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抓好落实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讲稿——抓好落实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讲稿——抓好落实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  近几年,永州市委、市政府认真把脉“市情”,看准干部队伍执行力不强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拦路虎”,将执行力建设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大力推进,切实解决不执行、乱执行、慢执行、软执行问题,发挥了执行力在推进工作落实中的主抓手作用。‎ ‎  提升干部执行力,将一些主观上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为了现实,一些偶然的经验变为必然的趋势。我们对领导干部实行实绩卡和执行力卡管理,将干部的聚焦点和正能量引向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促使全市工作发生了具有品质和深度的变化。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小康提升幅度排全省第2位,‎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被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评为全国幸福城市20强,全省群教活动两次民调分别排第1、第2位,极大增强了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 ‎  提升干部执行力,必须打好组合拳,拳拳精准到位。一是坚持以身作则,发挥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的标杆作用,考核对象主要是各级各部门的班子成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实际问题引导执行方向,以执行力建设引领干部走向发展最困难、问题最多、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三是坚持立信于民,下发的文件要坚决执行,签订的合同要坚决兑现,制定的制度要坚决遵守,既定的部署要坚决落实;四是坚持督查督办与比较公开,通过督查督办加快工作进度,通过比较公开营造创先争优氛围;五是坚持考核奖惩,将执行力考核与干部奖惩、使用挂钩,努力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让执行力强的干部脱颖而出。‎ ‎  提升干部执行力,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执行力问题,本质上是干部队伍的作风问题,核心是“四风”问题。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执行力建设,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努力使考评结果更加准确地反映各地各单位工作实际。必须以“说到就要做到、承诺就要兑现”的决心用好执行力考核结果,让 广大干部在公平公正的用人导向中主动提升执行力,让执行不力、等待观望的人没有奔头,让执行力建设不再是流于形式的“一阵风”。‎ ‎  讲稿——抓好落实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  一、革命领袖和历届中央领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执行落实高度重视 ‎  为政之要,贵在执行落实。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公信力,没有发展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就会丧失长治久安的执政基础。对干部队伍来讲,执行力就是全面深入准确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能力。从共产主义的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到我党历届中央领导,都十分注意并高度重视执行落实的问题,并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  马克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堆纲领更重要。”列宁针对俄共革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鲜明地指出:“少讲空话,多做实事。”“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毛泽东同志指出:“什么东 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中央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对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提出了系列要求:“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折腾,不反复,切实干出成效来。”“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 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政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 ‎  我们重温革命领袖和历届中央领导对抓落实、提升执行力论述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其实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执行思想、智慧和经验,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借鉴。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出:“言 必行,行必果。”这个“行”指的就是执行的行动,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执行”思想。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指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  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意思是如果执行力不强,再正确的决策、再完善的制度、再中肯的意见,也达不到预期目的。现实工作中,几乎所有决策都不可能至臻完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去不断发现偏差、不断修正完善、最终达到预期目的。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说:“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说:“一位领导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管理学中的格瑞斯特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  ”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事业成功都是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必须从最容易最细小的地方执行到位。成语“令行禁止”,讲的是律令一旦颁行,就要马上生效执行,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现代管 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这同王守仁心学中所讲的“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 ‎  重温革命领袖和历届中央领导对执行落实的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  第一,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始终是落实各项工作的最重要基础。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最终要靠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来保证,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我们必须把提升执行力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下决心、下力气抓好。