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谈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情境创设
小学科学论文之谈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情境创设 [摘 要]:在复习课中引进情境教学的复习模式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如何创设,是一个难题。整合教材、设计实验、联系生活、巧借新旧冲突等,是复习课情境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创设情境;复习课;初中科学 有效复习是实施“轻负高质”的重要策略。科学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整理+练习”,不是对原有教材知识的简单重现,更不是仅仅局限于以知识为立意的查漏补缺。科学复习要“温故”,更要“知新”,其中“温故”的对象在于相关的科学知识内容,而“知新”就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内容了,“知新”的内容也要达到相关科学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精心设计课堂,创设有效的复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 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分析科学问题,促进知识、方法、思维和情感的提升,使复习课焕发勃勃生机,最终达到提高科学复习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情境教学可以做到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如何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进行有效复习,是值得每一位科学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整合教材要素,构建体验情境 复习课存在知识点多、乱、烦的问题。要达成科学复习课的“三维目标”,已经没有了现成的教材,现有的教材是新授课的蓝本与教学资源,已经使用过了,而如果再重复使用,就有“炒冷饭”的感觉,这不是学生所希望看到了,更不是学生喜欢的。如果要体现科学复习课的“新”,让学生不是重复地“温故”而又无“新”可“知”,则教师必须要进行教材的“再编”(所谓课程资源开发),构建学生体验情境。 情境1:《快乐水分子,欢乐人体行》——人体的新陈代谢复习 同学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导游:“水分子”,一会我们将和水分子导游一起进行一次神奇之旅。 首先咱们先看看水分子的导游证:水分子,构成细胞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成分之一,生物体内的养分和废物只有与水分子结成友好关系,才方便运输。 旅行团其他成员介绍:淀粉先生、维生素女士、蛋白质小子…… 旅游线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 重组教材是这节课中给我们呈现的一大亮点。教师通过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整个章节知识的整合,形成了章节知识体系,并整理出了知识主线: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一部分合成人体所需物质,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其代谢终产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而这一知识体系可以用水分子的独特作用来贯穿始终,因此创设了以水分子的角度看人体的新陈代谢,带给学生一次神奇之旅。本节复习中的 “教材资源”,是教师创造的结果,而这种创造不仅仅考虑知识本身的蕴涵与覆盖问题,更要考虑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教材资源”时是否能“温故”,是否有“知新”的愿望与热情,是否有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可能。 复习课的目的不但要“查漏补缺” ,还要在新的教材情境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复习课的教材再编写与原有教材编写有很大的不同,原有的教材呈现的知识是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未知”为前提的,即教材中提供的知识是学生未知的,学生通过这部分教材的学习之后,能够提高科学素养,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复习课的教材再编写与知识的呈现是以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已知”为前提的,即学生已经“学过了”这部分内容。通过对章节教材知识点先后顺序的适当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部分取舍与补充,对教材重难点的实施处理,用渐进思维对知识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全新的、合理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或故事情境呈现出来。这样的情境复习课,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去积极思考,应用知识。 二、挖掘实验内涵,创设探究情境 精心创设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去分析实验现象,这是对已有知识的尝试应用,学生必须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进行组织,以用来尝试解释的目的,这个过程本身是知识从形象(呈现的实验现象)到抽象(科学知识的概括,如可溶性碱的共性的概括)的过程,同时也有从抽象到形象的对知识应用的过程。所以实验情境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真正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复习模式,从而使得动中有思,思中有获。 情境2:《探索物质的变化》1-4节复习 师:同学们,你们的桌子上有六瓶无标签药品分别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晶体、碳酸钠粉末,若无任何仪器的帮助可以鉴别吗? 生:可以观察颜色和状态来鉴别硫酸铜晶体、碳酸钠粉末。 师:除了硫酸铜晶体,还有哪些固体有颜色? 复习盐的种类和通性…… 师:剩下四瓶液体该如何区分? 生1:借助酸碱指示剂,通过实验鉴别 生2:也可以用活泼金属来做实验…… 生3:还可以用碳酸盐来做实验…… 师:那就赶快动手吧,记得要及时记录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说出鉴别的原理哦! 复习酸和碱的通性…… …… 一个精心设计的鉴别实验,使复习课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令人鼓舞,也值得每位科学教师深思。我们常常受到复习课的禁锢,冷落了实验在复习课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力学、电学、密度、压强、物态变化、化学变化实验等,在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在能力的提升上起到了显著作用,不可小觑。如果一节复习课仅仅是让学生“回顾”旧知识,这节复习课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自学来代替了,没有必要进行组织复习了。本节科学复习课让学生设计的鉴别实验,对已学知识进行重构,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尝试应用知识,从而进一步从感性的科学实例、现象中体验科学知识的内涵,使科学知识在具体的实例中得到内化。 以往复习课上学生动手不多,偏重接受,课堂气氛较沉闷,创新思维得不到激发。而实施科学探究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有利于唤醒求知意识。一个人只有当有意识地挑战自己已知的局限,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会采取创新行动。