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坚定推进改革坚持依法治统讲话稿和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讲话稿合编
2020 年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坚定推进改革坚持依 法治统讲话稿和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讲话稿合编 2020 年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坚定推进改革坚持依法治统的讲话 3880 字范文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19 年全市统计工作,明确 2020 年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市统计局讲 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统计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围绕指示批示,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一是提高了站位。习 总书记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就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批示,中央和省委又先后下发了一系列加强统计工作的文件。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去年先后 X 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 市委学习中心组安排专题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二是显现了成效。 全市各县市区统计机构全面健全了“一局两中心”架构。以政府购买 服务的形式,招聘了一批素质高、年纪轻的统计员,充实乡镇街道力 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统计网络体系基本健全。 (二)紧扣参谋服务,监测分析精细精准。一是经济运行监测有 准度。我们联合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建立了经济发展运行监测体 系,做好了及时全面的动态跟踪、预测、预警服务。工业、农业、贸 易、投资等专业统计,精准监测发展动态,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的 统计信息。二是统计研究分析有深度。共完成统计分析及课题 XX 多 篇,被党委政府及报刊媒体采用 XX 多篇次。三是民调和考核工作有 亮度。全年围绕基层党建、公众安全感等社会关注的热点开展了 XX 多项民意调查,调查报告反响良好。客观公正做好了绩效考核、“省 重点民生实事”、非公经济监测等多项考核数据评估认定工作。 (三)深化统计改革,数据质量提高提升。一是稳步实施了统计 改革。进一步完善各专业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办法,建立健全了数据 评估认定和反馈机制。进一步强化了 GDP 下算一级制度,完善了非公 经济统计制度,扎实推进农业、园区、投资、能源等领域统计改革。 绿色发展评价、文化产业统计和“三新”统计等工作逐步开展。二是 切实强化了统计法治。市县两级党校将统计法律法规纳入主体班培训 学习课程。开展了“数据造假、以数谋私”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共对 XX 家统计调查单位进行了“双随机”常规执法检查,市本级完成 XX 家,立案 XX 起,依法治统的氛围基本形成。三是着力提升了信息化 建设水平。改造升级联网直报指挥中心和视频会议室,网络和信息安 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为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经济普查数据处理提 供了基础保障。统计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纳入了“智慧株洲”建设。 (四)精心组织部署,经济普查有质有序。一是组织机构健全。 市县均成立了强有力的普查领导机构和办公室,市、县、乡三级层层 建立工作责任制,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了足额的普查经费,全市 选配 XX 多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构建了纵横交错的普查工作网络。 二是业务培训全覆盖。通过多层次、多模式的业务培训,全市 XX 多 名普查指导、普查员和 XX 多名“四上”企业统计员全部接受了严格 的普查业务培训;三是单位清查到位。我们采取分片包干指导、专项 督查检查、随机质量抽查、专业负责审核等有效措施,严格按照“逐 街、逐栋、逐层、逐户、逐时”的工作要求,开展了“地毯式”单位 清查登记。单位清查结果显示,我市二三产业法人与第三次经济普查 相比增长 XX 倍、企业法人增长 XX 倍、个体户增长 XX%,基本达到了 预期效果,为正式普查登记奠定了基础。 (五)坚持部门联动,统计工作群策群力。各部门认真落实市政 府《关于加强社会联动综合治统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了统计 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数据联审机制等,统计部门与财 政、税务、市场、编制、民政等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深化;与发改、 经信、商粮、住建、文化等部门业务联动进一步紧密,财政、金经、 银行、交通、住建等部门统计工作进一步强化,公安、人社、教育、 卫计、科技等部门统计工作卓有成效,农委、畜牧、国土、林业、水 利等部门进一步履行了统计职能等等,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全市统计工 作的有序开展。 二、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正视统计调查体系诟病 (一)工作力量偏弱。一是人员编制难以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 快速发展,各种统计调查对象日益增加,特别是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以 后,统计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然而,县级统计机构人员编制却变化不 大,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县级统计部门的编制人数都是 XX 人左右,除 去局领导、办公室、财务等后勤人员外,有的地方真正从事统计工作 的专业人员甚至不足 XX 人,导致大部分专业人员身兼数职,有的甚 至对接上级统计局、调查队 3-5 个科室的业务工作。受人员编制的限 制,统计工作力量明显不足,统计能力与统计工作要求严重不匹配。 二是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统计部门在政府工作部门中属于弱势部门, 在人员招考、招聘时不是热门,有的岗位甚至难以招到合适人选,导 致大部分县级统计机构现有人员都存在年龄偏大,有的甚至是乡镇领 导为了进城而作为非领导职务安排进来的,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初次接 触统计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综合素质高、 年富力强拥有高级、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二)统计地位偏低。一是统计部门影响不够。统计部门虽然是 政府工作部门,但与其他政府工作部门相比不管钱、不管人、不管项 目,也不直接为市场主体服务,属于非权势部门,社会各界对统计认 识不足,有的人甚至不知道政府工作部门还有个统计局。