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大医精诚主题演讲稿
2018年大医精诚主题演讲稿 2018年大医精诚主题演讲稿 2018年大医精诚主题演讲稿 2018年大医精诚主题演讲稿 大医精诚主题演讲稿一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大医精诚的一点体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持一颗仁者心,握一把千秋剑。 在学习医学之前就听过这样一句话: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以误世。我想这意思大概是说:若非神人切不可习医吧。那么医者究竟是怎样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诚惶诚恐地走进了医学殿堂的大门。开学典礼上就跟着老师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救死扶伤,不辞辛苦,执着追求懵懵懂懂间感觉这样的仪式过于形式化,心中并无深刻体会。直到寒窗苦读医学八年,方知医道为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走出学校,面对病榻上被疾病折磨的患者,方才切身体会到孙思邈先生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 今天我们仍然恪守大医精诚,厚德怀仁的古训。大医精诚,精于高超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二者缺一不可,方成就大医。但莘莘医学之子走出校园,走进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或者是临床工作,或者是基础研究,或者是在条件优越的三甲医院,抑或者是在环境艰苦的基层单位,最终必然会有医术上的差距,但这差距断断不能割裂了高尚医德的传承。试问现在的医生,有谁的心中还燃烧着当初的热情和理想,那一团熊熊的火焰是不是早已在功名利禄、职称和奖金争夺中熄灭了呢?不要忘记,医生不只是一种安身立命的职业,更是一种治病救人的信仰和追求。如果医生所拥有的仅仅有高超的诊疗手段,所开具的仅仅是一副副苦极了的汤药;如果医患关系仅仅是金钱与健康的买卖关系,那么,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也终将是无医可治、无药可救的扭曲和病态社会。话说回来,心中无患者,医生追求高超技术的激情又从何而来呢?所以作为医者,首要应该是医德,要以一颗大慈恻隐之心去理解病患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医生要给病患信念、希望和关怀,做他们战胜疾病的精神支柱。医生手中的柳叶刀,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不要忘记用来剖析自己的灵魂。心不近佛者不可为医。一念成佛,一念又成魔,转念之间,是非乾坤,我们只有凭自己的真心才能辨明医者的方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心术不正,见利忘义之人是做不了好医生的。 此刻我不想赞美哪位名医,也不想追思哪位泰斗,我只想向您讲述今年春天最令我感动的人,那就是湖北黄冈的乡村医生顾光球。 告诉您顾光球从19岁到59岁,从赤脚医生到乡村执业医师,默默坚守、忘我工作的40年。 告诉您顾光球那辆破旧的二手摩托车早已成为3000多村民的乡村120。 告诉您顾光球简陋办公桌上快要翻烂的《用药心得十讲》和《农村常见急症》,还有长年坚持学习的《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 告诉您顾光球因为常年行走山路,才穿破了无数双沾满泥巴的解放鞋。 告诉您顾光球开的那些不到30元的处方单,其中一张处方单中6种药,却只有8元钱。 告诉您顾光球的村卫生室中一张张村民的赊账单,自家田里种的能免费给村民用的一陇陇中药。山区生活贫困,但他说:没钱也得看病。能开一剂药的他决不开两剂,能一天吃完见效的他决不开两天。 治好村民的病就是我的快乐,村民需要我,就说明我还有价值。顾光球的话简单明了,却让我霍然开朗,似醍醐灌顶。这不正是我所苦思冥想的医者之价值,医者之追求吗? 顾光球永远的离开了他所牵挂的3000多村民,也永远的留在了人们心中。也许他的医术并不十分精深,但是他的医者心、他的责任和他的坚守都深深的烙上了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又精于医道。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类对疾病的审慎、客观而明智的态度上,建立在对未知医学的探究和敬畏上,建立在对生命和死亡的充分理解上。 一副科学脑,一颗人文心。医学,它没有探究亿万光年宇宙的浩渺神奇,没有诗词歌赋古今文学的风光旖旎,但汤头歌中,柳叶刀下,自有它的微妙与广阔。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当我们面对患者的痛苦呻吟,却悔恨自己的医术浅薄,或感叹于当今医学发展的局限,医生能做的只是偶尔,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那么只能如此束手无策,任岁月蹉跎吗?于是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唯有如此才能安心。 前辈们!老师们!同仁们!在大学我们即为人医又为人师,已经经历的或即将面对的数十载医者路,我必眼底辨秋毫,胸中存灼见,持一颗仁者心,握一把千秋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眼下纷纷扰扰的医疗纠纷,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也必然会在医者精诚的潜移默化中淡淡平息,在愈见完善的医疗 体制改革中慢慢释去。我想有一天,必定会有那一天,中国的亿万苍生享受免费医疗的那一天,中国的所有医者必当抛却名利,悬壶济世。 最后真心祝愿:大医精诚传承万载,杏林春色生机盎然。 大医精诚主题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医而生、大医精诚》。 12年前,因为服从高考志愿调剂,我阴差阳错的到了医学院,从此开始了我的医学生涯。至今,我仍深刻地记得母校的校训大医精诚。