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专题辅导讲稿——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专题辅导讲稿——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专题辅导讲稿——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是完成这一政治任务的重要辅助读物。学习《三十讲》贵在“讲”,听别人讲,自己讲出来,在“讲”中讲究效益,讲究效果,讲出学习的精彩。近期,有很多人为及时买到《三十讲》,曾陆续跑了多家书店,发现脱销了、买不到。那这么本书到底有哪些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三十讲》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分三十个专题,第一讲和第三十讲首尾呼应,开篇介绍思想概要,尾篇强调用思想武装全党。第二讲到第二十九讲,分别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根本性的变革和成就、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28个方面强调了具体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 26‎ 今天我们就围绕《三十讲》的主要内容,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等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一次再学习、再理解、再深化。‎ 第一,学习《三十讲》,要认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向度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6‎ 进入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广度、深度都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也与先前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遭遇的国际国内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理论对于今天的实践而言,有的论断不管用了,有的命题不够用了,有的具体结论不能用了,这些都是毋庸避讳的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比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认识;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认识;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命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认识;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认识;提出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等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老祖宗”,说了很多“新话”,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从中华民族复兴史的向度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过去的五年,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最重要、最关键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 26‎ 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回答,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了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提出了“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为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必将体现在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和各个过程。‎ 在新时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三)从人类文明进步史的向度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26‎ 天下意识、人类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治理不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境下,“中国不能缺席”。在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众所周知,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都是在西方主导下推进的,现代化的成果基本上由发达国家独享,发展的代价则由全世界共担。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洪流中扮演着依附的角色。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确切地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启的,改革开放以后才提速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从接入型现代化转向了辐射型现代化,这是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一方面吸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另一方面,中国的产品、资金和技术同时走向世界,人口和服务同时走向世界,中国的思想、制度、文化开始辐射全世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政策主张本质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走向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战略本质上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的国际战略本质上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一部分。从理论归属上来说,新时代中国的政策主张、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国的国际战略本身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 26‎ 具体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表现在经济、制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 在经济层面,中国开辟的新型现代化之路、提供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世界经济复苏方案,为改写全球发展观念、强化全球经济治理、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制度层面,中国倡导并积极参与的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架构,中国推动构建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中国参与的G20、APEC等国际平台,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贡献。‎ 在价值观层面,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合理性的价值引领,为重塑全球交往理性贡献了中国智慧。‎ 第二,学习《三十讲》,要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且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出并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26‎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具有实践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之所以不平凡,在于“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所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十个方面的工作。这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在价值取向上,由过去一些地方在实践中相对注重以物为本走向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在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上,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生产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在生产关系上,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国家权力运作方式上,更加注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意识形态上,由相对注重打破“思想僵化”走向也注重解决“思想分化”和凝聚共识;在社会发展上,由注重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发展走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在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上,由“回应挑战”走向更加注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对未来必将产生历史性影响,必将载入史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时代基础。‎ 26‎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历史性影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和实践依据。这种历史性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时代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的根本依据。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根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从需要方和供给方及其之间的矛盾关系来讲的。需要方,过去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今天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拓展了人民需要的外延,它包括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同时也提升了人民需要的内涵和质量。供给方,过去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今天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是从发展的范围、领域来讲的;不充分,是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层级来讲的。今天,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强劲,“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应当从人民需要的总体状况、社会供给总体状况、人民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关系状况,来判定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状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我们理解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26‎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立论基础、哲学方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应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都立足于这一新时代或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三个意味着”,实质上讲的是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或历史新起点,回答“从何出发”。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五个时代”,实质上讲的是“新时代”的目标,回答“走向何方”: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五个时代”,其本质与核心就是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即从大国迈向强国的伟大飞跃。新的历史方位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既要在实践各个领域和层面思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进而实现强起来的方向和方略;也要在理论层面思考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好理论准备,即提出新理论、作出新概括。‎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6‎ 社会主要矛盾蕴含着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蕴含着中心任务,中心任务蕴含着历史使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味着要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中心任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质是实现人民幸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实质,是要牢固树立并落实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由大国成为强国问题提出来的,其实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因此,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根本问题,就意味着要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牢记这种历史使命。‎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推进“四个伟大”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论断,它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根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四个伟大”: 第一,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且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来理解和把握“四个伟大”。‎ 第二,推进“四个伟大”的实质,是为实现伟大梦想、完成历史使命确定根本路径,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确定总体框架。‎ 第三,既要理解和把握“四个伟大”各自的内涵及其意义,更要理解和把握“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内涵及其意义。“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意义重大。‎ 26‎ 第四,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它所解答的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主要矛盾,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必然提出新的重大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都聚焦于回答当时提出的时代课题,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时代课题,无不关乎中国的前途命运,关乎中国去往哪里、走向何方。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根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根据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解答的时代课题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 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根据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俱进地审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实质、意义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怎样理解中华民族要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怎样理解要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这些影响时代发展之根本问题的思考,实质上可以归结为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这就是时代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八个明确”;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十四个坚持”。