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在XX区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在 XX 区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 话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会议,主要 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上“放管服”改革视频会议和全市深化“接 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通报全区“接放 管服”改革总体进展情况,深入分析和查找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 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刚才,区政管局通报了全区 “接放管服”改革总体进展情况,区发改、市场监管、司法、住建、 工信、自然资源等 X 家部门及 X、X 镇分别进行了发言。下面,围绕 深化“接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正视问题、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深化“接放管服”改革的责 任感和紧迫感 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的有力抓手,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也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全 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把深化“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少跑 路、好办事、不添堵”,深入推进“接放管服”改革,创新监管方式, 优化政务服务,努力打造透明便捷、高效便利、诚信公平、活力创新、 法治廉洁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按照“应进必进、应进全进”要求,X 个部门单位 X 名工作人员 X 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区政府政务大厅,区级“一窗”分 类受理率达 X%以上。按照省级基本目录,动态认领编制区级政务服 务事项 X 项。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对第一批 X 项涉企行政审 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企业登记注册时间压缩至 X 个工作日以内,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X 个工作日以内。按照“三减一压”的要求,全 区所有审批项目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集中受理,一 站式办结”,所有审批事项全部限时办结,可研审批时限已压缩至 X 个工作日以内。积极推行“不来即享”服务,大力推行“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建立了“前台(网上)受理、后台审核、限时办结”审 批服务机制,实现了“一个窗口”统一收件、出件,进一步优化了政 务服务审批流程,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区“接放管服” 改革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年 X 月份省工改办对全省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考核评价,并印发 X-X 月份考 核评价结果的通报,明确指出我区交通局办理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 逾期 X 天以上。另外,X 月 X 日全市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 职能转变领导小组会上印发了《全市“接放管服”改革整改提升工作 任务清单》,指出各县区“接放管服”改革工作普遍还存在一定问题 和不足:一是商事制度改革方面,“证照分离”改革数据认领不及时,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门联合抽查覆盖率低于 X%,“互联网+监 管”事项目录认领不到位,检查实施清单录入完成率较低,监管行为 信息补录进度缓慢,监管事项覆盖率较低,注册执法用户创建率低。 二是数据共享方面,部门对所需数据资源的申请使用重视不足,电子 证照模板、证照数据归集质量较低。三是项目建设方面,工程建设项 目审批制度改革管理系统没有全面运用,投资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 项目谋划不精准,估算投资不准确,方案设计编制不细致。四是政务 服务方面,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进展缓慢,证明事项告知 承诺制推进力度不大,依职权类政务服务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认领编 制进度缓慢,“好差评”差评率相对较高,整改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接放管服”改革已开展多年,工作中仍然存在这么多问题,我 觉得一方面是受客观因素制约,但更主要的是一些部门、单位对“接 放管服”改革工作重视不够、作风不实、措施不力,工作推进不够理 想。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部门、单位对“接放管服”改革优化 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缺乏大局意 识、全局观念,该归集的数据不归集,该对接的系统不对接,对于如 何推进落实研究不够深入,对省、市、区下发的政策性文件执行不够 到位。二是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群众办事缺乏整体流程,办事繁琐、 办事困难仍然是企业和群众的“心病”;一些办理事项宣传力度不够 大,存在群众知晓度不够的情况;投资审批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时限长、 环节多,项目落地难、开工难等问题。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部 门和干部担当作为不够,缺乏主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一次 性告知不明晰,办事流程多,办事效率不高,工作拖沓敷衍、推诿扯 皮;有的服务窗口“一次性告知”不到位,使企业、群众办事来回“折 腾”,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还不是很高。四是协调配合不紧密。 各部门信息资源和共享需求家底不清,信息共享使用率低;有的镇、 街道办事处和部门对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不够重视,对天水市政 务服务管理系统不熟悉,编制事项的人不懂业务,承办事项的人不碰 系统。“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应用力度还不够大。五是督查通报 考核不严格。区政管局、“两办”督查室对各相关部门、单位“接放 管服”改革工作盯得不紧、督得不严,下发通报不及时,通报问题不 具体,督查考核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今年是深化“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推进之年,也是落 实“不来即享”政策的推广之年,做好当前“接放管服”改革工作, 既是促进“六稳”六保”任务落实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政府职能转 变的有效抓手。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 深化“接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尤其 是保市场主体,对标不足、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接放管服”改革实 效,简化审批环节,压减办理时间,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推行“不 来即享”,努力在加快审批速度、打通信息数据共享渠道、加强事中 事后监管、优质高效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要坚持把“接放管服”改革作为助力发展的关键一招、抢占 先机的非常之举、改变作风的最大抓手,聚焦堵点难点痛点,加快转 变政府职能,真正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努力提高人民群 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接放管服”改革工作 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审批最简、准入最宽、服务 最优、效率最高、费用最省、监管最严”的目标,突出重点任务,聚 焦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接放管服”改革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完 成年度改革工作任务。 一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加强 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做好国家及省、市下放、取消、 调整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的承接工作,扎实组织开展业 务培训,加快推进配套措施和相关制度建设,确保各项行政许可事项 承接到位。要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放则真放”的原则,对接 基层发展需要,加大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力度,进一步梳理镇(街道 办事处)、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规范权力下放事项,最大限度 便民惠民。区司法、政管等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持续 加大证明事项清理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推进力度,继续梳理、 拓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要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区市场监管、政管等各相关部门、 单位要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积极依托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 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互通互认互用,为企业开办提供便利化服务,最大 限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一次性完成企业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及 电子印章开通、税务发票申领、社保账户开通等全部流程,让企业在 办理营业执照后尽快开业经营。要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 功能,建立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并坚持动态更新。