‎ ‎  第二,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提高执行力中践行讲党性、树形象、做表率,带头执行,率先执行,在工作中切实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  第三,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做好工作的最现实需要。我们现在遇到或者出现的问题,多数都出在制度不落实、工作要求不落实,至少是落实不到底,差最后几公分。要防止问题再次出现,唯 一的办法就是狠抓落实,要在 XX范围内掀起层层严要求、层层讲规矩、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将执行力贯穿到工作的每个环节。‎ ‎  第四,抓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弥补制度缺陷的最有效途径。规章制度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的,规章制度难免会存在死角和盲区,而提升执行力是严格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弥补制度缺陷,规避执法风险的最有效途径。‎ ‎  二、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症结 ‎  当前XX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总的来说在逐步提升,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  1、不执行。主要表现:‎ ‎  一种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同志对三令五申的事,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我行我素,自由散漫,毫无戒惧之心。制度在一些单位成为空喊的口号、挂在墙上的标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个别领导干部对制度规定不落实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害了自己,更给工作正常开展及整体形象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  另一种是找借口找理由,不执行。有些同志站位不高,理解不了上级要求和党委决策意图,强调各种困难、臆造多种危险,‎ 不想执行,这是认识层面的问题。有些同志为官不为、尸位素餐、得过且过,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推诿扯皮,不执行,这是担当层面的问题。有些同志对党委决策事项、安排的任务能够接受,但机械执行,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请示不汇报,不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是推给领导,这是能力层面的问题。‎ ‎  有些同志对会议决策的事项、领导批示交办的工作满口应承,背地里却一拖再拖,或只受理、不办理,甚至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当面说“好”背后“放炮”,受到督察追问后又找理由、摆困难、讲原因、推责任,这是品行层面的问题。有的同志一句“我不会”或“我干不了”顶一万句,对领导交办的任务一推了之,等到了有表彰奖励、提拔晋级的机会时又哭天摸泪,怨同事、怨领导、怨组织,这是机制层面的问题。‎ ‎  2、乱执行。主要表现:‎ ‎  一是有利的执行,无利的不执行,有人情、有好处,能办不能办的事都办;没人情、没好处,该办的事也久拖不办,可能得罪人的事不解释不说明,不做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直接推给领导,甚至还在背后出馊主意,博取人情。‎ ‎  二是有些同志对上级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清楚,一问三不知,要么就是乱解释乱执行,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或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做了很多无用功。‎ ‎  3、慢执行。主要表现在:‎ ‎  一方面,拖拖拉拉,效率不高。有的同志“衙门作风”根深蒂固,爱好“耍权威”,不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故意吹毛求疵,故意刁难,本来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非要 “等一等”、“看一看”、“请示请示”,导致问题长时间解决不了。‎ ‎  另一方面,个别单位搞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执行组织决定、领导指示以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凡事把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委部署的工作,有利的就争,麻烦的就推,合口味就办,不合口味就拖,借口满天飞,有的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就是看不到实际行动。‎ ‎  4、软执行。主要表现在:‎ ‎  一是只管做了,不管做好。有的同志没有“工作必须做到位做到好”的意识,做事只管做了,但是否做到“根”上,是否真 落实、真管用就不管了。有的同志明知自己存在不足,却以各种理由不去学习补充,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花拳绣腿,应付交差。有的同志满足于开会部署了、文件下发了、程序走过了,但不问结果如何,质量如何。在他们心中,有了这些形式,有了这些程序就算完事了,自己就没有责任了。其实是做了但做得不够,执行了但不够到位,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尽责,就一定会受到追责。‎ ‎  二是浮于表面,不敢碰硬。有些同志想问题办事情带有惯性思维,工作浮在表面,不愿意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畏难情绪严重,显得能力不足。遇到棘手问题、困难问题束手无策,不调研、不思考、不集思广益,不积极地去出主意想办法解决,而是推给领导推给上级,你问他情况他又“一问三不知”,最后事情办成了办好了是他的功劳,事情办砸了办坏了是领导说的---与我没关系。‎ ‎  三、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在于作风建设上的种种不足 ‎  1、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很多政策、文件执行不到位,表面上看可能是决策脱离实际或干部没有责任心不敢担当,根子还在于世界观不正,私心杂念作怪,没有将履职尽责放在心上。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是总开关,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党员干部思想和行为。‎ ‎  解决世界观问题,就是解决要不要执行问题、愿不愿执行问题。同样的工作任务,不同的人去做,往往出现不一样的效果,这不是思路问题,也不是决策问题,而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世界观问题。世界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就没有内在动力去执行,就会出现不执行、乱执行、慢执行、软执行等不良现象。‎ ‎  2、思想解放不够。当前,党员干部执行力不强问题,很大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更多是“头脑风暴”,今天解放思想则要面对现实的利益博弈。一些单位和干部之间缺乏沟通,不相互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有的领导干部满足于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怕承责任,怕担风险,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安于现状、庸懒散软。‎ ‎  3、“四风”问题反弹。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作风问题主要是“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惟妙惟肖地给“四风”画了四幅“肖像”:形式主义——知行不一、不求实效;官僚主义—— 脱离实际、漠视现实;享乐主义——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奢靡之风——铺张浪费、生活奢华。