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一石激起千层浪—— 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一石激起千层浪—— 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论文之一石激起千层浪—— 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  温岭市第三中学    张旭红 ‎  【摘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本文从设计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  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  设计互逆型的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设计迷惑型问题,培养学生的辨别思维能力;设计联想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几方面谈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些看法与实践感受。‎ ‎  【关键词】积极、主动、激发、活动、创新、启发 ‎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四条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的角度、深度和要求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课型要求等提出不同的问题,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一、设计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  问题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问题要真切感人,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进入思维活跃的状态。‎ ‎  我在讲《狼》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以下类似的问题:你能不能扮演屠户,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描述屠户当时的心理?如果要大家来揣摩狼的心态,又该怎样描述和表演呢?假如你是屠户,你会向其他人传授哪些经验?假如你是狼,你会从同类失败的遭遇中汲取哪些教训呢?这些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定能激起学生表演(回答)的欲望。‎ ‎  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假设成“时空连线”的节目主持人,学生是桃花源村民,假设自己来到桃花源对村民进行现场采访:你能为观众朋友们介绍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们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请问这么多年你们出去过吗,想不想出去?学生投身其间乐此不疲。教师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课堂上常有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  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其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兴奋点的提问方式,问到学生的心窍上,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 ‎  二、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  学生思维能力的快慢,除了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因素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学中常见部分学生反应“迟钝”,这大多与教师设计的问题过难有关。教学实践表明,判断学生的思维是否敏捷,一条重要的因素就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难度是否适度。这里的“适度”是指设计的问题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每次教学过程中都能设计出适度的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的积极性也就自然产生了,教师再辅以恰当的启发点拨,日积月累,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敏捷。如教学《变色龙》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随着狗主人的六次变化,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和对赫留金的态度有哪些变化?从翻来覆去的变化中可以表现出奥楚蔑洛夫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课文以“变色龙”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这条“变色龙”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丑态,理解作品的讽刺意味,从而揭示作品的主题。这样的问题设计由表及里,学生思考问题亦从表层到深层,由浅度到深度,体现了思维渐进发展的过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在理解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敏度。‎ ‎  三、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 ‎  人类认识事物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事物,首先要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求同思维就是对已知的各种材料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知识。从求同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来看,比较型问题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求同思维过程是从彼此相关的大量具体材料中抽象出规律性结论的过程,是从各种材料中寻求共同特点的过程,因此,设计比较型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 ‎  在七年级上册中《蝉》《贝壳》都是咏物抒情的散文,可以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提问:两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对我们写作此类散文有什么启发?‎ ‎  蝉 ‎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这是“引出事物”)‎ ‎  ……‎ ‎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这是“描叙事物”)‎ ‎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这是“因物抒情”)‎ ‎  贝壳 ‎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这是“引出事物”)‎ ‎  ……‎ ‎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一丝不苟啊!(这是“描叙事物”)‎ ‎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  在千年以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这是“因物抒情”)‎ ‎  两篇短文,不管文章的主题相去多么的遥远,不管作者的笔法是多么的迥异,思路却大致相近的,都是先“引出事物”再“描叙事物”最后“因物抒情”。这就是咏物抒情类散文的基本写法。‎ ‎  这样的比较型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水平逐步提高,求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  徐利治教授曾指出:“详细说来,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造能力,可用如下公式来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求异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而开放性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思维创新和探索的空间。每当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出较好的开放题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就容易被调动起来,容易产生求新求异,伸展与扩散的思维活动。‎ ‎  比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当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他的后果会怎样?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个案件?‎ ‎  又如在教《我的信念》一课时,当讲到居里夫人拒绝申请镭的专利时,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同意居里夫人的这种做法吗?”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认同居里夫人的做法。但也有些学生持反对意见。我反问其中一位持反对意见的同学,“如果换做你,你该怎样做呢?”“如果我是居里夫人,我会申请镭的专利权,用获得的报酬来改善实验条件,以便在科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当时给予的评价是“从现实出发,更利于搞好实验,是一种很切合实际的做法”。这一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  五、设计互逆型的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正向思维训练外,还应不失时机地设计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一个问题的相反思路上去思考,或者从一般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例如《喂--出来》一文,全文的重心都落在了结尾上--人类破坏自然而终将遭到自然地报复。有了这样一个结尾,文章才有了意义,主体部分的细节才显得意味深长。教师可以从结尾入手设置问题:如果删除文章的结尾,你认为这篇小说是否还有阅读的价值?为什么?答案不是唯一的,无论是“是”还是“否”,通过思考“为什么”,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深潜至文章多处细节部分,由此来探究文章的主题意义、结构艺术及语言特色。从结尾逆推到向全文发问,从相反方面提出假设,这种互逆型的问题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  六、设计迷惑型问题,培养学生的辨别思维能力 ‎  为了使学生的“辨别”思维能力趋于成熟、全面,教师应适时设计一些迷惑型的问题,使学生模棱两可,积极投入讨论。‎ ‎  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根据小说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一段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模糊,“确凿”则十分肯定,一对反义的词语连用矛盾吗?怎样去理解?《石壕吏》中作者杜甫对“有吏也捉人”持什么态度?他是怎样看待唐军的这场战争的?《藤野先生》一文作者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还是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  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边研读课文,边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寻找依据,深入分析外显语言和内在内容上透露的信息,课堂气氛活跃。‎ ‎  七、设计联想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联想思维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一种情景联想到另一种情景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教师应该根据所授内容和课型要求设计一些联想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  如我教《最后一课》,讲到“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做了个手势”时,我让学生联想拓展,此时此景如果要你设计韩麦尔先生想说什么,该如何设计?比较你设计的话语跟原文的动作哪一个更有说服力?通过联想对比,学生既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又能领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  实践表明,设计联想型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开阔、更具有独创性。‎ ‎  综上所述,问题设计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方法,又是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的重要途径。问题设计的优化不仅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是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研究课题,他的效应不单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思维是最美丽的花朵,若课堂上能繁花满枝,那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科学而高效的,人性化的崭新空间。‎ ‎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  吴学艺、黄尚《课堂提问如何调控学生的话语权》(《语文教学通讯》2009.1)‎ ‎  陈玉秋《发展思维,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通讯》2009.2)‎ ‎  陈红《语文教学中曲问方法浅谈》 (《语文教学通讯》2009.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