技推广人员、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活动,定向培育职业农民,提高经营主体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四是加快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参与入股,构建“以企带户、以场带户、大户带散户”发展模式。按照“自愿、有偿、有序”原则,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推进“三变”改革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户连片耕种,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使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应用。 (四)跳出有机抓有机,从单纯抓有机向统筹抓有机转变,把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创新发展从表面理解是有机产品。从更高层面来讲,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发展方式,归根结底就是推动×县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两个二、四个三”发展思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对于×县来讲,生态和发展这两条底线,发展这条底线更重要,只有加速发展,才能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抓住创新发展和农工旅一体化两条主线,创新发展是价值追求,是引领×县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农工旅一体化”是实现高速发展的路径。突出新型工业、新型城镇、乡村振兴三大抓手,聚焦城区、园区、景区三区平台,打造茶、牛、旅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以“三区”建设为引擎,茶、牛、旅游三大产业贯穿其中,最终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强三大新跨越。具体如何抓,要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靓城区,促新型城镇提档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遵循产业引领、功能导向、城乡互动、区域互补几大原则。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修房子、搞建设,要更加注重功能搭配,是消费型城市还是生产型城市,是旅游型城市还是居住型城市,认真分析周边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劣势,找准自身在区域中的角色定位,用自己的优势去互补别人的劣势,才有生机,才能共同发展。 第二,做大园区,促新型工业加速发展。工业发展要坚持集群化、本地化、特色化。×县要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发展,不能靠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只能依靠我们本地的特色的资源和优势。一是集中力量发展初具规模的西南水暖卫浴产业,二是集中力量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茶叶盯准500强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集群上规模、上特色、上水平,争取用2—3年的时间将×县经开区建设成为200亿级示范园区。 第三,做特景区,促第三产业活跃发展。×县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定程度上讲,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虽然×县没有名山大川、盛名的大景区,但散落在乡间的一些景点、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还是有特色的,如湖、海、江,洞、寨、堡,山、林、谷,如何把这些“珍珠”串成“项链”,把这些“盆景”连成“画卷”,如何实现弱者发展旅游,就要学会攀龙附凤、借船出海,就是要“傍大款”,借人家的品牌价值,把稻草买到黄金价。要内串外联,横向上把县内的景点有机地串在一起,纵向上把一二三产业串在一起,形成强有力的内部竞争力;横向上主动和周边著名景区合作,纵向上把×县特有产品和世界上最著名的东西搭上关系,借势而为,扩大影响力。就拿乌江百里画廊来说,宇宙创造了两幅画,一幅是人文的清明上河图在北京博物馆,一幅是自然的在×县天桥天书画廊,很有震撼力和吸引力。 第四,做美乡村,促乡村全面振兴。习总书记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县乡村振兴就是通过“三引四变”(三引,即:引企入村、引民入社、引货出山;四变,即:资源变产、资产变资金、农户变股民、农民变工人)和“三园一栈”行动(乡村变公园、田园变乐园、庭院变花园,农房变客栈),最终实现“五大振兴”。一要产业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紧紧围绕茶、牛两大百亿级产业,以农工旅一化为主线,着力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推动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加快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格局,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要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三要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要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四要生态振兴。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通过“绿化”“美化”“规划”等措施,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和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让乡亲们都能生活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舒适环境中。五要组织振兴。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同志们,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落实好中央、省、市以及县委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推动×县高质量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强的美丽×县而努力奋斗! 2020年在全市办公室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1810字范文 今年以来,我们XX区委办公室以开展基层减负年为契机,带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以及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参谋助手、信息调研、督促检查、综合协调、运行保障等各项职能,着力精会议、转作风,反浪费 提效能,办公室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突出一个“严”字,着力整治“文山会海”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针对基层普遍反映强烈的文件多发、长发、滥发,以及会议占用时间多、参会人员多、出席领导多等问题,我们对症下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重拳整治会风文风。一是严格会议审批制度。各部门、各单位需要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必须提前制订计划,报区委、区政府审批。未经区委、区政府批准。凡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会议,会议经费由提出召开会议的部门自主解决,财政部门不得核拨经费。二是严控会议数量和规模。区委全委会、区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年召开1次。区委、区政府已经发文部署的工作,原则上不再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同时,建立并会套开制度,对于时间相近、主题相近、参会范围相近的若干会议,一律实行并会套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议题,汇报人应简明扼要,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其他与会人员发言应直陈观点,原则上每人不超过5分钟。三是大力精减文件数量和篇幅。严禁重复发文,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发文。凡照搬或重复、重申已有政策条文,没有结合实际提出新的政策措施的,一律不发文。大力推行电子公文。充分利用党委系统信息化平台,实现文件和简报资料的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减少纸质文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办文效率。通过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我区的会风文风有了明显改进。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会议专项督查X次,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共减少文件(简报)X多件,压缩会议X多个。 二、突出一个“改”字,着力转变作风服务基层 针对机关单位存在的“庸、懒、散、拖”现象,我们以改变工作作风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一线工作法”。一是信息调研在一线。办公室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一线,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勤访絪问,为区委的决策献良策、当高参。如去年我办就完成了《XX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分析》等专题调研报告,共编发《区委决策信息》X期,收集到各类信息X多条,上报信息X多篇。二是问题解决在一线。通过下基层,听民声、访民意,切实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如针对联系村办公条件差、村民缺乏活动场所的问题,办公室通过联系有关部门对口扶持,为村委建了办公楼、篮球场等。同时,围绕领导和群众的所急、所盼、所想,及时开展督查活动,共办理省委、市委、区委领导批示件69件,办结率100%,有效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三是树立形象在一线。通过选派办公室业务骨干驻村驻点,积极为群众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进一步树立办公室队伍敬业奉献、为民务实新形象。四是成绩检验在一线。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干部绩效考评制度,将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作为对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我办就对两名基层工作成效显著的同志进行了提拔使用。 三、突出一个“俭”字,着力抓好节约反对浪费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精神,联合区纪委、区政府等部门,强化督促检查,严格压缩三公经费。一是俭朴办会。通过压缩会议规模,缩短会期,降低成本。并严格控制会议印发的材料种类和数量。二是俭朴接待。我们进一步细化公务接待制度,对公务接待中“接待对象”、“接待地点”“陪餐人数”等六大方面加以规范。三是节俭办公。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切实强化对办公经费的预算和管控,确保办公经费零增长。严格控制办公用品采购,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购置。切实加大节水、节电、节油力度,全力降低运行成本。此外,我办还配合上级完成了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整改工作。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全区“三公”经费支出明显下降,“三公”经费同比减少260万元,下降17.7%。 虽然我办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办公室主任会议精神,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着力把办公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