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试论中学英语新教材中的美育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试论中学英语新教材中的美育教学

英语论文之试论中学英语新教材中的美育教学 ‎ ‎  审美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兴”“愉快”是人的最佳生存状态,是人类共同的内在的需求,但现在的英语教学,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呈现出一种过分追求功利的趋势。‎ ‎  中学英语新教材所选的课文或作品都是文质俱美的文章,其中有的是世界名著。这些文章不仅思想性很强,而且艺术性也很强。它们蕴含了各种各样的美。‎ ‎  本文就如何结合现行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教学,纠正功利趋势,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进行审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问题作一点探索。‎ ‎  第一、社会美——引导学生对现实做出正确的美的评价 ‎  它包含着两个主要的分支:对现实的假、恶、丑的批判和对理想的真、善、美的向往。前者表现为个人和现实的不调和以至冲突所构成的悲剧美,后者表现为个人和现实的和谐一致所构成的喜剧美。‎ ‎  对现实的审美认识是英语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引导学生看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感受生活中的美,并激起他们对丑的憎恶。‎ ‎  爱国,永远是人类最美的情怀。爱国主义的教育,有利于消除学生中“现实悲观论”等消极颓废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情操、审美理想。‎ ‎  例如,新教材Abraham Lincoln(《亚伯拉罕·林肯》SEFC B Ⅰ,Unit 13)一文中林肯为实现祖国南北统一而献身和课文Madam Curie (《居里夫人》SEFC B Ⅲ,Unit 1)中,居里夫人在异国他乡从事科研,将她所发现的第一批新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以表示她对自己祖国波兰的怀念和敬意。这些文章充分表现了林肯和居里夫人爱国情感的崇高美。教学中充分发掘这一类教材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借此对社会、对国家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爱国情操,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  第二、生命美——引导学生对生命做出深刻的美的认识 ‎  1。生命值得珍惜。‎ ‎  尊重生命是我们今天高扬的旗帜,提高生命质量是我们生活的责任,而挫折是生命意志的磨刀石,不怕挫折是对生命的珍惜。‎ ‎  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慷慨引颈是生命的悲壮,是生命形象的美的造型,但在对形势进行仔细审度之后,忍辱负重,保存实力,让生命得到辉煌的延伸,生命同样悲壮。当然,这决不同于懦弱者的苟延残喘,前者是生命的张扬,后者是生命的萎缩;前者是大智大勇的壮美,后者是大愚大怯者的麻木。‎ ‎  2。生命应该昂扬进取。‎ ‎  提高生命质量是对生命本体的尊重,这种审美的态度展示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悟。 “竞争─挫折─向上”‎ 构成生命的常态,这就需要认识生命、充实生命、使人生价值充分实现,试想,没有生命活力,没有百折不回的精神,人生面貌将会如何颓唐,没有对真理、正义的追求,人生的面貌又是如何的灰暗。‎ ‎  3.生命应该享受。‎ ‎  现实社会是一个匆忙奔跑的社会,人在奔跑途中,把自我生命作为了追求名利的工具,太忽略了它的美好的过程。享受生命,享受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享受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微笑,每一点开心……人生就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  如在高中英语课文中我们学了Helen Keller,她幼年因意外疾病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凭借着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她学会了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接受教育。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命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Helen Keller对生命的态度对于启迪学生善待生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教学中一定珍惜这一类资源,而不能仅仅把课文变成单一的语言学习材料。‎ ‎  正如著名的美学教授易健老师老师所说:“‎ 审美教育的最后实现,在于启发受教育者正确理解、懂得自己生命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从而很好地去维系、呵护自己的生命;努力地去发掘、拓展,张扬自己的生命;很好地去享受自己的生命。有了这种高度自觉的生命意识,人生的一切问题包括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第三、艺术美——引导学生对教材学会诗意的美的欣赏 ‎  在现行新教材中,有较多的篇幅是描写人物艺术形象的。这些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生活体验以及审美观。因此,引导学生对人物艺术形象进行美的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在课文MartinLuther King,JR.(《马丁·路德·金》,SEFC BⅡ,Unit 19)中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为废除种族隔离、实现种族平等而顽强不息地斗争直至献出宝贵生命的描述;在The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SEFCB Ⅲ,Unit 11)一文中对夏洛克贪婪、凶残成性的丑恶面貌的淋漓尽致的描写……这些都从正反两方面充分体现了艺术形象美。指导学生读这样的文章,可以让他们从正面或反面的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作者所寄托的美学理想和审美价值,也能使学生粗疏的审美观转化为比较高尚、敏锐、真实的审美观,把他们“非音乐的耳朵”转化为“音乐的耳朵”。‎ ‎  综上所述,从多方面充分发掘新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中蕴含的各种各样的美,是中学外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这样做,就能让学生在学外语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想修养,增强审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感情的升华,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完美的自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