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浅谈如何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浅谈如何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小学科学论文之浅谈如何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 浅谈如何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小学          宾雨 摘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是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把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就应注意“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则是从课标要求出发,以教材为线索,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分阶段来构建适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三维整合在一起,才能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达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素养   探究   实效性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从学生生活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施实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呢?一、明确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科学课程总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就小学阶段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或程度是“‎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从课标要求出发,以教材为线索,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分阶段来构建适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活动,例如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就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 、“本地的土壤”以及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同时把科学研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三维目标整合一起,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二、因势利导,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小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如何把握小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学习科学呢?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对儿童教育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自由地看;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自由地说;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自由地想;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自由地练;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地接触自然和社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学一点自己喜欢学的东西。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科学,给他们观察的机会,给他们动手的机会,给他们思考的机会。‎ ‎ 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环境及设施,如科学小制作、小发明等,通过这些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来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在操作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多给他们一点时间、空间、材料和选择的机会,少一些纪律、要求和约束。三﹑科学课应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于细致的观察。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透过观察我们可以领略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观察所得的信息引发我们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出解释及进一步的探究。观察能力是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技能,是发展其他探究技能的基础。如三年级科学要求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观察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使用放大镜﹑量筒﹑直尺等到观察工具更清楚地观察事物,来提高观察效果。并且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如在《奇妙的水》中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的现象,感知水的浮力,了解物体所受的浮力与什么有关,知道浮沉状态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进而引导学生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由别人代劳,要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过程而不是过分强调实验的结论。因此科学课应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四﹑‎ 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结论,更要重视研究科学的过程,从过程中悟出科学的真谛,通过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可以学到各种技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把过程和方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科学探究是一种能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的很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探究学习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时,教师应把握好六个要素:①选好探究内容;②创设探究情境;③提出探究问题;④营造探究氛围;⑤亲历探究过程;⑥体现探究价值。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启发﹑突出重点﹑注意层次﹑把握教﹑扶﹑放的时机,按照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先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或模仿性较强的观察﹑制作﹑调查﹑实验等活动,随着能力的提高,再慢慢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在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科学欣赏﹑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调查﹑科学幻想﹑收集信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探索者创、造创者,师生之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与学形成一种“共振”‎ 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新课标出发,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意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进入一个与时代接轨的新时期。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