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品味语文,走向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语文论文之品味语文,走向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泽国镇光明小学 陈建飞 摘要: 带有浓郁语文味的有效阅读,一直是我们新课改的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在追求这个目标时,我们应注意:品读要深入,不能蜻蜓点水;品读要方向正确,不能夸夸其谈;品读要丰盈充实,不能简单空洞。 关键词: 有效 品读 简约深入 方向正确 丰盈充实 近来,有关“语文味”,有关“有效课堂”的议论氛围特别浓,这无疑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指引了方向,注入了活力。语文课的阅读教学真要有效,就要靠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我觉得做好这一点,真正达到“有味”、“有效”,还是挺难的。下面,我就三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案例来谈谈我对此的初浅认识。 一、品读要简约而深入 简约但不浅薄,简洁但不简单,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大道。我们在教学时要摒弃花俏,克服作秀,省去繁文缛节,简化教学环节,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本人在执教了二年级的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当时对课文第一小节的教学的处理,让我对品读语文、对语文课的阅读教学的感悟有所提高。下面我就以这个教学片段来说说吧。 文章相关片段: 清晨,我来到海边散步,走着走着,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 师:小鱼可怜,表现在哪里? 生:有许多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它们回不了家了,真可怜。 师:是呀,回不了家,真可怜。还有吗? 生: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前条,。这样这么多小鱼被困,真可怜。 师:恩!可能每个小水洼里都有小鱼。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师深情地:对呀,蒸干是多么烫,水被吸干,不能在水中自由地游,是多么的痛苦,是怎么样的煎熬,它们真可怜!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小节,感受下小鱼的痛苦吧。 …… 教完这一课时后,我就和听课老师们沟通了一下,大家的评价是这一块有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但品读不够深入,学生学得不够扎实。学生有体会,却没能细细品味,印象不深刻,所以后面学生齐读时感情不很充沛。 的确,当时我对有效教学、品读文本有所感悟,却并不很清晰;有意识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却不知道如何去操作。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只是照搬文本,从内容上做简单回答,此时我应该追问,应该扣问,再引导学生好好深入文本的。如果当时让学生划一划,反复读,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感想,读出心情,相信课堂会是另一番情景,文章也才会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课后,我做了这样的修改:先想象小鱼的处境,感悟小鱼的痛苦煎熬,感悟小鱼的生命垂危。再体会小鱼当时的心情,是那么焦急、害怕、期望有人来救它们……并在每一处都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最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引导学生将课文第一段一遍遍地读出感情,也只有这样,一遍遍地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们对文本有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感悟课文,真正品出其中的味道。另外,读的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指读,引读,小老师读,齐读等等,这样,读得效果才会好,读的层次才会更深入。 二、品读要方向正确 在这学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也有意让学生去品读文本,品味语文,希望自己的语文课堂能真正“有效” ,却时有失败的经历。不过,正如老话所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也在失败中慢慢成长着。下面,我就以我执教的《孔子拜师》来说说我的第二个小观点吧:品读的方向引导对一堂语文阅读课有效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片段一 师:读了这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风餐露宿什么意思? 生:在风里吃饭,在露天住宿。 师:对呀,孔子在风里吃饭,在露天住宿,是一天两天吗? 生:不是,而是好几个月。 师:可能会经历哪些情况呢? 生:可能经历寒冬,也可能会经历酷暑。 生:可能会碰到下雨天,路很难走。 生:可能在露天住宿时碰到凶猛的野兽。 生:可能会有老虎出现,孔子很危险。 生:可能会碰到大蛇。 生:可能…… 学生林林总总说了很多,大家都感受到了孔子求学道路的艰辛,后面学生的朗读也很有感情,但却因我的评价语的导向不明确,导致学生在无谓的碰到野兽的危险上大做文章,浪费了他们的很多时间,这个非常值得反思: 1、引导的方向要正确。正如平时: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把话说得含蓄点,迂回一点,委婉一点;而在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把话说得明确一点,直白一点。评价学生也要讲究策略,策略就是技巧,技巧就是智慧。我们的评价语不要单调乏味,要有针对性,要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欲望,我们的评价语在该含蓄时就要含蓄,该明确时就要明确,要给他们以正确的方向引导。这个片段中,我没及时把他们的思路导回到正确的方向上,导致浪费了时间,如果当时稍微引导下,比如说一句: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但请合情合理;另外,有个小小的要求,说过的或者类似的就不要重复了。并适时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也许课堂就会更紧凑,更有效。 2、注意量的多少。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课上,容量多少才算合适?语文课如何与社会、与生活自然融合?一方面,单弦课堂知识量太少、面太窄,会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拓展得太广、太宽,则又怕失去了语文课的滋味。这一教学片段中,我让学生拓展得太多,显得没意义了,少了语文的滋味。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追求有效,学生明白了,感悟了,就好了,不要为追求拓展而拓展,拓展太多了,反倒显得拖沓。 三、品读要丰盈充实 走过很多弯路,也看过很多教学例子,希望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这其中,我也碰到过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下面,我就一节我听了的四年级的语文课《搭石》中的“理所当然”的教学片段来谈下我的第三个观点:品读要丰盈充实,不能简单空洞。 句子: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平时在家里,你觉得做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 生:理所当然的事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平时在家里,我帮妈妈倒茶、洗碗、扫地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我在家给劳累的爸爸捶背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我为自己整理房间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跟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呢? 生:亲人关系。 师:为亲人做事是理所当然、不求回报的。那么课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是什么事? 生:课文中青年人伏下身子背老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从“伏”、“背”看出青年人心灵美。 生:我认为年轻人和老人可能素不相识,却伏身背他看出,年轻人很尊敬老人。 生:他们总是让对方先走,说明他们相互谦让。 师:是呀,此时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画面上的美,更是一种看不见的美--心灵美。 师:你能用朗读表达吗? (生读第4自然段) 师:再读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人感受到人们之间的谦让和尊老爱幼是理所当然的? (生读) 师:我也来读读,你们听听,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把“如果……总会……才……”“假如……总要……”读漏了。 师:会有什么不同呢? 生:“总会……才……”突出了人们相互谦让,不只是一次,每次都是这样做的。 生:“总会”说明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人民都这样做,成习惯了。 师:现在你能更好地读读这段文字吗? (生再读一次) 师: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搭石上演绎着一幕幕真情,你能试着写一写吗?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阅读教学不是蜻蜓点水般简单肤浅、空洞乏味,而是扣住“理所当然”这个重点词语做足文章:首先,对接生活,品味文本,让课堂显得很充实。本次教学,不是让学生说出理性干瘪的词义,而是把解词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对接,唤醒了学生大脑中积极的词汇库存,既理解了该词的意思,又使学生明白既要为亲人做“理所当然”的事,更要为其他人做“理所当然”的事。其次,朗读体验,品味心灵,让课堂显得很丰盈。本次教学,老师借助两组关联词,通过品读比较使学生明白,“理所当然”是家乡人一种习惯释然,是一种民俗使然,更是家乡人一种心灵使然。再利用四次朗读,加强体验,一读明景,二读抒情,三读悟美,四读表心,回环复沓,一气呵成。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有味”的语文阅读课堂。 “繁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教学活动本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只有真正抓住了品读语文的精髓,去除“繁华”,留下“本真”,深入品味,充分朗读,我们才能见到真正有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12期 [4]《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总第438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