因此,对统 计工作不知晓、不理解、不支持,认为统计工作与自己毫无关系,对 各种统计调查、普查抽查配合度差。二是统计数据质疑不少。由于统 计工作业务性强,很多统计制度、指标解释与社会公众的感性认识存 在一定差距,因此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时而受到质疑,“被平均”、 “被增长”的议论仍然不少。同时,一些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源头数 据准确性不强,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不高,有些不理解的人认为是统计 部门在造假,对统计的负面评论时而有之。 (三)经费保障偏紧。一是公用经费严重缺乏。统计部门属于出 名的“清水衙门”,工作经费完全靠财政安排,目前大部分县级统计 部门的公用经费虽然都纳入了年初财政预算,但是由于预算少,仅能 维持正常的运转,一些政策允许的干部职工福利保障难,又不能挤占 项目经费和专项经费,影响干部职工的干事激情。二是专项经费保障 堪忧。统计部门每年都要开展普查、调查、抽查,虽然国务院制定的 相关条例明文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到经费保障,但是有些地方由于 财力较弱,安排给普查、调查、抽查的专项经费较少,有的甚至连普 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补贴都无法保证,严重影响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执法难度偏大。一是执法力量弱。大多数县级统计机构都 没有专职的统计执法队伍,绝大部分都是由相关专业人员兼职,统计 执法工作只有每个月在完成统计报表后抽出几天时间兼顾一下统计 执法。有些地方受编制行政限制,符合统计执法条件和检查资格的人 数相当有限,导致执法人员的素质不强,业务不熟,影响统计执法工 作正常开展。二是法制意识差。社会各界对统计法的认识不足,认为 统计法是“软法”,多报、少报、拒报统计数据不会造成直接损失, 法律制裁不重,导致守法意识不强。加之统计执法中对违法行为的处 罚大多数只是警告,稍微重点的也只是小数目的罚款,导致统计违法 行为时有出现。 三、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扎实做好今年各项统计工作 (一)着力理顺统计体制。要切实强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借鉴 国家统计局垂直管理调查队系统的办法,探索性建立县级统计机构由 市级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体制,实行人、财、物由上级统计部门全部管 理,进一步确保县级统计机构独立开展统计调查。要强化乡镇统计机 构的管理,效仿公安等部门机构设置方式,试行乡镇统计派出制,进 一步增强乡镇统计力量,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可靠。 (二)着力强化依法统计。要强化统计执法认识,牢固树立政治 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促进依法统计为目的,坚定信心,敢于执法,善 于执法,严肃处理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确保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和科学性。要强化统计执法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执法生力军,经 常性开展系统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统计业务和 统计执法相结合的复合型统计人才,实现统计业务工作与统计执法工 作的有效结合,做到执法检查与平时工作两不误、两手硬,形成执法 检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要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对统计工作 和统计部门的重视,在编制性质和数量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确保统计 力量与统计任务不失衡。要围绕新时代统计工作的需要,有重点、有 针对地引进、培养一批精通统计、精通经济、精通科技的复合型专业 人才,使他们成为基层统计工作的中流砥柱,着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 业务精良、能力较强的统计队伍。要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化,积极引 导统计工作者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道德素养,着力建设忠诚、 干净、担当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四)着力拓展服务领域。要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不断 提高统计分析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紧扣领导决策的重点、经济发展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好调研 分析和预警监测,进一步增强统计分析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统计辅助决策的参考价值,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以及服务对 象提供更优质的统计服务。要进一步丰富统计服务产品,在做精做优 传统统计产品的同时,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开放更多的现代 统计服务产品,将统计服务延伸到基层、到厂矿、到村组,通过高质 量的统计服务彰显统计作为,让更多的人认知统计、了解统计、支持 统计、参与统计,不断提高统计地位。 同志们,时代呼唤担当,梦想孕育希望。让我们围绕市委、市政 府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同心同德、 真抓实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 XX 贡献统计力量! 2020 年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070 字范文稿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今 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人才工作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 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成效,安排部署下一 阶段的人才工作,表彰奖励 XX,这是人才强市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盛事。 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 委的要求,围绕转型跨越发展的主题,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不断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创新平台,实现了人才总量、 结构、素质、贡献率四个“大幅提升”。特别是在推动政企研高端对 接、引进和集聚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共引进具有博 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 X 余名,其中,X 人入选国家“千人 计划”,X 人入选省“百人计划”,一批以 X 等海归博士为代表的高 科技领军人才担当重任、开拓进取,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 用。