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国旗下讲话稿之第二十周国旗下讲话-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国旗下讲话稿之第二十周国旗下讲话: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我想用法国作家阿贝尔·加缪的一句名言作为今天演讲的主题: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这么说似乎有点夸大其词,但是,这是我看完罗振宇跨年演讲后最真实的想法。 首先,我想请大家抽一小会的时间来一起回忆一下我们的2018年。2018,对我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经历了很多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事情,尤其是当我看到一直进行的有关于留守儿童的公益读书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时,我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感动,还有随之而来的压力。开始的时候我从未想过,我们的“1+1关爱留守儿童经典阅读” 的活动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收到那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我至今记得,2016年的5月20号,当我们第一次在送给留守儿童的书上盖上我们读书会的章,在书的首页写下了第一句我想要对他们说的话的时候,心中涌荡着一种难以名状的使命感。 两个读书地点,四十多个孩子,和他们一起读书、交流还有做家访,两年半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欢欣鼓舞的时刻,与之相伴的还有悲伤难过无奈的泪水。 在进行这项活动之前,我真的单纯的以为,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生活,有着父母的爱,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可是,现实让我意识到了什么才是真相,我们的世界一直是保护伞下的世界,是父母,老师还有身边人所构造出来的,打破这层壁垒,我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孩子无处避雨。 当我们对父母的辛苦付出不以为然甚至感到厌烦的时候,留守儿童们最大的愿望不过就是能够每天喊上一句妈妈。 当我们对城市生活的丰富优渥多彩便捷不以为然的时候,有一个自小没有妈妈、爸爸整日在外打工从不回家的小姑娘曾经怯怯的问:“姐姐,城市长什么样?” 身为女孩,我们是爸爸的公主妈妈的掌上明珠,可是却有人因为是女孩,被视为家庭的耻辱,被爷爷奶奶爸爸抛弃,只能和妈妈一起寄居在姥姥姥爷家。 当我们以为风烛残年仍然不得不为了活着而辛苦打拼的不过是《老人与海》中的人物形象,可是几乎所有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都在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不仅要照顾好几个留守的孙子孙女还要在田地里艰难的耕种收割。 这就是因为陪伴留守儿童读书,我看到的真实生活。 我的父母曾经不止一次的给我开玩笑:“如果不是他们当年学的好,我和弟弟很可能就是留守儿童”。 在场的各位,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只是因为父母做的好或者学的好才没成为留守儿童的? 在这两年的过程中,我已经没有了最开始的新鲜与好奇,更多的是想要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的决心。 两年来,我们经常会被周围的人问道,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件耗时间,耗精力,耗人力,耗财力的事情,有什么用吗?其实一开始我们也没有想过,只是单纯的觉得要和他们一起读书。可是在这两年的时间中,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和他们本是同根同源,只是因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才有了不一样的境遇,他们不过是我们留在家乡的弟弟妹妹,我们该怎么与她们相处? 都说我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没错,这一天终究会来到,而且不会太遥远。那么在我们手中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的?我非常不喜欢现在一个网络上的现象,就是我们00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熊孩子的代名词,还有更多的声音会说“现在的孩子只顾着学习也只会学习,毫无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没有家国情怀”等等诸如此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不是,有很多的事实可以证明,高中生的生活里不是只有学校的日子,我们一样可以与社会碰撞出火花,一样可以为社会做贡献,说不定我们可以比大人们做的更好。 我们的一生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旅游让我见到了天地、阅读让我见到众生,而与留守儿童读书则让我见到了自己。实事求是的说,两年多的活动中学到的人生道理可能比我从书本上学到的多,读书是为了见天地,开眼界,可有了眼界还不够,只有明白众生的苦,才能懂得自己的甜。 2019年,我对自己有两个要求,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的事。也希望大家在2019年做一些改变,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手中的书本,踏出屋子,多看看这世界,多接触身边的人,多观察身边的事。不要对未来太过忧虑,因为,见天地,见众生,是见未来的第一步。 过去、现在、未来,家、国、天下,我、你、他,我们是一个没法分割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不断的在给予我们繁荣欣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身在其中,唯有努力。 所以请谨记: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