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
数学论文之浅谈数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的构筑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的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究新知的动力,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致。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识活动常常依赖于无意注意,在教学时,有效的运用无意注意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上课时,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内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刺激物只要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教学时,可以用一个故事,一个游戏,一段录象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的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之中。 如教学“有关零的加减法”时,我这样导入情境: 师: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孩子们每人三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这三个桃子是给你们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很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老三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几个桃呢? 由故事导入,吸引注意力,进而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条件。 二、巧设悬念,激发研究欲望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导入新棵时,需要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研究欲望,这必然使学生自觉的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先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先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愤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到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否被2整除,学生们感到非常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置疑:“你们不用计算能准确的一眼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最大的愿望,于是老师先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问学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由问题引出本课的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巧用旧知,营造“启、”“发”氛围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概念,教者都可以把他当成联系新、旧知的纽带和桥梁,奥苏伯尔称之为“组织先行者”。 在教学“体积”时,教师先给学生将一段乌鸦喝水的故事,这篇课文大家都学过,所以再提问“为什么放入石子水会上升”,这下便难住了同学们,再加以启发,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水占有一定的空间,引出体积的概念,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 而能“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四、巧借道具,构建“愉”“悦”课堂情感学生学习新知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的,新授前,教者应构建和谐、预约的情感,使学生在一节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轻松的气氛陶冶,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 在教学“分一分”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提问: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你能帮小兰分一分吗? 在这里,让学生身临其境,既利用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简单的一个设问,普通的一声问候,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总之,这都要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原学、善学、乐学。查看更多