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得)之如何体育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体”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如何体育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体”质

体育论文之如何体育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体”质 ‎ ‎  摘  要:“健康的心理是健康身体的内在动因”。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患病,甚至会影响一生。因此,心理健康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对人的审美观念、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除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高超过硬的体育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协调的心理状态。‎ ‎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   健康教育   提升  体质 ‎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社会的发展,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三维健康观的概念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 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  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说过:“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学校体育活动大多都是集体活动。和谐、平等、友好、合作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愉悦身心。我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  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会产生愉快、兴奋的情感,能激发他们活动兴趣,学生在乏味、压抑甚至紧张的气氛中会表现出低沉忧郁的情感和消极情绪,所以让学生在欢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精神等心理品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个性等方面施以鼓励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思想、教学作风和教学技巧的一种独特表现。通过激励可以巧妙地为学生营造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诱发其内部的“能源”‎ 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又要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  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 ‎  体育游戏是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游戏在发挥促进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些规定性的动作,这对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如:拔河、集体跳长绳比赛、接力跑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  三、因势诱导消除学生畏难心理 ‎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畏难、胆怯、怕苦心理原因往往来自学习对象的动作本身,如障碍跑、跑走交替、耐久跑等等,由于学生对它们不了解其精神、方法,或者缺乏毅力和耐心,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分析、判断,想出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学生要正视困难,明确做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磨难。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鼓励他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困难,品尝胜利的喜悦。教师良好的示范,鼓励的语气,及时的纠正,正确的帮助和保护都能给予学生信心和勇气,这样,学生就能够消除畏难心理、消除顾虑,有信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  四、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学生。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材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针对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诱导其自主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调节情绪,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而针对身体素质较差,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则应恰当的帮助其设置较低的标准,鼓励其树立自信,培养坚强意志,克服困难,循序渐进。‎ ‎  体育教学具有身心教育合一的特殊性,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要让他们时时感受成功体验。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从不会到会,从难到易,从失败到成功,从畏难到喜欢等等经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在学习中思考问题,练习中想出方法,创造性地学习,有所学,有所悟,乐于学,学中乐,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参与游戏,群体竞赛等等方面都可能有困难出现,教师一要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在克服困难中培养自信;其次,要千方百计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并尝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的去完成教学任务。‎ ‎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各个阶段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得到真正的健康。‎ ‎  总之,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寻找教学锲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  【参考文献】‎ ‎  陈文卿。谢翔。甘式光主编。学校体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2.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编写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  3.约翰·赛耶尔主编。体育竞赛心理学。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2006‎ ‎  4. 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编著。体育心理学。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