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主要是传达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步伐。刚才,我们为两个省级高新区授了牌、颁了奖,奖励了一批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科研成果,希望受奖励的单位再接再厉、创新佳绩。省科技厅张震宇厅长在百忙之中参加我市科技创新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商丘市科技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从申报国家高新区、枢纽经济发展、科技引领、柔性人才引进等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好高铁时代的交通区位优势,引进一些发达地区技术水平高的人才,提高我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攻关能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获奖单位和人员表示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科技工作的省科技厅等省直有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新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大判断,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特别是在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九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今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事关河南前途命运。全省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感、紧迫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全省人民的意志和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引领和支撑。所有这些,对我们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上来,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创优势、保民生,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积极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高新技术企业39家。二是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快速发展。突出抓好载体和平台建设,各类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高新区4个。三是开放式创新不断拓展。创新活力日益增强,市政府2013年就与省科技厅建立了工作会商机制,市校合作、市院(所)合作、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普遍开展,不断紧密和深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和“双创”工作还存在创新创业基础薄弱,创新创业主体总量小、群体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创新创业投入明显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必然会落后于人、受制于人。“十三五”时期,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市委、市政府之所以召开这次大会,就是传达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创新驱动的强烈信号,吹响经济新常态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角。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紧密联系商丘实际,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创新,以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科技创新赢得发展先机、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战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从商丘实际出发,积极主动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市的优先战略,坚持市场导向、集聚资源、人才为先、重点突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大力实施重点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加快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结合商丘实际,我们要抓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一)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科技创新必须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导向,为之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我市金刚石超硬材料及制品、碳纤维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装备、制冷装备、生物质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巨大。下一步,必须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深度研发、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技术和人才等途径,进一步加强技术、工艺、产品、管理等多领域研发创新,突破核心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开发新产品、新业态,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实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针对我市产业层次还不够高,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土地、资源、环保、用工等严峻瓶颈制约的实际,必须加快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依靠高新技术,推广信息化技术、标准化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先进技术、工艺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加工业,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攻关项目,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努力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企业降本增效、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三)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围绕商丘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高端农业的发展需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突出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业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河南省委、省政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提出加大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农业发展路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转折期,抓住机遇,就能够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我们要加快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推动种养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重点实施高产多抗广适花生新品种、玉米新品种、马铃薯等农业重大科技专项,选育示范一批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培训,继续抓好科技“三下乡”活动和“阳光工程”培训,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入户率。‎ ‎(四)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主体是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构建产业创新联盟等途径,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较强行业引领能力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落实国家有关对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其不断发展壮大。‎ ‎(五)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积极引导和激励企业建设各类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达到一定条件的可以直接认定为市级科研机构,享受国有科研机构的相应政策。着力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依托国家和省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质检中心、检测中心等,组织开展关键性技术研究,提升我市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建立科研项目资金公共管理平台,逐步探索依托专业机构管理项目,促进专业机构逐步市场化和社会化。全面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中心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采取政府扶持、奖补等有效措施,着力培育各类企业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检测检验中心、院士工作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研发、中试、技术转移、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平台。对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要加大资金投入、政策保障力度,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要服务给服务,全方位支持。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实现省级研发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全覆盖。‎ ‎(六)实施知识产权提升工程。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突出优势产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点面结合,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重点实施企业专利清零行动、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行动,加大发明专利申请资助力度,增加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资金投入,力争“十三五”全市专利申请及授权量较前五年翻一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项执法,切实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打击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依法规范知识产权市场秩序。‎ ‎(七)实施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工程。‎ 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可以提高到不低于70%。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改革完善市属高校、科研院所聘用制度,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发展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探索建立市级技术转移网络。对经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在我市转化的项目,财政科技资金按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技术转移机构奖励。‎ ‎(八)实施科技开放与合作工程。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继续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政府部门重点做好组织、引导、协调,牵头与知名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搭好台、引好路、服好务。积极组织引导企业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增强创新能力。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深入落实市政府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商丘师院、中科院所属院所、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单位的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落实郑州大学商丘研究院、商丘师院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合作项目建设进度,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设立新的合作项目。各县(区)也要从本地需要出发,积极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促进校地合作步入新阶段。‎ ‎(九)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把人才作为支撑引领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机制,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积极推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支持我市高校、科研院所按照人在岗在、人走岗销的方式,引进高端、急需科研人才。发挥“星期天工程师”作用,鼓励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转化科研成果、专利技术,发展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业态、新兴产业,发挥创新创业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实行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多地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创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用产业集聚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靠事业留住人才,吸引集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十)实施科技资本结合工程。科技创新的投入,财政投入是引导,企业投入是主体,金融投入是关键,要建立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各级财政要按照科技投入法定增长要求,确保财政科技投入落实到位,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要开启金融+科技双轮驱动,完善科技创新融资机制,推进科技投融资平台建设,培育壮大创新投资基金,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为科技创新插上金融的翅膀。证券、金融等部门要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研发,着力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三、落实政策,激发活力,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对商丘来说,加快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双创”离不开科技引领,“双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要把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同铺天盖地的“双创”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让创新的力量倍增,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汇聚起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一)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作用,建设一批覆盖市、县、乡三级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满足大众创业创新需求。加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等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构建“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创新创业高端平台和以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创业驿站、创意坊、创业沙龙为代表,适合服务大众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立融资担保、财会管理、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二)强化创新创业载体。‎ 遵循创新创业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谋划建设更多的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商丘、民权、柘城、虞城等四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借鉴北京中关村、深圳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经验,加强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发展,努力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其他产业集聚区加强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招商引资科技含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建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省级高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集群,根据其资金投入以及绩效情况给予奖补。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实施科学规划布局,统筹产业、旅游、生态系统配置,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技、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坚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程序,放手让企业在市场中自主求生存求发展,积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发挥政府的组织员、保育员、服务员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建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完善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引导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面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方向和领域抓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要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科普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能力。‎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努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履职尽责,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一)明确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完善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对科技创新的导向性作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加强对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的研究谋划,科学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机制。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注重统筹协调,抓好业务指导,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各相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提升能力。在市场、产业、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层出不穷,考验着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创新意识和领导能力。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厚植创新理念、普及科技知识,列为中心组学习的内容和干部教育的重要课题,使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把握科技前沿、掌握创新规律、推动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广泛宣传科技创新的先进典型,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力营造真重视、真投入、真服务、真考核、真落实的浓厚氛围。要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气,使创新思想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褒奖。‎ 同志们,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努力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奋力开创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