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大别山党性修养培训心得
大别山党性修养培训心得 大别山党性修养培训心得 2018年8月18日18:00,天边的余霞尚未褪去,**有限公司大别山党性修养培训班的同志们来到**火车站前集结,此行的重要目的是要奔赴大别山革命老区,深切体会革命老区的红色革命精神,加深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素质,积极投入到后续的生产生活中去。经过简单的分组,队伍有序进入检票口,大别山的行程就此展开 经过28小时的长途旅程,终于抵达了大别山干部学院。尽管难掩疲惫之意,同志们却好似忘却了一路的劳顿,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憧憬 开班动员仪式别开生面,回顾大别山的革命历史,好似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在这里前赴后继,经历了28 年的武装斗争才迎来了最终的胜利。大别山的革命儿女用鲜血滋养、哺育了这里的红色文化,而根植进骨髓的红色文化又不断孕育着新的革命力量。大别山精神犹如历史的丰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从黄麻起义说起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共和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当轰轰烈烈的黄麻暴动在七里坪掀开了序幕,红安便注定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从这里走出了共和国143 位将军,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个属红安籍。探访红安县七里坪常胜街,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600多米长的小街全部由花岗石条砌成,黛色的砖瓦,翘起的檐角,四方形的天井洒下阳光,柔和而温暖,沿街的店铺陈设简单,人们也并不叫卖,时间在这里仿佛放慢了脚步 可你绝对无法想象,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成立在这里的七里坪工会对绝境中的工农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在81年前那腥风血雨的长胜街上经历了怎样的白色恐怖,鄂豫皖苏维埃银行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兵工厂、被服厂、自制枪支,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红色印记为中国革命注入了红色精神,让我们在今天依然能感受到高昂而蓬勃的革命热情。 青山有幸埋忠骨 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豪迈的革命赞歌。如今的箭厂河乡,没有了硝烟弥漫的激烈战斗,没有了暴尸荒野的寂静肃杀,有的只是烈日下的嗡嗡蝉鸣,田间耕牛休闲地啃着青草。远山如黛,我们走过一段休憩一新的砖石路来到了 红田惨案 的现场,两侧齐整的松柏恰似挺直腰身的卫士守护着这方寸之地。 1931年,黄麻起义正式打响了鄂豫皖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起义失败后,当地地主反对派、清乡团勾结敌军疯狂报复,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实施疯狂镇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杀害了农会会员、革命群众等总计300余人。敌人撤走后,附近村民群众将丢弃两个多月的尸体在一块30平方米的稻田内进行了掩埋,烈士的鲜血将稻田染成了红色,以此来纪念烈士。 残酷的战争历史溘然长逝,朵朵白花寄托哀思。耳畔回响着程怀天烈士临终前的诗篇 投身革命两春秋,遗憾壮志尚未酬,烈士骨头钢铁硬,志在救国救神州。砍头只当风吹帽,甘洒热血会锦绣 。烈士们用生命践行了他们的誓言,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或许我们不会面临生死抉择,但保持党性,立身,立业,立言,立德,忠于党,忠于人民应该是我们新时期党员的行为准则,踏实进取,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多少英雄尽瘁去,山河依旧露深情 走进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古色古香,庭院对称,廊檐宽阔,宏敞明亮,宁静幽深,徐向前同志为旧址手书的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 匾额苍劲有力,透出庄严肃穆之感。旧址陈列着成仿吾、陈昌浩、沈泽民、郭述申等分局领导人的床榻及用具,陈设简朴甚至有些简陋。但就是在这里,在鄂豫皖分局的领导下,鄂豫皖人民在连续粉碎了敌人第一、二、三次 围剿 ,在军事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同时作为苏区最高领导机构,其所领导的政权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和土地革命运动也广泛开展起来。尽管由于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鄂豫皖分局的旧址仅仅存在了一年多,但它的存在实现了局部执政的设想,让鄂豫皖根据地的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在分局旧址的对面,仅相隔一条街,就是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这同样是由一所具有豫南特色的清末民居改造而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警卫室、兵运部、参谋部、政治部、以及张国焘、徐向前办公室兼住室,这个小小的三进院落,功能完整,建制明晰,从这里发出的一道道作战命令带领着红四方面军连续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的胜利,使鄂豫皖根据地达到了极盛的局面。游弋其中,你会感叹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 时光静静流淌过80载,带走了彼时的人与物,却无法带走坚毅的革命精神与气质,徐向前与张国焘,历史的选择让他们的命运在这里产生了交集,或许他们也无法想到,在日后一个成为了开国元勋,被后人铭记;而另一个成为了叛党投敌的历史罪人,歧路亡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或许就在于谁能够始终保持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保持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现场教学的第四站,我们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坐落在新县秀丽的山城东南,翠绿的山脊与蓝天、白云交相掩映,高高矗立的红色八旗建筑仿佛迎风招展,徽式风格的展馆,青瓦橙檐,金碧辉煌。