要看到,党员干部作风 扎实,办事积极,勤于钻研,执行力往往就强;作风不扎实,办事拖拉,怠于思考,执行力一定就弱。之所以出现有制度不执行,有规定不按规定办,有难题解决不下来,就一定存在“四风”方面的问题。‎ ‎  4、能力素质不够高。政策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执行者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政策制度执行效果。今天,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看到“坏处”、会不会解决“难处”。‎ ‎  有些工作推不下去,没有应有的质量和效果,在于一些干部缺乏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缺乏认真思考和对上级决策的准确理解,在操作上没有路线图、时间表,使得很多好政策、好制度得不到很好实施,很多好事办得不到位。‎ ‎  5、制度不够完善。当前很多制度政出多门、时间久远,面对众多相互制约甚至冲突的制度时,有些执行者往往从自身利益角度做出取舍,执行其中的一种,这必然导致制度执行的片面化甚至正确的制度难以执行。比如对执行不力的人往往是不问责、不追究、‎ 不惩处,坏的不臭,这样会助长他们工作的消极性,对有效执行的人不褒奖、无法鼓励,好的不香,会挫伤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 ‎  6、领导示范不到位。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古人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看出,领导带头作用对执行力的影响很大。只有一级做给一级看,执行才能到位。当前,很多决策、政策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少数中层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  个别中层领导不愿顶真、碰硬,事事“老好人”,遇到执行力问题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个别同志习惯以“创造性执行”为借口,执行政策制度时自我取舍、断章取义、变通执行,不是以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的为出发点;有的别出心裁另搞一套,以强调单位特殊、人员特别为由,绕开制度,拒不执行。凡此种种,都严重影响了执行力的发挥。‎ ‎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的导向。查找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剖析问题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我们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干部队伍执行力的大变样。‎ ‎  四、坚持改革创新,抓好落实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  通过分析当前队伍抓落实不好、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及原因,不难看出,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打好组合拳,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  (一)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有机融合自觉力、思考力和落实力 ‎  现实生活中,完成同一项工作,有的人积极主动,有的人却消极应付;有的人得心应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有的人完美无缺,有的人却差强人意。为什么?《执行重在到位》一书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执行力 =(思考力+落实力)×自觉力。我认为很有启发意义。自觉力是指执行的主观意愿强度;思考力是指正确的思维能力;落实力,是指执行到位的能力。其中,自觉力具有“乘数效应”,能将另外两种力产生加倍放大的效果。因此,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必须将干部队伍的自觉力、思考力和落实力有机结合起来。‎ ‎  1、把好“总开关”,增强自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关乎思想源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和行为方式。自觉力来源于“总开关”,决定着想不想干、愿不愿执行的问 题。是主动负责还是被动应付,效果肯定大不一样。把好“总开关”,增强自觉力,关键要做到:‎ ‎  一是强化忠诚理念。忠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没有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只能成为空想。‎ ‎  二是强化担当精神。这是增强自觉力的关键。中国人历来就有担当精神。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勇于担当的仁人志士史不绝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国诗人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登高而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主动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解放、自立自强和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时期,XX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 党员干部要有干事创业非我莫属、开拓创新舍我其谁、攻坚克难用我必胜的豪迈情怀,敢于挑重担,自觉解难题。‎ ‎  2、学好辩证法,增强思考力。思考力也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越强,决策就越正确,对决策的理解越准确,执行就越到位。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为学”。意思是讲,学习的人不一定要当领导,但当领导的人一定要学习。党员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全面而不是片面、联系而不是孤立、动态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 ‎  通过对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思维多一点深刻、少一点肤浅,多一点全面、少一点片面,多一点远见、少一点短视。这样,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就强,执行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  二要正确思考,谋划决策。正确的决策是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的基础。决策正确,执行起来事半功倍;决策不当,执行下去将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实践中,正确的决策思维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是科学思维,即决策的方法要科学,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 ;‎ ‎  其二是民主思维,即决策要民主,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纳良谋,以“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凝心聚力、形成共识;其三是法治思维,也就要把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贯穿决策的全部过程,涵盖决策的各个方面,决策的主体、程序、内容、实施及监督都要依法。只有把决策建立在科学规划、充分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决策才能更加符合实情、更加科学有效、更加便于执行。‎ ‎  三要准确把握,有效执行。决策作出之后,对决策的把握尤为重要。制造同一种产品,有优等品、合格品、次品和废品之分,原因就在于工人对生产工艺的把握不同。党员干部执行决策也是如此,执行之前必须准确理解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完成目标需要运用哪些方法、手段,动用哪些资源,怎样用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好的效果,等等。