要发挥市场 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 抽查工作,推动各部门监管信息与“互联网+监管”系统、“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平台互联互通。 三要大力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区发改、政管等各相关部门、 单位要大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 制、企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投资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投资项目模 拟审批和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等措施,探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 务”驿站、预约办理、同城通办、全程代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多渠道 多途径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推动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重心由 事前审批向全过程监管服务转变。区政府政务大厅要在原有投资项目 综合服务窗口基础上,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协调供 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共服务全部入驻政务大 厅。住建、发改、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天水市工改系统 实施在线审批的工作要求,强化审批管理系统应用,督促相关部门对 应单位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在工改系统进行全流程、全覆盖审批, 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坚决杜绝体外循环, 努力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在 X 个工作日以内。 四要全面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区人社、市场监管、卫健等各 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省、市要求,全力加快公共服务事项和依职权 行政权力事项实施清单编制进度,确保 X 月 X 日前全面完成编制工作。 公安、卫健、交通、民政、残联等部门要高质量完成涉及企业和群众 办事频率高的电子证照数据归集工作,全面提高“线上办”政务服务 事项办结率。要按照“应进必进、应进全进、进必授权”的原则,采 取“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 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办理,确保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实 现“三集中、三到位”,切实解决行政审批项目“两头受理”、“两 头审批”、“体外循环”等问题,真正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要 全力加快区政务服务中心、人防中心、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项目前 期手续办理进度,力争尽快启动建设。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 务”,持续推进“网上办、指尖办”和“一件事一次办”,着力推动 与企业、群众关系紧密的高频事项通畅、快捷办理,优化群众办事体 验,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的“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企业登 记注册更加便利。 五要积极推广“不来即享”。区工信、发改、住建、商务等部门 单位要牢固树立“不来即享”理念,深入推行企业“不来即享”政策, 不断完善和拓展现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动各项利企惠民政策更快 落地见效,为企业更多、更好、更精准、更高效地推送政策、提供服 务。要大力推行“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模式,通过开展“一对 一”上门服务或专项服务,主动为企业宣讲政策、代办手续,让企业 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抓好“六保”和促 消费扩内需“X+X+X”方案政策兑现和措施落实,积极为企业解难题、 办实事,着力加强针对企业的扶持培育,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用料 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方位支持骨干企业和中小 微企业生产经营,为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帮助企业稳 健发展。 六要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区政管、自然资源、税务、公安等 部门单位要紧盯与企业和群众密切关注的政务服务事项,加强窗口工 作人员管理,严格落实“AB 岗位”“一次告知”“首问责任”等制 度,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和“只进一 扇门”。要加强镇村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做到统一窗口、统一标识、 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切实提升政务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各镇、街 道办事处及区政管、司法等部门要认真做好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延伸工 作,及时认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积极开展好基层政务服务事项的网 上审核,并在甘肃政务服务网麦积子站上展示。政管、市场监管、人 社、文旅、教育等部门要按照已梳理完成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 录,进一步理清集成办“一揽子事”的办事顺序,优化再造办事流程, 切实方便企业及群众办事。 三、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接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效 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接放管服”改 革工作要求和全区“接放管服”改革整体提升工作任务清单任务,紧 盯各自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协调联动,密 切协作配合,全力推动“接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落实见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镇、街道办事处及各相关 部门、单位要坚持把“接放管服”改革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既要亲力亲为组织推动, 抓好重要方案的制定、关键改革的协调督查,又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 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要逐级靠实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科学设定目标,明确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打 通责任落实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有 力有序推进。要紧盯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标时限要求,认真查漏 补缺,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工作进度,利用不到一个月的有效时间, 确保各项责任目标按期实现。 二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道办事处及各部门 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工作衔接和政策对接,健全完 善部门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努力、同向发力,切实形成部门联 动、紧密配合、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政管局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 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业务指导,协调解决好改革中的重点、难点 问题,推动“接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场监管、发改、 住建、司法等部门单位要密切协作配合,及时沟通情况,遇到问题不 推诿、不扯皮,碰到困难共同研究、合力解决,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 接、高效协同。 三要强化督查问责,确保工作成效。政管局要会同“两办”督查 室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镇、街道办事处及各部门单位工 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限期整改,确保“接放管 服”改革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要认真落实“好差评”制度,做好 “X”政务服务热线群众留言答复工作,广泛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 更多地让企业群众自己感受,自己评价,形成全社会监督推动改革的 倒逼机制。纪委监委、组织部要将“接放管服”改革纳入绩效考核体 系,加大专项督导检查力度,强化跟踪问效,对落实不力的严肃追究 相关责任人责任,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各项改革红利 落到实处。 同志们,深化“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广大群众和 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区改革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区各 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的统一部署要求,以更大决 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接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推动全区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以实际行动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让群众办事放心 舒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 坚实的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