博物馆广场一侧的坡地上,一批重型武器格外显眼,歼5型飞机、T34中型坦克、90mm榴弹炮等,其中最具纪念意义的是 列宁号 飞机,它是1930年2月在宣化店陈家河缴获的一架国民党双翼军用飞机,为了纪念十月革命的胜利,飞机被命名为 列宁号 ,这也是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穿过英雄广场,革命时期的各种文物映入眼帘,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既有反映革命老区土地改革的土地使用证明、纳税凭单,土地分配政策宣传品,也有反映老区文化生活的自编课本、工农歌曲,更有反映真实战斗场景的枪支、土炮、武器弹药以及电报原文和信笺,这些宝贵的文物静静地陈列在展馆中,向我们无声地诉说战斗年代风起云涌的土地改革浪潮和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 走出主展馆,旋即来到了将帅馆。这里陈 展着曾经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9位开国将帅的生平事迹,黑暗的反动统治天幕上升起一颗颗璀璨的将星,无数的星光照亮了革命的前程,开国元帅、上将、中将,他们光辉的革命历程让人顶礼膜拜,乐观的革命精神让人叹为观止,朴素的革命情感让人潸然泪下,对党的无限忠诚让人肃然起敬。 参观过程中,大家时而驻足凝视、时而漫步浏览,聆听着远去的革命号角声,仔细勘察着遗存的珍贵图文资料。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革命的硝烟已然远去,然而革命的火种却在延续,让我们铭记历史,做自己时代的英雄。 生为国尽忠,死为母尽孝 早就听说许世友将军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开国元勋,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探访许世友将军的身世,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缅怀这位革命先烈。许世友将军是我国倡导火化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特许土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生为国尽忠, 死为母尽孝。 这是将军生前所恪守的人生信条。 走过宽敞的忠义园,穿过荷塘中幽静曲折的碑廊后,许世友将军的故居呈现在我们眼前,砖木结构的房屋依山势而建,石条堆砌的回字形大门显得颇有气势, 大门上方悬挂着由王光英题写的 许世友将军故居 的匾额,走进故居,略显昏暗的的客厅陈设极为简单,侧面的墙壁周围还摆放着蓑衣、斗笠等物件,移步到内室,是地势不断降低的两间小屋,分别是许世友及其母亲的卧室,卧室阴暗潮湿, 天花板破损,很难想象许世友将军在功成名就,位极人臣之时依然会守着破旧不堪的祖屋,而没有大肆兴修土木,翻新自家的房舍,或许这就是将军一生廉洁奉公的真实写照吧。 将军病逝后,中央批示:许世友将军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人物,特殊对待,特许他回老家土葬,许世友将军也完成了他 生前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 的人生信条。1985 年 11月9日,将军魂归故里,长眠在了田铺乡许家洼万紫山下的来龙岭上。站立墓碑前,墓碑旁两棵碗口粗壮的雪松傲然屹立,似两位勇士永远守护着将军;来龙岭上满眼郁郁葱葱,似乎是寓意着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故人已去金兰山,流水依旧潺潺 重走红军路,绝不仅仅是对革命先烈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简单重现,更是体会革命精神,重塑意志品质的宝贵机会。2018年8月23日下午,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部分,同志们身着红军服,高举红色旗帜,斗志昂扬地向金兰山志仁小道进发,小道位于新县连康山国家森林保护区金兰山内的一条沟涧之中,体验部分全长3.5公里,是以新县第一位共产党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首位县委书记 王志仁的名字命名的小路。当年王志仁就是通过这条秘密山路往返于新县县城从事地下活动的。 如今的志仁小道经过修葺,遇水搭桥,俨然已不再是当年泥泞难走的钻山路了。行走其上,蜿蜒曲折,山涧流水、飞瀑不断,草木葱茏,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踩着轻快的步伐,大家很快来到了半程的休息点。大家分组而坐,不一会儿功夫便拉起了红歌,《团结就是力量》《南泥湾》《打靶归来》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回荡在山间,围观的人们或伸颈或侧目或微笑或默叹,我们俨然已经成了一道红色的风景。 合影留念后,带班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吴焕先 红薯地里埋银元 的故事,并从随身携带的行军包中取出了数块红薯,原来是要我们品尝这红薯,体味当年革命先烈们在被围困的极端情况下依然严守群众纪律的坚强意志。吃过红薯,我们继续行军,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轻快的脚步也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好不容易走到山顶平台,大家的红军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小道不长,但我们走过的是红军先烈们曾经洒下汗水、热血的红军生命线, 没有了进击追缴的敌军,没有了风声鹤唳的肃杀枪炮声,故人已去金兰山,流水依旧潺潺。重走红军路,走出一条攻坚克难、不畏艰险的心路,或许是此番行程最大的收获。 短暂的党性修养培训很快就进入了尾声,回顾几天的学习历程,收获颇丰,受益匪浅,5 天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 6 场现场教学,3 场课堂教学,1 场情景教学,1 场体验教学,4 场专题讲授,大别山革命斗争前后经历了 28 年,而这 28 年的革命历程就浓缩在这 5 天的体验学习之中。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别山老区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走出了共和国349位将军,走出了悠悠长征路,走出了无尽的故事与传奇,在那个壮怀激烈的革命年代,吴焕先、王树声、许世友等革命先烈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却毫不犹豫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滚滚的革命洪流,融入红军,融入国家的命运,一次又一次力挽狂澜于既倒,拯救民族命运于危难。大别山,是传奇的大别山,活着的大别山。如今,远去了战火硝烟,荒芜了崎岖古道,抚平了战争伤痕,80 载岁月渐行渐远,但 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 的大别山精神在今天也依旧放射着熠熠光辉。 告别这块红色土地踏上归程,让我们收拾心情,摒弃浮躁,静静感受那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感受那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感受那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感受那大无畏乐观的革命情怀,感受那来自心底的深深震撼。 《》 大别山党性修养培训心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