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在语文课上揣一张文化地图
语文论文之在语文课上揣一张文化地图 近日网上热议,台湾中学的国文试题,内地一些博士竟答不来,多家网站的帖子使用了“汗颜”一词。其实,所举台湾中学的国文试题,并不是很难,多属传统文化方面的常识,只要大体接触过一些古代典籍,读过不少诗文名篇,具有一定的阅读和领会能力,是不会被难住的。例如这道试题: 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倾向,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槃永生的佛教思想 (B)“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 (C)“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 (E)“梦想三山更五湖,新从世外得真吾”:表达放心物外、崇尚真我的道家思想 题中所举诗句,均好理解,尤其是“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分别出自李白《游泰山》、陶渊明《饮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较常见的名句。所以只要对佛、道、儒思想大体有所了解,这道题便可以轻松答上来。其它一些国文试题,也都如此,并非艰难深奥之题。可惜这样一些台湾中学生也能答上来的国文试题,却使内地的博士不知所措。 博士答不来中学国文试题,除了多年来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学生读古代经典太少的缘故外,还与大陆日常教学中对古代文化传统的重视力度不足有关。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语文的学科特点之一,但我深感自己在这方面还十分需要补充和挖掘。因而,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葛兆光的《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读后确实感觉受益匪浅。 全书知识丰富而且富于系统性,共分十二回,首先从什么是“中国的文化” 开始,探究的问题包括文化与文明、家族和亲情、历史与现实、外国和本国,最后对中国文化做了重新思考。书中强调,谈论古代文化就是为了传承文明和理解现代中国,以及如何让古代文化融入现代文明。现代下面就结合我浅薄的课堂教学经验从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充盈人文理念三个方面简单谈一下如何将文化注入语文教学之中。 一、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程教学。语文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否“乐学”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教师要从小处做起,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课堂的点点滴滴。 书中提到,认识语文应该从汉字开始。在全世界,现在只有汉字还保留着象形文字的基本格局,并且如魔方一般能够反映出汉文化的各个侧面,因而引导学生充分领略汉字本身的独特魅力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比如,书中提到的“六书”造字法,就可以应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游褒禅山记》中“夫夷以近”的“夷”字,学生首先想到的意思经常是古代的少数民族,其实这是一个会意字,可以拆分为“大”和“弓”,引申为像弓射出的箭的轨迹一样平,才有了平坦的意思。 通过对汉字的基本分析,可以使较为枯燥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使单纯的知识性记忆更为形象有趣。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本民族文化,让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之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与贤哲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鲜明的标识。因此,文化的精华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所以一个语文老师应力求课上能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有一次做文言文选段时,是《聊斋志异?席方平》的节选,同学们在面对这样一个选项时不能够理解:“最后二郎神伸张正义,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这就涉及到古代中国文学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大团圆结局。书中提到,对大团圆结局的明显偏爱体现的是佛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以及儒家中和、中庸的接受补偿心理。 在这两种观念的影响下,文学作品经常是先悲后喜,以喜悦欢乐的气氛冲淡或消除作品原来的压抑悲愤,这种颠覆总是要借助于帝王神仙等有生杀大权的人物的“成全”,所以这种大团圆结局只是一种愿景,不能符合实际生活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得出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的结局也就自然而然了。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当然,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认真加以取舍,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 三、充盈人文理念 书中说,一切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只有融入到生活中,以生活为载体,才能呈现出其耀眼的光芒。 今年清明节那天,我在课程开始时从清明节讲起,讲到清明扫墓的由来,讲到清明的活动:扫墓、踏青、荡秋千、拔河、蹴鞠、放风筝、插柳。讲到阳春三月,一起背诵杜牧的《清明》,接着又提出问题,“清明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 有知道的同学举起手来。先请同学简单介绍寒食节和介子推,然后让同学们讨论,每到寒食节,总有人质疑介子推的行为,究竟应怎样评价他? 讨论后,同学们有人认为他过于迂腐,也有人认为他追名逐利,但是肯定的声音占了大多数。这时,应明确介子推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清明和寒食节,也加深了对历史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的认识。之后,我介绍了在韩国寒食节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相对于同学们现在对寒食节了解的匮乏,别的国家对原属中国的传统节日的重视反映了古人所说的“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进而得出了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了解的结论。 所以,在语文课程中贯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思想和言行,使得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做到智圆行方,从容面对生活,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当我们手持一张文化的地图时,一节语文课就是一次生动的旅程,我们漫步其中,伴着一路繁花,寻找一个源远流长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