科学家们就是经常寻找局限与界线,寻找自己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探究过程从设置情境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与他们的已有知识相冲突形成问题,随后经过各阶段的探究活动,弄明白疑问的原因所在,或者认识到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甚至根本没有答案,再把所得结果应用到新情境的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以至产生新的探究兴趣,如此循环一直往复下去。 三、联系生活实际,展示趣味情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只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建构有关的科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涉及科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提取情境素材,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科学复习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深挖教材内容,以身边的物质为切入点,为系统性的探究性学习寻找信息源。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问题,引入复习课,让学生倍感亲切,觉得科学就在他们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迫切探究的心情与教师互动步入科学的殿堂。认识到科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情境3:《生活中的水》6-8节 情境:小雪生病好几天了,同学们都很想念她。于是霜霜和小冰等几位同学就来到小雪家看望她,顺便帮她补习功课。好客的小雪妈妈拿出了各种饮料:咖啡、牛奶、雪碧、豆浆、白糖水…… 同学们给小雪复习讲解悬浊液和乳浊液…… 细心的小雪发现白糖水底部还有少许白糖…… 同学们给小雪复习讲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 一个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情境,让枯燥乏味的溶液相关知识联系到了生活,回归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学得有趣,感觉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储备不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开发丰富的科学学习资源。如在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设计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感受和经验,从而有效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复习效率。 科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问题都与科学紧密相关。例如“现代化工业生产与技术”,“科学与新材料”,“科学与新能源”,“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生命科学”,“科学与环境”等学科知识都可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并与课堂教学适当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四、巧借新旧冲突,发掘矛盾情境 学生复习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复习要么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引申和重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悬念产生于学生想急于解决问题,而问题看上去不是很复杂,但凭已有知识和方法又无法解决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把握学生求知的动机。 情境4:《空气和氧气》一章4-7节的复习 师:先请同学们看投影,这是曾经困扰美国情报机构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 投影:兰州为何突然消失?80年代,美国的情报机构在对卫星拍摄的我国照片进行分析后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兰州找不到了,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没有了这座城市。这使美国的情报机构非常吃惊,他们怀疑我们国家研究成功了战略目标新伪装技术。于是美国的情报机构千方百计地到处搜集这方面的情报,但总是没有什么收获。 有关空气污染方面的内容并不太好讲。因为学生平时通过电视和报纸等了解了一些空气污染方面的知识,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像新课一样讲解可能会使学生满不在乎,没有什么好奇心。兰州为何突然消失了呢?(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集中,其探求未知的心理得到挖掘,激发了好奇心)学生所读的书、所看的现象、所想的问题、所接触的事物、所面对的生活等有很多都充满着问号,充满着神奇,其中有许多就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去回答。教师可设法利用一些生活现象创设激疑情境,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上述情境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结构与客观事实的冲突与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思维。通过创设问题型情境,能够通过激发认知矛盾调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并在认知矛盾的解决和认知误区的突破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自己探索出答案,学生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结合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依靠学生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中感到惊讶,激化矛盾,产生问题情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决定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如何。学生对新颖的、能够与原有经验联系得上的内容总是最具有好奇心。教师在运用激疑法时,应注意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计情境的难度。情境过难,则好不容易激发起来的好奇心有可能被情境扼杀,情境过易则激发不起来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创设激疑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尽可能使情境具有层次感,难易适中,有难有易,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复习课要开发课程资源,根据课程及学生心理特征重组教材,创设有效的复习情境,改变传统复习课“知识整理+练习”的局面。这就需要通过整合教材要素,充分挖掘实验功能,联系实际生活,巧借新旧冲突等途径巧设有效情境,让复习课堂充满活力,真正达到“轻负高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泽华。如何进行初中科学情境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 [2]王盛之。实施科学探究让初中自然科学复习课活起来[J].化学教学:2003年(7)62-6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