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论文之浅谈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 ‎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语言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被语文界称为情感派,于漪老师在教学时有意做到:①娱目,有计划有目的地以文学艺术的精品娱学生耳目,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培养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②动情,运用课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激起感情上的共鸣。③励志,运用教材中卓有建树的人物的思想言行,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  于漪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给我极大的启发,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结合语文大纲要求,借鉴于漪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近几的教学中,开始注重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努力使学生“进入佳文美什之境,咀嚼品味,乐在其中”(于漪《兴趣、情感、求知欲——阅读教学艺术谈》)。‎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如何对高中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发现美,令人深思。实际上,凡日月星辰、江河山岳、花木鸟兽,无不表现出自然造化的神奇壮美,关键在于老师教会学生如何去捕捉,如何去感受。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要让学生明辨善恶,振奋精神,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归心向善,从而乐于接受道德教育,提高审美情趣。教材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无不包含着对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热情讴歌,无不倾诉着历史昭示着未来,可供我们耕耘,探索的园地十分广阔。‎ ‎  可以说,“情”是语文教育的根,语文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更是情感教育,尤其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之所以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有以下理由。‎ ‎  首先,语文教学本身离不开情感。‎ ‎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说明古今文章皆因情动而成,通观教材,古今名篇佳作,无一不是情的再现。白居易的《琵琶行》哀怨凄切,情动古今;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令人涕泪涟涟;鲁迅的《阿Q正传》则用尽了讽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更是“辛酸凄苦儒生泪,血性文章赤子心”。细细读来,这些作品全都是作者堆积于胸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喷发。如果我们只是把它们肢解成一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语言骷髅,则毫无生气,也绝无情趣。‎ ‎  其次,学生灵魂的铸造依赖于情感。‎ ‎  早在唐代,韩愈就发前人之未发,在《师说》中用“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对教师的职能作了精确的概括。虽然他的“传道”与我们今天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能相提并论,但他把“传道”‎ 放在首位,也说明他把包括审美情趣在内的思想教育放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回顾过去的语文教学,因重“应试”,在教学中对通过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所忽视,就更谈不上对于审美情趣的培养了。其实,思想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美情趣的培养,依赖于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熏陶,以情唤情,以美塑美,引导学生走出狭隘的感情世界,变得有道德情感、有美感、有理智感。‎ ‎  比如孙犁先生《荷花淀》中的一群年轻媳妇,可以说本身最普通不过了,如在教学中稍不注意,也许对于文中有关她们的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就一笑了之。可是,细细体会,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育的绝佳素材,我们应该通过诵读、讨论,让学生明确:她们深爱着的各自的丈夫,可当保家卫国的重担落在肩上,恩爱夫妻作别时,她们(尤其以水生嫂为代表)不是把苇眉子划破的手悄悄放在嘴里去吮吸吗?当丈夫告诫她们: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们含泪应了,对爱情的忠贞升华而成为一种同仇敌忾,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谁能不为之动容,为之振奋呢?‎ ‎  因此,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只要唤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触及了他们的灵魂,教学就绝对不会是一张白纸,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自然提高。‎ ‎  第三,培养审美情趣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  叶圣陶先生曾经有一句非常精典的说法:教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达到不需要教。这正是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因为我们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恰好可以把语文课,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变得生动具体,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枯燥的基础知识的一味灌输和支离破碎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走近教材,走进文学形象的心灵深处,去发掘教材中蕴含的美和无穷乐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教材实际出发,充分挖掘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不同的美,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集中表现在它的情感美、画面美、音乐美、想象美、隐秀美等方面。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五美”入手,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  1.体会情感美。诗情是诗歌最本质的特征,是构成诗美的决定性内在因素,正是“诗之为道,从性情而出”。如学习《泊秦淮》这首诗,就应该通过一素列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想象秦淮河上灯红酒绿,淫歌艳曲的靡靡夜景,把学生带入艺术美的境界中,体会诗人对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忧患之情。‎ ‎  2.领略画面美。学习写景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应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一个个意象,把这些意象组合成一幅幅完整的图画,通过反复诵读,领略诗人精密构织的画面美,从而体会诗情,激发学生去感受美好生活,热爱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  3.吟咏音乐美。因为诗歌是抒情的,很多诗歌结构上采用了反复咏叹,重章叠句的手法,所以学习诗歌时,要注意诗中的“一咏三叹”、“抑扬顿挫”,尤其是在《诗经》、杜甫的诗歌教学中更应重视。‎ ‎  4.激发想象美。诗歌的画面美和音乐美,是以想象美作为心理前提的。诗歌中的想象美的具体形态是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比喻对音乐进行描绘,李商隐的《锦瑟》中的想象征手法,李白《蜀道难》中的夸张手法等。只有充分借助这些修辞的帮助展开想象,就能更深地体味到诗味。‎ ‎  5.揣摩隐秀美。因为诗歌是最凝炼的文学样式,诗中的“隐”就是含蓄蕴藉,“秀”就精警独到。如《寻隐者不遇》中的几问几答就是“隐”的体现,而宋代众多的理趣诗则是典型的“秀”的体现。‎ ‎  小说、戏剧也是最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学习小说戏剧大略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  1.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突出感情因素 ‎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研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不仅要研究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而且要研究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寻求人物思想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以鲁迅先生的《祝福》为例,课文为什么有着如此巨大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同时还得益于于作者在作品中对祥林嫂倾注了满腔的情感。小说中的祥林嫂勤劳、善良,具有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两次丧夫、失子的悲惨命运,让她一个弱女子难以承受,其中又加上婆婆强迫改嫁(其实是卖掉),通过分析和有感情的诵读,同学们就对祥林嫂有了深切的了解和同情,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痛恨之情,而且对祥林嫂的怜悯之情便油然而生。‎ ‎  2.抓细节描写,注重情感挖掘。‎ ‎  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往往精当地表现了作者思想情感。如《荷花淀中水生嫂吮手指的细节,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水生参军的消息感到意外,战争就意味着有牺牲,她对丈夫疼爱和留恋之情便跃然纸上,上有老,下有小,这家谁来料理?对敌人的恨,对家乡的爱,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就在一刹间发生,又怎能不使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心灵受到震动,而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震动”的外化表现,但她为了不让丈夫看出自己受到的“震动”,强装镇定,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短短的几十个字,刻画了一位善良、朴素的劳动妇女,她胸怀大局、性格镇定、坚强,也正是这样普通的劳动妇女,普通的中国人民,使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通过这一细节的分析,同学们对水生嫂便生产了敬佩之情,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品质深深地印刻于读者的心田。‎ ‎  3.设置情境,变局外人为局中人,以境融情。‎ ‎  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往往与我们今天的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仅仅局限在老师的讲解,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课文的内容,就更难培养审美情趣了。这时,我们就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作品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如分角色朗诵,把小说改编成情境剧,或表演戏剧中的片段,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  世界之大,无处不是语文,千方百计,均为培养学生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