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校训时,我是一脸的茫然。老师解释道:《大医精诚》是出自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经典著作《千金要方》。书中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医者,要精于医术;要诚于人品。尽管老师详尽的讲解,我仍然无法体会其中的深刻要义。 然而,当我走出校们,从医不久,我就经历了一次此生难忘的抢救。那是2007年的冬天,我还是一名在儿科轮转的见习医师。一个平静的夜晚,我跟随上级主管医师值夜班。突然,120急救车送来了一个弃婴。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孩子浑身湿漉漉,脸上血肉模糊,哭声愈来愈小,呼吸越来越弱。原来这个孩子被遗弃在野外之后,被雨水淋湿,哭声引来一只野狗的啃食,幸亏被路人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的惨象,旁人简直不敢直视。可是,上级医师、我还有两个护士没有半分的犹豫,立即进行抢救,接上人工呼吸机、输血输液、缝合伤口、换掉脏衣物。。。。。。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婴儿呼吸心跳渐渐恢复正常,生命转危为安。看着这小小的生命,恬静的睡在温箱里,我却久久不能平复。原来,每个人鲜活、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就像娇嫩的花朵一样绚丽,一样脆弱。人世间,只有医者的仁爱才可以托起生命的希望,只有医者的良心才能滋养生命的美丽。医生不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更是性命攸关、生死相托的使命啊。那当初的校训大医精诚,则成为了一句永远警醒自己的铭言,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 目前,全国人口已经接近14亿,而全部的医生护士加起来也才不过900万。14亿与900万的巨大差距意味着中国的医护人员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我强烈的感受到做为一名白衣天使承担的巨大的责任,我深切的知道要做好一名大医精诚的医生的艰辛与不容易啊。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面对着普通大众、社会舆论在质疑医生的操守、拷问医生医德的时候,在压力山大,执业环境很差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国医生、护士们选择的依然是坚守、坚持、再坚持!我们坚守着救死扶伤的岗位,我们坚守着大医精诚的情怀,我们坚守着为医而生信念! 不是吗?请听:我们的钟南山院士,中国当之无愧的大医,他用自己的高超医术践行了自己说过的话:做一个人要有良心,做一个医生更要有良心!请看:中国最美乡村医生 邓前堆,28年来,他靠一套滑轮、一根绳索、一个药箱,穿越怒江峡谷、崎岖山路,为当地的人们问诊送药。他们就是大医精诚的真实写照,他们就是为医而生的践行者。 还有更多、更加平凡的医者,他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光环,默默地守护着大家的健康,他们用真诚去尊重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他们用美好的语言和行动去感动每一个病人,他们用生命去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他们为医而生,正在用大医精诚的坚守铸就中华医魂!谢谢! 大医精诚主题演讲稿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很感谢总工会能够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在全市上下积极开展实现新崛起、建设新、争当新功臣的活动中,我有幸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慨。那么今天,做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是《大医精诚》。在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立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 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也就是说,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短短的四个字,便涵盖了为医者一生的职业准则。 自从南丁格尔那盏小马灯照亮无数伤残战士生命的那一刻起,便有无数医务工作者受到那生命光辉的感召,承担起了守护健康、守护生命的神圣使命。可是当媒体的报道全部都是反映医德反面材料的时候,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做为医者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 大医精诚 这简单的四个字呢?也许我们的专业技巧很娴熟,很过硬,我们已经达到了精这个阶段,但是又有多少医者真正达到了诚呢?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一个从自身外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而逐渐升华到内在心灵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很曲折,在这个充满挑战也同样充满诱惑力的时下,我们明白只有医者们能够真正的将这四个字印在心底,真正将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面前用这四个字衡量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么,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一定会洁净如初,还病人们一份安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