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培养学生自信心 变“教”师为“导”师
地理论文之培养学生自信心 变“教”师为“导”师 江西省信丰中学 李朝华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今天的学校教育,既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老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尝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教,而学生能自求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谓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相机诱导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发现精神,激发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高涨热情。因为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希望老师和同学尊重自己,希望获得荣誉和鼓励,同时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和充满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这种心理甚至被一种强烈的人格观念和自主精神所支配。因此,教师因势利导,重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品质。 教学质量要提高,课外又要减负,只有向课堂要效率。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大胆尝试“导”课,让学生都当 “演员”,学生跟着我“导”的方向走,课堂上有声有色,教学效果明显转好。为使“导”课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就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课前准备 1.备大纲——“导”课的范围 《大纲》规定了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它是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因此,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不能谈天说地,漫无边际地遐想。 2.备教材——“导”课的线索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特点、编排次序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整理出一条条线索——“导线”,讲课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生顺藤摸瓜,一个一个解决问题。如讲高中地理中较难的“太阳公转的地理意义”时,我列出如下线索:横线为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纵线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极昼极夜范围,极昼极夜变化情况,季节更替等。顺着这条线,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回答问题。条理清楚,思维过程一目了然。 3.备学生——“导”课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智能水平和知识水平,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估计所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从而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一定的知识“阶梯”,让学生觉得难点不难。其次,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际阶段。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思考题与练习题的准备上都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成就感。 4.备方法——“导”课的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全面地思考,科学地分析,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方法,以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能力的充分发挥——师“导”生“演” 1.导“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及其反馈的过程。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线”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读图思考、列表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因为培养思维能力是教会学生“会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适当点拨思路,使学生跟着老师的“导线”一环扣一环地去想去说去做。 2.导“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导”师的精心诱导。把讲台留给学生,师“导”生“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之获得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导“言”就是导“演”,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当堂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导“言”是导“课”,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主要途径。 3.导“行”。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地理有许多知识是在地图上找出来或填注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填注重要的图表,是巩固思维成果的必要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行”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图方法,阅读教材,勾出重点,分清主次,理清因果关系,分析图形、以图释义,动手绘图能力等。如在初中讲“中国的地形” 时,以主要地形为线索,让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赛,绘一幅中国地形图,既要照顾学习基础差、动手慢的同学有机会动手训练,又要培养学习好的同学完善本组地图的协作精神。 4.导“情”。课堂上师生情感的培养,是导“课”愉快成功的保障。如果教师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亲切慈爱的目光,支持鼓励的手势,把学生迎上台,送回座位,学生就不怕上台了。素质教育也包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它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自由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也会继续学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