‎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完整、逻辑严密。‎ 26‎ 党的十九大报告基于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理论创新,尤其是基于对时代课题的解答,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中,为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解答新的重大时代课题的进程中形成、提出的。这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和实践基础。正如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物质成果一样,人们也创造自己的思想成果,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他们只能在所处的时代中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等丰富内容。“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主要从理论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及其内在逻辑主要是:‎ 一是根本主题和奋斗目标。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是主要矛盾和以人民中心。明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导向,为实现大国成为强国提供价值引领。‎ 三是推进“两大布局”和坚定“四个自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方略。‎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实现大国成为强国的根本路径。‎ 五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为大国成为强国提供法治保障。‎ 六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强国必须强军,这是实现大国成为强国的军事和国防保障。‎ 七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为实现大国成为强国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八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这是为实现大国成为强国提供政治保证。‎ 这八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从主题目标、价值导向、总体方略、根本路径、法治保障、国防保障、国际环境、政治保证来讲的。“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主要从实践上回答“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基本方略着力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致力于强起来,聚焦于“两大布局”。‎ ‎(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 2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飞跃,源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解答;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所进行的思考;聚焦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和解决;形成于对推进“四个伟大”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和把握。要言之,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和成果新拓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坚实基础和立论根据。我们应有高度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 第三,学习《三十讲》,要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十九大最大的概念和创新是什么?一个是“新时代”,一个是“新思想”。“新时代”是实践创新,“新思想”是理论创新。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进入了新时代,就要形成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理论上就需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新时代的实践创新和新思想的理论创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良性互动。‎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我们党是一个特别重视理论建设、理论武装的党,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 26‎ ‎,1937年毛泽东写作了重要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新民主主义论等等,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到了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特别是关于解放思想的论述,对后来推进改革开放,走出一条中国道路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使理论创新有了很大的提升,达到了新的水平、新的境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新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26‎ 综观整个“十九大时间”,特别是习近平同志的大会报告和同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充满了人民情怀,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人民立场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十九届一中全会开完,习近平同志在会见记者的时候讲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他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两个最核心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由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推进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提出,而习近平对这两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强调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此外习近平还有自己的原创性贡献,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又提了两个有关“中国”的概念,一个是“中国话语”,即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一个是“中国方案”,即为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我觉得这样更有整体性,不仅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中国话语”“中国方案”,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大智慧、大思考、大逻辑。以上讲的“四个中国”,基本上能对应于我们讲的“四个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对应的就是“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对应的是“道路自信”,“中国话语”主要对应于“文化自信”,“中国方案”主要对应于“制度自信”。这样就把“四个中国”和“四个自信”结合起来了。我觉得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原创性贡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刻理解和把握。‎ 26‎ 第四,学习《三十讲》,要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细细品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能深深感受到一个饱含着13亿人美好未来的初心使命在绽放,一股沉淀在深厚历史底蕴中的大国气质在流淌,一个以天下为已任、勇于担责的大国形象在肩负。这是人民立场、中国精神和世界担当融为一体的家国天下情怀。‎ ‎(一)在鲜明的立场中展现人民情怀。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一切充满了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人民情怀,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 一是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道路选择和评判的主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与进步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6‎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提供更多就业、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更好兜底的社会保障。”“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坚持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的价值目标。“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一切宣告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目标,这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根本需要、融入于人民的美好愿望与幸福追求,承接了浓浓的民众地气,灌注了鲜活的实践生气,是接地气、通下情、入生活、有温度、有生机的新思想。‎ ‎(二)在独特的气质中展现中国精神。“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从十九大报告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个大国基于“四个自信”而表现出来的风范和气度。‎ 一是凝聚中国力量。‎ 26‎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里,可以反复看到“中国梦”“中国精神” “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自信,也凝聚起了磅磗的中国力量。‎ 二是注重中国表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等经典俗语阐述了中国充满多彩性、平等性以及包容性的世界文明观。“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让我们在“情飞扬、志高远、人灵秀”的文化温润中,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体现出中国气质、中国从容。习近平总书记内源于心,外陈于情,既善用中华文化元素,又兼顾别人的表达习惯,在中外融通的话语体系中以讲故事、引寓言、说俗语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示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中国表达, 也凸显了大国领袖的正大气象。‎ 三是展示中国智慧。‎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在宣示以更为广阔的胸襟和更为大胆的力度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同时,也表明了要以自身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与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意愿,进一步凸显了全球治理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三)在开放的胸怀中展现世界担当。‎ 26‎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十九大全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向世界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引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恢宏历程,充分展现当今中国“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形象,也体现了一个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秩序问题上的智慧贡献。‎ 第五,学习《三十讲》,要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是在深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是对我们党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的继承,又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特别要坚持在学懂弄通的前提下,真正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实践新思想要在坚定“四个自信”上下功夫、见成效。‎ 26‎ 党的十九大鲜明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主题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制度意义和世界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深刻领会,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实践新思想要准确把握五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在树牢“四个意识”上下功夫、见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成就和变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我们每一个地区的发展都是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回顾我们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我们党伟大光荣正确。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和路子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成绩。我们要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最大政治,衷心拥戴核心、坚决维护核心、自觉服从核心、坚定紧跟核心。‎ ‎(三)实践新思想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上下功夫、见成效。‎ 26‎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阐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我们党完成历史使命的新考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按照新目标新部署新要求,重新审视、考量、调整、完善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实践新思想要准确把握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和决策部署,在落实“四个着力”重要要求上下功夫、见成效。党的十九大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提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政方针、战略举措和重大部署。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殷殷嘱托,持之以恒落实“四个着力”重要要求,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五)实践新思想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上下功夫、见成效。‎ 26‎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是新时代管党治党建设党的基本遵循。我们要把握根本原则,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突出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统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把十九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是学习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辅导资料,内容全面具体,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落实。特别是在座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学习贯彻《三十讲》的“关键少数”,务必要先学深学,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动全市迅速兴起大学习的热潮,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蓝图方案化、具体化、项目化,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发展新业绩。‎ 2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