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周 边兄弟地市相比,与转型跨越的要求相比,我们无论是在人才的引进 和使用上,还是在人才工作的机制和环境上,都有诸多差距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才总量还相对偏少。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人才 X 万 人,不足全省的 X,而邻近的 XX 万,XX 万,总体上看,我市还属于 “人才资源小市”。二是人才结构还不够优化。X 万各级各类人才中, 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X。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总量 的 X,硕士研究生不足 X。在人才的分布结构上,初级及初级以下比 例过高,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明显不足,与全市支柱 产业匹配的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人 才更为紧缺,成为制约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三是体制机制还不 够灵活。实践中还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一些聚才引才的政策不错, 但往往落实不够、执行不力,使得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价值难以真正体 现,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服务保障还不够到位。一方面,我市 的客观环境、生活条件与沿海发达地区有差距,本身就缺乏吸引优秀 人才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继续教育受到 限制,不少专业技术人员观念滞后、知识陈旧、创新不足、成果不多, 远远适应不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再一方面,我们一些单位和 部门对人才工作还不够重视,或多或少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 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倾向等。这些,都 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大家都知道,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为 人才竞争,发展优势更多地表现为人才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 对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习总书记总书记指出,要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 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省委书记 XXX 强调,“XXX”。 我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由 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 新转变,由黑色高碳发展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 明乃至“智”造文明转变。实现这些转变,关键在人才,根本靠人才。 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实施“XXX”的战略部署,既需要非常之 策、非常之举,更需要非常之人、非常之才。针对做好全市下一步的 人才工作,我突出强调四点意见: 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海纳百川“引人才” 就是要放宽视野、主动出击,大力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人才引进战略,用 X 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吸引人才、感召 人才、集聚人才。具体讲:一是要围绕转型升级抓引进。抢抓我市“争 先综改、竞逐中原”的战略机遇,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以 市场为导向,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大课题和重大 工程,针对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瞄准非煤产业、新兴产业,特别 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面向海内外广揽一 批专业技能人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加快集聚一批能够推动重点 产业提升、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努力形成以高层次人才引 领转型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要着眼技术合作抓引进。以提升我市主 导产业、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从科技合作、技术入股、收益 分成、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 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要立足创新创业抓引进。采取技术引进、 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形式,吸引更多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创新 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入驻“X”,促进项目建设和人才引进良性互动。 同时,引进人才,既要重数量,也要看质量;既要“引”,更要“选”。 对那些真有成果、真带项目、真能推动我市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 壮大的高层次人才,要实行特殊政策、建立特殊机制、采取特事特办,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真正让优秀人才能来得顺心、 干得舒心、留得放心。 二、不拘一格,竞相发展,多措并举“育人才” 人才既要靠引进,也要靠培养。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对我市 来讲十分迫切,但培育一支总量大、素质高的本土人才队伍,也同样 重要。一是要依托基本教育“育”人才。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把高 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职业学校办成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市与 X 合作筹建的 X 校区已顺利开学,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 也标志着 X 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一定要以此 为契机,统筹抓好市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的职业教育。 特别是要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优先设置现代煤化工、装备 制造、高新技术、陶瓷建材、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等专业,加快创新 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二是要围绕企业和项目“育”人才。