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千言万语总关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论文之千言万语总关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 语文课文千言万语总关乎情感,因此,语文学科不可避免地具备各种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提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发的重要。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才能使学生在积累学科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道德品质,这是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道德 重要性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公开课。当讲到“杜十娘除了投江自尽外,还有别的出路可以走吗”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时,学生讨论热闹得炸开了锅:什么重操旧业啦,什么开珠宝店啦,隐姓埋名重新做人,开妓院做老鸨啦等等,一时间答案风起云涌。更有学生说,她那么美丽优雅,多才多艺,可以去做明星(学生笑)。如此热烈的互动,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毋庸置疑,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语文课。无论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从师生互动上,都有很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我总觉得,对于千言万语总关情的课文,在情感的教育上,我们语文课可以走的更远。从心理学角度看,所谓情感,它“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列宁则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这就是说追求真理,学习知识,钻研学问都需要情感。而法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则认为,人是发展与教育的过程,经过若干阶段才真正成为人,所以需要借助种种作用来促进成长,教育的目的是用情感来促使学生个性化,加强人与人的接近和合作,因此,教育应该辅导学生感情的发展。 从学科本身来看,语文课文千言万语总关情。虽然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同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形象性、综合性等特点,使语文学科不可避免地具备各种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因而,无论新旧大纲都强调它的人文性。这表明语文教育的目标,不应再一味追求培养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把人文教育提到了关键位置。我认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把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用什么去唤醒学生?情感是最好的武器。 陶行知曾经说过“前教万教,教会认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在教会学生认知的同时,可以在情感上教会他做人。而这方面,语文课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语文是极具情感性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其人文性还是交际性,甚至是其工具性,都离不开情感。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强调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 ,但德育内容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又可以透过文字领悟人生的真谛,发展自己的情感。许多人读书时为文中的人哭,为文中的人笑,也有许多人读书时忘乎所以,陶醉其中,这正是情之所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真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本性,还原了语文教学。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圣,但它的本质不能说它都是善的,都是美的,它也有很恶的方面,它也有很丑的方面。所以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压付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的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因此,情感教育不是对人的情感进行程度上的改造,也不是对情感的灭绝,而是对人的情感的一种引导,使之纳入真、善、美的轨道。因此,我们的教育在让学生追求崇高理想、渊博知识和熟读法律条文时,不能忘记教育学生建立人类基本的情感。让他们触摸仁爱、同情、怜悯、善良、宽容、亲情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感情,避免社会伤害发生的心理屏障,健全他们的人格。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在《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一文中指出:“语文教育有其特殊性,许多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都会发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语文教育,或是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认为:“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可见,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育人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健康的人。 那么,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首先,教师要充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情感教育。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更应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开掘文本的情感内容,增加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使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向高层次升华,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让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与生命同行。如节选自《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课文节选部分是删除了林冲把陆谦挖心一段的。上课时候,当我们在为林冲终于能一雪冤仇而感畅快淋漓时,也不忘了提到这挖心一段。林冲虽然很暴力,但是,这个人物的凶狠却是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当时朝廷奸臣当道,恶人横行,好人遭殃。因此,林冲的挖心是正义之举。在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凡事要讲法律,那种冤冤相报的鲁莽行为已经行不通了。学校是个小社会,学生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当面对这些摩擦时,该怎样去做呢。作为语文教师,在这里,就可以做适时的引导了。在讲授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时,应明确告诉他们,面对社会上不良行为,我们不应逆来顺受,我们要挺身而出地进行斗争,或制止,或是求助于法律;同学之间出现矛盾纠纷,不能逞哥们义气,大打出手,互相报复。如果语文教师能够结合教材进行类似这样的启发式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就能够防微杜渐,对培养出富有正义感的知法守法的新时代中学生有重要作用。其次,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实施情感教育。而这又可以分为几点。 1、利用教具创设情境,进而注入情感教育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教师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可以借助诵读、音乐、图片、录像、幻灯、多媒体课件等灵活多变的情境教学手段人为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创设情境的妙处在于以境育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闻其声、状其形、表其情、达其意,产生与这一情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也曾经听过《道士塔》的语文课,授课老师在讲到敦煌宝藏的的现状时,用多媒体放映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当学生看到一幅幅精美的雕像和壁画却残缺不全,零落不成样子的情况时,我看到一些学生捂着嘴巴,眼角湿润……这些图片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这图片远比教师介绍敦煌现状的千言万语要有用的多。由此,授课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课文的主题。因此,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运用比较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课堂情境。这样,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不仅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知识容量,而且还能让学生从真实可感的情境中去体会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不但要倾注自身的丰富情感,还要借助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以情激情、以情促悟,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2、加强阅读,深化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范读或者课文录音,学生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富于感情的朗读也有利于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意境。首先必须要求教师的范读要融之以情,根据教材蕴含的情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义正辞严,或清新愉快。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的情感,领悟真谛。其实,对于本文前面提到的“杜十娘在那个年代里,为什么只能选择投江,造成她悲剧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以杜十娘的身份,有感情地读文章中杜十娘指责孙富和李甲的话,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骂,进而体会女主人公的情感,最后,可以播放潘虹主演的电影 “怒陈百宝箱”这一片段,更进一步地去体会其中的悲与恨,进而自然而然地引申到升华主题这一问题上来。3、发挥想象,体味情感。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想像”、“补充”,丰富作品所提供的画面,让具体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品的形象加以补充和发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情感画面,从作品展示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中领会作者的情感,爱作品之所爱,憎作品之所憎。比如在柳永的《雨霖铃》讲解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诗词的内容,对于送别的画面做一番想象。从“寒蝉凄切”到“兰舟催发”再到“执手想看泪眼” ,当学生把那幅画面描绘出来时,诗词中男女主人公那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也就应运而生了。我手写我心,对于语文课文,千言万语总是关乎情感。面对语文教育情感性、移情性的这一重要特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美的力量,以及自己积极向上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以激发和培养学的道德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使他们朝着知识的海洋与道德的塔尖前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