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师德 师风 师爱
其他论文之师德 师风 师爱 游仙区石马镇三星博爱小学 陈佳家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消息可以很快的传遍祖国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公务员、医生还是教师,各个行业的职业操守正在被社会所质疑。作为一名老师,怎样做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呢? 【关键词】 师德 师风 师爱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消息可以很快的传遍祖国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公务员、医生还是教师等,各个行业的职业操守正在被社会所质疑。作为一名老师,怎样做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呢?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在从事教育活动中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更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第一,加强自身学习、修养,更新教育观念。 “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得有一桶水。” 当今时代,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要求学生学习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第二,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当今社会,有些人把名誉、金钱、权利看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法码,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第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职业劳动与其自身人格的塑造的关系。而这三个关系当中的核心问题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是因为,从教育的三大要素进行分析——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因素是其主要地两个因素。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其中主要的关系。师德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爱。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给予学生的呵护、关照、关心、关怀。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师生的关系必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爱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的环境、家庭结构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如:离婚率的增多,使得一些孩子们变得孤独、冷漠;生活优裕,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宠爱,使得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强;学习生活枯躁,社会竞争激烈,使得一些孩子生厌世心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变得不够自信;信息、经济、商品化的社会发展带来些消极影响,也使得部分孩子变得狭隘,自私……等等。为此,在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时,我们应特别注意情感的投入,才能造就感情丰富的人,用师爱浇灌孩子的心田,才能切实做到以爱育人。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 第四,“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学生,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崇高的师德塑造学生。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