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讲稿: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

讲稿: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 ‎“九一八”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黑暗时刻,每逢“九一八”,从辽沈大地传来的警钟之声就是这块土地拒绝遗忘的誓言。历史无法倒退,未来可以开创。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这是正义的担当,也是历史的重任。 ‎ ‎  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专研精神学知识,尽显吾辈本色。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习能让我们思路清晰、眼界开阔,紧跟时代的脚步,不做世界的落后者,国家的发展要靠学来的知识去改变,民族的兴旺要靠学来的知识去创造,知识是一种力量,没有什么比它更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思想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吾辈自当目标坚定,紧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历史教训,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信仰,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在和平年代树立“战争意识”,养精蓄锐,时刻准备效力祖国! ‎ ‎  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精神练体魄,彰显吾辈品格。我们适逢盛世,远离战火,要善于跳出舒适圈,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的胆识练就体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得失。虽没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豪迈之情,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举,却同样要有“让生命重于泰山,用生命铸就辉煌”的勇气,以革命先辈们为典范,学习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 ‎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强劲精神勇磨练,凸显吾辈自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要有“打不倒、击不垮、不服输”的精神,遇见问题勇敢面对,努力解决,越挫越勇,不可垂头丧气、妄自菲薄,野草遮不住太阳的光芒,困难挡不住强者的脚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有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一些“烫手的山芋”,才能真正做到在磨练中撑得住,在关键时刻顶得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现世安宁,吾辈定当勿忘自强,不负盛世韶华。 ‎ ‎89年前,   一段中华民族苦难史拉开序幕。   这场最初始于少数人的疯狂,   却让无数人蒙难。   此后不到半年,   东三省沦陷,中华告急,民族危险。   沉睡中的中国,被逼上风口浪尖。 ‎ ‎  战火过处,   寸寸山河,寸寸血泪。   记得1941年的潘家峪吗?   16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这里,   全村1700多人,1230人被杀、33户全家灭绝。   战地记者雷烨愤痛写下《惨杀场视察记》,   “我们由黑烟瓦砾里钻出来,   一位白头发的老姑奶奶,   正站在夕阳里,向尸体哀怨。” ‎ ‎  “这仇,得报!”   28名幸存村民成立“复仇团”,   含泪发誓血债血还。   终于, ‎ ‎  下令屠村的日本军官走进埋伏圈,   为他的滔天罪行付出了代价,   死时,因血洗潘家峪而获得的银质勋章,   还讽刺地戴在胸前。 ‎ ‎  如果说这是一次悲壮的反击,   那么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黄土岭大捷,   则烙印了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印记。   10余名日本高级将领在中国战场被击毙,   150余万日军被毙伤俘……   他们曾以强横的姿态实施暴行,   最终不仅未能胜利,   还失去了生命,以及尊严。 ‎ ‎  正义可能会迟到,   但绝不会缺席。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脸色铁青的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丑恶在阳光下震颤。   中国多地成立军事法庭,   始作俑者接受了正义的审判,   绞刑架成为侵略者最终的归宿, ‎ ‎  悔罪书则是贪婪者最后的遗言。 ‎ ‎  从“九一八”事变到“九三”胜利,   我们走过了英勇悲壮的十四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共同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成为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成为不变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成为必胜信念。   历史的铁律证明,   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间正道有青天。 ‎ ‎  暖风拂过“九一八”,   英雄之气尚凛然。   今硝烟散尽,   正义不朽。   当以史为镜,   烛照向前。   愿和平永恒,   福满人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