企业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脊 梁,企业家短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突 出瓶颈。我们一定要按照高端引领、重点培养的思路,依托现有企业 家队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努力打造一批立足 X 本土、具有战略眼光、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企业 家,使其成为引领转型跨越发展的领头雁、带头人。同时也要高度重 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建设,定期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 500 强企 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习培训,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人才 基础。要结合“项目推进年”工作的开展,在项目引进中发现人才, 在项目推进中检验人才,在项目建设中考察人才,在项目达效中选用 人才。三是要立足实践锻炼“育”人才。根据全市各类人才的不同特 点,引导他们向乡镇、农村、企业、社区流动,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 展第一线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要确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岗 位能成才的理念,认真总结我市上挂、下挂、外挂等多途径、多渠道 培养锻炼干部的举措和办法,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奋战在各 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 X 名工程师、名教师、名医师、名记者、名农 艺师、名乡土人才等,促进各类人才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为转型跨 越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三、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聚人才” 培养、引进人才很重要,留住、用好人才更关键。我们一定要尊 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按才授岗,切实做 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是要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把品质、知识、 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 份,在人才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的时候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挑大 梁、唱主角,推动人才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创优。二是要把载体 建设作为用好人才的重要抓手,积极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 共建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特别是要把园区集聚和项目 建设作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与全 市大项目、大工程、大园区建设紧密结合,放手依托人才谋划和建设 工业园区,依靠人才争取和实施重大项目,通过人才推进和加快重点 工程,使精英人才在 X 创业有目标、发展有机会、干事有舞台。三是 要着力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绩效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 采取奖金、补贴、股权、重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努 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地位。要坚持和完善市领导 联系优秀人才和专家制度,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公寓建设,及时帮助 优秀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 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创业。这次会议出台的《补充规定》, 专门就解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生活待遇等问题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包 括建设专家公寓、购置流转住房、搭建研发平台等,都是实打实的举 措,财政、住建等有关部门要抓紧落实,尽快兑现。 四、党政合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兴人才” 人才工作事关全局,事关未来。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对于实 施“X”战略部署至关重要。全市各级党委要按照管宏观、管政策、 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正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方向,统筹抓好人才 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实施;党政“一把手”要像跑项目、筹资金一 样,重视引进、聚集人才,重视创优环境、优化服务。市人才工作领 导小组和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整体谋划和前瞻性研究,为市委、市 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人社、科技等部门要改进作风、搭建平 台,合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 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对人才工作 的投入力度,实行人才专项资金随着财政收入逐年递增;加大人力资 源工作者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立人才工作和人才 环境监测评估体系,把人才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 核的重要内容;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 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 氛围,真正让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在激情创业中大显身手,在竞争择优 中各展所长,为转型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 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工作,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 才之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 才的崭新局面,为实施“X”战略部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