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加强朗读方法指导,逐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语文论文之加强朗读方法指导,逐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不但要重量,重质,同样也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读要读出情,机械的重复只会使学生“食”之无味,“言”之无语;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是让学生情藏于心间,而溢于言表的深刻体验,是永远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不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项目,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叶圣陶先生认为,朗读与研究课文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绍钧、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前言》)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通过大声朗读课文,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可以促进语文能力的培养。可以积累语言材料 ,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目标要求要明确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培养学生的朗读也是一样,在朗读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朗读要求: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柔和、自然;读准字音,无错字,无增减,不颠倒重复;读的流利、句读分明,不停顿;带着问题去读等等。在平时的课堂上,我有机会就让学生朗读几段,读后,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的很明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课上的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学生不爱读课文。每次让学生读课文时,懒洋洋地,读的声音也不洪亮,或者干脆不出声,注意力也不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对忽视朗读的学生而言,培养其朗读兴趣就更显得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朗读产生乐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并从中获得乐趣。教师充分利用早自习和课堂40分钟,可采取个人、小组、全班朗读的形式,进行课文朗读比赛。这既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发现组织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我把学生按朗读水平的不同分成几个小组,通过根据小组推荐,必读、抽读、选读等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在竞赛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热情提高了,参与的面也广了。这样连续开展了几次,学生形成了良性循环,朗读兴趣极大提高了。 读准字音是前提和基础朗读的读音标准无疑是以普通话的读音为标准。针对学生在小学初中学过、复习过汉语拼音,具有一定的拼音知识和能力,但发音很不准确的情况,进行正音训练。先利用汉语拼音教学磁带(光盘),采用听、教、读的办法,使学生读准声母、韵母,再按普通话的读音标准校正学生的发音,着重抓声母、韵母、声调的辨正,做到能准确的拼读,拼写汉字。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事半功倍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应用到了语文教学当中,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学习语文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教材录音对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能起到传统教法不可能起到的作用。在讲读课中,有时教师必须示范朗读重点句、段或整篇课文;有时是讲新课前范读;有时是边讲边指导朗读;有时讲完后指导朗读。这样教师临场发挥,声情并茂,富于表情,能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感受,特别是朗读时老师的面部表情能起到意外的感染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情,给学生以主体感、形象感。为达到此目的,课前反复听录音,跟着录音反复练习、仿读,使教师的朗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如在初中教学时教《再别康桥》、《周大堰河,我的保姆》、《背影》、《沁园春·雪》无不被文中的真挚情感所震动。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请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而就“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的朗读能力”方面,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形式多样,提高朗读水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朗读而言,不仅要培养朗读的能力,而且要掌握朗读的技巧。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地重复,不仅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读情绪,那就适得其反了。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如采用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表演读、赛读、轮读、接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对话较多的课文就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如《羚羊木雕》;语句优美的课文宜采用范读指导法,如《春》;动作表情描写生动细致的课文宜采用表演朗读法,如《皇帝的新装》。在课外,开展读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增长知识,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朗读,增强语感能力中学一年级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重要的一部分,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复朗读课文能体验到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等。好的文章、诗歌、片段,就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朗读乃至背诵,从中得到“感悟” ,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感情,加深理解,随时体味,储存知识,终身受用。如教学《山那边》一课时,这篇课文在朗读时应注意高低起伏的变化,边读边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意境,感受诗中的思想感情。 三、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读书时,“口、耳、眼”三者要相互配合,眼看字,口发音,耳听音,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不重复,不颠倒,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要适度。凡是通过耳听辨识出错误和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当即停下,反复练读,直到达到要求再往下读,初中生在朗读中普遍不会断句,我就教学生按意思来断句。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达到熟能成诵,只有严格要求和训练,才能提高整体的朗读水平和质量。 课本里的文章包含着许多内容,学生受到的教育自然也不仅是在语文一个方面。文章里的知识有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科学的等等。学生读了,必然同时吸取了其中的知识;许多课文是文学作品,学生读了,无疑会受到文学艺术的感染与熏陶。古人云:“披文以入情。”既然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和凭借,有关知识的、情感的、文化的等等内容都立体地蕴含在课文中,那么要领会课文中的内容,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要让学生深得读书之法,经历体验过程,深感读书之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