‎ ‎  这都是执行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实践中,党员干部必须解放思想,用创造性思维执行决策。别人干不成的事你能干成就是解放思想,遇到困难时你能突破瓶颈就是解放思想,思想不统一 时你能突出重围就是解放思想。在工作中准确地把党委精神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落实方案与实施办法,使执行更加到位、成效更加显著,发挥执行力的最大活力和最大效益。‎ ‎  3、造好“船”和“桥”,增强落实力。执行要到位,方法和能力很重要。拿破仑说过:“任何出色的战争都是讲究方法的战争。”方法对执行就好比过河的船和桥一样重要,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过河就必须要有船和桥,那么我们讲方法就是要解决船和桥的问题。”‎ ‎  一要细化、量化目标任务。细化就是对达到目标的步骤、时限、方法、措施逐个罗列,把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变量”和“意外”等各种可能性都考虑进来,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充分。量化就是把具体目标定量化,将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数个小目标,明确到每个人身上。目标越细化,执行越轻松;任务越量化,操作越容易。‎ ‎  二要时时处处掌握主动。习惯于等待、观望,依赖和侥幸心理严重,工作就会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要经常对照自己的岗位找 差距,对照工作的标准找不足,对照上级的期望找改进,对照出现的问题找方法,这样才能改变“事事被动”,做到“处处主动”。‎ ‎  三要不找借口、不找理由。在落实执行的过程中不要总是问为什么要我做,要多想想怎么做,怎样把它做好,不找任何借口。有了工作任务之后,不要等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才去做。越是讲条件、找理由,就会觉得事情越难办,能做好的也感觉做不好,能做成的也感觉做不成。‎ ‎  要想办法自己做,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四要埋头苦干与抬头巧干相结合。要改变过去的用旧观念考虑问题、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做法,多向领导学习、向先进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会借用别人的智慧,多想办法,抓住要点,善于借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少走弯路,打开局面。‎ ‎  (二)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健全完善制度,释放制度红利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健全完善的制度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前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些规定变成了‘稻草人’,摆在那里没有用”。对中央八项规定,他指出,“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 ‎  他明确要求,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XX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激励干部的执行行为,正确的决策才能得到强有力的贯彻和落实。‎ ‎  1、用良好的选人用人制度引导干部提升执行力。孔子《论语·为政》中有句话,“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那些不正直的人,人民就信服你;选用不正直的人,罢免那些正直的人,人民就不会信服你。关于好干部的标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一条作了明确规定,即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  与2002年的条例相比,新条例增加了干部选拔以德为先原则,明确了六种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情形,规定考察人选要过“纪检关”、“审计关”等等。这都是新时期的干部用人导向。导向就是风向标,打造一支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必先营造一种好的用人 风气。坚持重用提拔人品正、有办法、干实事、能攻坚的干部,工作才会渐入佳境;‎ ‎  反之,如果“溜须拍马之辈”获得任用,“孺子牛”受到冷落,局面就会陷入困境。要把提高执行力和干部选拔使用紧密挂钩,真正把那些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出来,真正让善于推动发展、执行力强的干部提拔到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上去。对缺乏责任心、执行力不强、作风不实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 ‎  2、用严格的监督问责制度促进干部提升执行力。监督问责是一个反馈、总结、纠错的过程。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只有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当中,才会打造出一流的执行者。通过明确执行者各自的职责分工,将执行的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目标责任确定之后,没有监督问责也会形同虚设。要建立严格的督办机制,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工作及群众反映意见强烈环节的明查暗访,积极推行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要加大问责力度,着力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等突出问题。通过问责,既要追究工作失职失误的责任,又要追究不作为、乱作为的“无为”问题。‎ ‎  3、用科学的考核奖惩制度激励干部提升执行力。考核奖惩制度是指挥棒的问题。提高执行力只靠喊口号无济于事,必须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形成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执行与否”、“执行得怎样”要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建立起科学的执行力绩效管理体系,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失职必查、渎职必究,保证政令畅通,推动工作落实。‎ ‎  (三)提升执行力必须营造干部队伍执行的文化氛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抓落实和执行力的养成,除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考核之外,更多的则是在干部队伍中培育执行文化,达成执行共识。‎ ‎  1、结果第一。执行既要重过程,更要重结果。结果才是硬道理。没有结果的执行,就是徒劳无功。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曾说:“我不会用言语去回应质疑,我只用具体的结果赢取信任。”古往今来,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别只有两个字:结果。看一个干部有没有执行力,讲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都不如结果好看。真正优秀的 执行者,永远不会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类的话语为自己找借口,因为执行的到位,并不取决于你付出了多少“苦劳”,而在于你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 ‎  2、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最好的时机是“马上”。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路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所以做出了决策之后,不要等不要靠,要立即行动,行动了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不行动就百分之百失败。“今日事,今日毕”。