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划总结之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计划总结之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数学计划总结之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 ‎   一、本次数学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 ‎  本次数学期末试卷命题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依据,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努力提高普及水平;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积极主动发展为原则,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好螺旋上升的教学要求,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力求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 ‎  1。试题结构的分析 ‎  本套试题满分120分六道大题包含30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目占57分,主观性题目占63分。代数占66分,几何占54分。‎ ‎  2。试题的特点 ‎  (1)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如17,18,19等题,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第10题、13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第15题、16题、24题等,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  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8题、9题、23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21、22题,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试题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如22题,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并要求活学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  三、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  1‎ ‎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 ‎  通过对我校八年级379份数学试卷进行分析,本次测试八年级的平均分是70.13分,及格率是57.78%,优秀率是27.70%,最高分是120分,最低分是10分。‎ ‎  2 学生失分的主要题型及原因分析 ‎  选择题的第10题,大多数学生做错了,出错原因是不能理解题意,不能灵活地运用折叠的含义,几何中的相关定理。‎ ‎  这次失分最严重的是17,18,19这几大题,主要是《整式的乘除》这章的内容,失分原因是我们上新课速度过快,学生理解消化的时间短,加上老师观念上有问题,认为只要学生认真了,就一定会做的。‎ ‎  第25题是动点问题,分段函数,这类问题在平时训练中强调过,但学生答题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能力还没达到。‎ ‎  其它各题,得失分正常。‎ ‎  四、教学启示与建议 ‎  通过对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  平时教学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  2。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 ‎  3。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  数学教学中应经常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设置,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选配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 ‎  4。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  近几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同观点、质疑等,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让同伴听懂,以及理解和所懂同伴表达的数学思想,并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本质,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变化的过程。‎ ‎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  为了了解我校八年级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情况,从而有针对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九年级数学备课组认真组织分析这次期末考试。现将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命题及质量分析的情况汇报如下:‎ ‎  一、指导思想 ‎  本次数学期末试卷以新的课程标准和人教实验教材为依据,以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努力提高普及水平;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积极主动发展为原则,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好螺旋上升的教学要求,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力求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二、试题特点 ‎  1.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按照课标要求,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达标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有发展性的要求。‎ ‎  2.试卷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体现“课标”螺旋上升的学习要求。各部分试题所占比重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 ‎  3.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例题,习题中的中等难度部分,个别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应当把“难”定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水平的考察、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关注。‎ ‎  4.合理安排主客观试题的比重,控制题量较好,全卷共25题,其中填空和选择共16题48分,解答题9道72分,解答题中小题较多。‎ ‎  5.试卷注意联系实际创设问题背景,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试卷强化应用意识,并通过大量素材,提供给学生用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在新与旧的对比中、在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的转化中、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生活中需要数学的理念。‎ ‎  三、试卷得失分情况分析 ‎  (1)第1题81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错的较多,部分学生选择B,说明他们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未掌握,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了;‎ ‎  (2)第9题看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函数值小于零的范围,做错的多,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数型结合的能力较差;‎ ‎  (3)第10题做错较多,这道题是一道小综合题,主要考查轴对称知识的灵活运用;‎ ‎  (4)第11题学生填的不够完整,学生对-1、0、1这三个数的特性不够熟悉;‎ ‎  (5)第12题部分学生用错公式;‎ ‎  (6)第13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考察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些学生用边边角去判定;‎ ‎  (7)第16题不会做的较多,此题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学生未充分理解题意,看懂图像与已知数据之间的联系;‎ ‎  (8)第18题大部分学生没有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去解,一部分学生完全平方公式用错了;‎ ‎  (9)第19题因式分解,学生对完全平方式不够熟悉,还有部分学生因式分解不够彻底;‎ ‎  (10)第20题证明方法很多,一部分学生没能发现简便证法,而是通过三角形一次或两次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 ‎  (11)第21题作图题不是很规范,有垂直符号没标注,对称点坐标没交待。但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 ‎  (12)第22题得分率较高。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未证CA=CB,忽略11时30分出发,故没将时间算出;‎ ‎  (13)第23题主要问题:第一问不等式列错,第三问部分学生未用一次函数增减性解答;‎ ‎  (14)第24题总体得分不是很好,得满分7分大约占百分之十五。此题共三问,第一问解答得3分的较多,第二问求CD解析式错误原因是把D点横坐标-4写成4,第三问解答较差;‎ ‎  (15)第25题有关动点问题的综合题,第一问许多同学没有写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第三问错的尤其多,多数学生读不懂题意,理不清题目中所给的数量关系,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  四、考试反映的主要问题 ‎  (1)班级的优生率偏低,极差较大。最高120分,最低分0分。因此,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工作,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特别是培养尖子生任务依然很艰巨。‎ ‎  (2)“双基”‎ 教学还有一定的问题。例如解应用题、一次函数、整式的化简计算、实数运算等各种错误很多,得分率不高。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时,有效安排学生的活动和技能训练,强化目标意识和反馈意识,仍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  (3)数学解释和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不够。例如第21题、第22题、第24题、第25题,从各班的质量分析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较多,答卷时表达和解释不规范、欠准确,反映出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应的要求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4)依“标”治“本”重视不够。本次考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按照新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命题,突出了教材中基础知识和基本素材的基础作用。但是考前的复习和平时的教学还大量存在弱化过程,例如第20、21题在教材中例题、习题、复习题中都出现了,但得分情况却不理想。‎ ‎  (5)“应用问题”依然是教与学中的难点。本次调研试题中,应用性试题比较多,学生得分率相对偏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简单的解题和考前训练,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而非一朝一夕之功。应用性试题考查的实际效果,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  五、对我们今后教学的建议。‎ ‎  1.数学教师应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到位但又不越位。八年级很多教师在几何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过分的提高了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结果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一些正常要求没有达到位,相关能力也没有形成。‎ ‎  2.把握数学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双基”的基础性作用。教师宜以严谨的作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 ‎  3.加强例题的教学,新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补充例题,加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  4.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  5.进入八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