要彻底杜绝拖延主义,很多时候,拖延还是马上做,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  3、做好,才叫做了。“做了”与“做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一个人是不是执行力强,关键就看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一个组织抓执行是不是抓住了关键,也看它是不是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做好”两个字上。做好必须达到三个标准:按时、按质、按量。三者缺一不可。按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绝不拖延;按质就是要保证质量,不能偷工减料;按量就是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少一个都不行。‎ ‎  4、干一件成一件。就是办一件事就像一件事,办一件事就成一件事,要么不干、干就干好。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学会弹钢琴,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工作任务项目化、责任制、路线图、时间表,‎ 构建环环相扣的落实链条,确保落实目标不走样,完成任务无折扣,一件一件抓落实。‎ ‎  5、方方面面圆满。圆满是对一个优秀执行者的最高要求。所谓圆满,就是不仅要做成一件事,还要把事情做得无懈可击,处处无可挑剔,方方面面叫好。要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对工作追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 ‎  6、问题导向。马克思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党员干部必须把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增强执行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经常反思、扪心自问:是否还有工作需要开展?是否还有问题没有督察整改?只有“一日三省吾身”,才能“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 ‎  (四)抓落实提升执行力必须发挥中层主要负责人的标杆作用 ‎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执行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试金石,领导带头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最大的不同,‎ 就是有更多的机会干事,有更大、更好的舞台表现自己的才干。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体现在:‎ ‎  一是勇于争先。要在思想上争先,目标上争先,速度上争先,标准上争先,坚持“不干则已、干则一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先人一步的思想观念,高人一筹的胆略气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  二是深入一线。要认真分析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仔细对照先进找差距,把发展的压力变为前进的动力。要亲自抓安全、保稳定、促发展、谈项目,真正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取得在一线。‎ ‎  三是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  ”敢于担当,就是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一个干部的担当、责任,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 ‎  要正确对待失误和挫折。干事难免出错,在荣誉面前不争功、在失误面前不推过,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觉悟和境界。不能功劳都是自己的,失误都是别人的。只要我们一心为了工作和事业,即使一时遇到一些干扰和非议,但最终会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口碑。‎ ‎  (五)提升执行力必须严明纪律约束 ‎  党的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增强执行力的根本保障。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  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坚持廉洁从政。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必须防止和克服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 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  抓好落实提升执行力,是当前队伍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更是XX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一项艰苦的基础工作。基础不牢,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班子队伍不行,别说发展就是稳也稳不住。抓落实提升队伍执行力,需要久久为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让我们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做到“四个服从”,进一步强化执行意识,树立抓落实理念,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为建设工作安全、生活康顺、生态优美的XX而努力奋斗!‎ ‎  讲稿——抓好落实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  全市提升干部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动员大会吹响了全年奋战的集结号,方向明确、振奋人心。同时,大会也一针见血的指出,阻碍抓执行抓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敢担当、能力不强等方面,这些问题破坏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我们必须坚决拔除的“倒刺”。‎ ‎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干部执行力,让工作落到实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抓执行抓落实。‎ ‎  抓执行抓落实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执行工作的过程就是讲政治的过程,政治坚定执行才能正确,导向鲜明才能激发执行的主动性,纪律严明才能强化执行的坚决性。抓执行抓落实要注重工作的落细落实,决策要科学严谨、充分论证,落实要一线推动、干就干实,同时要有比学赶超的高目标和争先进位的精气神。抓执行抓落实要有完善的工作机制,要实行定目标、定责任人、定标准、定考核“四定”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和指挥部工作机制。抓执行抓落实要努力提升能力本领,坚持在学习中提升能力,在实干中增强本领。抓执行抓落实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行政审批便民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打造诚信法治环境。抓执行抓落实要强化风险防范,树牢底线思维,算清政治、经济、社会“三本账”。抓执行抓落实要夯实基层基础,落实好“双基”提升年工作任务,带好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普遍提升基层执行力落实力。‎ ‎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这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迈向邹城美好未来的新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兴强化执行狠抓落实之风,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全面加强干部执行力落实力建设,奋力谱写2019年邹城发展新篇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